1-3能量的转换(课件)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苏教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75559555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9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能量的转换(课件)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1-3能量的转换(课件)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1-3能量的转换(课件)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1-3能量的转换(课件)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1-3能量的转换(课件)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能量的转换(课件)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能量的转换(课件)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苏教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能 量 的 转 换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核心素养通过体验活动,认识到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而且通过体验活动,认识到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而且可以多次转换。可以多次转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能量形式发生的转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能量形式发生的转换。懂得看似平常的现象往往蕴含着科学道理。懂得看似平常的现象往往蕴含着科学道理。体验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体验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重点重点能针对具体的生活情境,说明能量形式发生的转换,而且可以多次转能针对具体的生活情境,说明能量形式发生的转换,而且可以多次转换。换。难点难点新

2、知讲解新知讲解生物如何利用能量生物如何利用能量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体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体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1.1.玩牛顿摆。玩牛顿摆。牛顿摆是一个既能碰撞又能摆动的能量转换与传递的演示装置。牛顿摆是一个既能碰撞又能摆动的能量转换与传递的演示装置。一般来说,牛顿摆由一般来说,牛顿摆由5(5(奇数奇数)个球组成,将最左侧的球抬高至一定的高度,个球组成,将最左侧的球抬高至一定的高度,让其自由回落,回落时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让其自由回落,回落时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4 4个球,最右边的球将被弹出,个球,最右边的球将被弹出,并仅有最右边的球被弹出。并仅有最右边的球被弹出。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当然此过程也是可

3、逆的,当摆动最右边的球撞击其他球时,最左边的球会当然此过程也是可逆的,当摆动最右边的球撞击其他球时,最左边的球会被弹出。当最右边的被弹出。当最右边的2 2个球同时摆动并撞击其他球时,最左边的个球同时摆动并撞击其他球时,最左边的2 2个球会被个球会被弹出。同理相反方向同样可行,也适用于更多的球,如弹出。同理相反方向同样可行,也适用于更多的球,如3 3个,个,4 4个。个。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如图,当最右边的球如图,当最右边的球A A被提起时,它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获得被提起时,它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获得重力势能,而动能为零。释放球重力势能,而动能为零。释放球A A后后,随着球体高度的降低,小球重力势随着球

4、体高度的降低,小球重力势能将全部转化为动能能将全部转化为动能(理想状态理想状态)。直到碰撞到球。直到碰撞到球B B,将动能传递给球将动能传递给球B B,球球B B又将动能传递给球又将动能传递给球CC直到传递给球直到传递给球E E。球球E E在上升过程中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又动能又转换为势能,然后球转换为势能,然后球E E向相向相反的方向摆回,又将球反的方向摆回,又将球A A撞撞到到一一定高度,如此循环。定高度,如此循环。动能减小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势能增加动能增加动能增加势能减小势能减小结论结论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新知讲解新知讲解2.2.飞旋扣子。飞旋扣子。实验目的实验

5、目的:在在“玩玩”中体会能量的转换。中体会能量的转换。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一个大扣子或是穿了孔的圆一个大扣子或是穿了孔的圆形厚纸板、一根长形厚纸板、一根长100115100115厘米的线绳。厘米的线绳。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1)按图在扣子或圆形纸板中间穿按图在扣子或圆形纸板中间穿入入一根长一根长100115100115厘米的线厘米的线绳,两端打好结。绳,两端打好结。(2)(2)把扣子或圆形纸板放在线绳的中间,甩动线绳把扣子或圆形纸板放在线绳的中间,甩动线绳15201520圈。圈。(3)(3)拉紧线绳,让扣子或圆形纸板向相反方向旋转。拉紧线绳,让扣子或圆形纸板向相反方向旋转。

6、(4)(4)再放松线绳再放松线绳,让扣子或圆形纸板按初始手甩动的方向旋转。让扣子或圆形纸板按初始手甩动的方向旋转。(5)(5)不停地拉、松不停地拉、松,使扣子或圆形纸板有节奏地旋转。使扣子或圆形纸板有节奏地旋转。实验现象实验现象:随着不停地进行拉、松随着不停地进行拉、松,扣子或圆形纸板有节奏地旋转起来。扣子或圆形纸板有节奏地旋转起来。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实验分析实验分析:当拉紧线绳时,线绳的势能转换为扣子或圆形纸板的动能当拉紧线绳时,线绳的势能转换为扣子或圆形纸板的动能;当当放松线绳时放松线绳时,扣子或圆形纸板的动能转换为线绳的势能扣子或圆形纸板的动能转换为线绳的势能(使得线绳缠紧使得线绳缠紧)。

7、如此反复如此反复,能量不断转换。能量不断转换。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由于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由于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扣子或圆形纸板和线绳组成的实扣子或圆形纸板和线绳组成的实验装置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运动状态,直到扣子或圆形纸板停止旋转。验装置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运动状态,直到扣子或圆形纸板停止旋转。新知讲解新知讲解飞飞 旋旋 扣扣 子子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体验动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体验动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动能转换为热能。动能转换为热能。快速搓动双手体会手心热量的变化。快速搓动双手体会手心热量的变化。(1)(1)双手摩擦生热。快速搓动双手,由于手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表面分双手摩擦生热。快速搓动双手

8、,由于手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表面分子不断地互相碰撞,导致动能转换为热能,手的温度就会升高;与此同时,子不断地互相碰撞,导致动能转换为热能,手的温度就会升高;与此同时,动能还会转换为声能,发出搓手的声音。动能还会转换为声能,发出搓手的声音。(2)(2)弯折铁丝生热。找一段铁丝,双手各握住两端,用力上下弯折,一段弯折铁丝生热。找一段铁丝,双手各握住两端,用力上下弯折,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铁丝弯折点,会感觉到有些发热。这是因为弯折过程中,时间后,用手触摸铁丝弯折点,会感觉到有些发热。这是因为弯折过程中,铁丝内部的原子不断互相碰撞摩擦,产生了热。铁丝内部的原子不断互相碰撞摩擦,产生了热。新知讲解新知讲

9、解2.2.热能转换为动能。热能转换为动能。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体验热能转化为动能。体验热能转化为动能。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玻璃瓶、硬币、水杯、水。玻璃瓶、硬币、水杯、水。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1)将瓶口和硬币放将瓶口和硬币放入入水中浸湿。水中浸湿。(2)(2)把硬币放在瓶口上,用双手紧紧握住把硬币放在瓶口上,用双手紧紧握住瓶子,观察硬币的变化。瓶子,观察硬币的变化。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硬币被慢慢推动,露出缝隙。硬币被慢慢推动,露出缝隙。实验分析实验分析:(1):(1)将瓶口和硬币浸湿是为了保证把硬币放在瓶口时,能将瓶口和硬币浸湿是为了保证把硬币放在瓶口时,能够形成相对密闭的瓶内

10、空间。够形成相对密闭的瓶内空间。(2)(2)用双手握住瓶子时,瓶子温度升高,瓶内空气温度升高,使瓶内用双手握住瓶子时,瓶子温度升高,瓶内空气温度升高,使瓶内空气体积膨胀。空气体积膨胀。(3)(3)由于瓶口相对密闭,当瓶内空气体积膨胀时,对瓶口硬币形成向由于瓶口相对密闭,当瓶内空气体积膨胀时,对瓶口硬币形成向上的压力,从而推开了硬币。上的压力,从而推开了硬币。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双手的热能使瓶口的硬币移动,说明热能可以转换为动能。双手的热能使瓶口的硬币移动,说明热能可以转换为动能。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摩擦生热的原因摩擦生热的原因 摩擦是假定一个物体静止,另一个物体相对该物体运摩擦是假定一个物体静止,另

11、一个物体相对该物体运动。在此过程中,静止物体中的分子被撞击,由于分子间的碰动。在此过程中,静止物体中的分子被撞击,由于分子间的碰撞极为频繁撞极为频繁,而撞击的方向又是随机的,因此,原本的定向动而撞击的方向又是随机的,因此,原本的定向动能最终转变为无规则运动动能,即热运动动能增大能最终转变为无规则运动动能,即热运动动能增大,导致温度导致温度升高。相互摩擦是物体表面分子相互碰撞的过程。升高。相互摩擦是物体表面分子相互碰撞的过程。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体验动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体验动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1.1.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有机玻璃管、漆包线、发光二极管、条形磁铁、

12、橡皮塞有机玻璃管、漆包线、发光二极管、条形磁铁、橡皮塞2 2个。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1)在直径约为在直径约为1 1厘米的有机玻璃管上缠绕漆包线,并在漆包厘米的有机玻璃管上缠绕漆包线,并在漆包线两端连接线两端连接1 1个发光二极管。个发光二极管。(2)(2)在有机玻璃管里放在有机玻璃管里放入入条形磁铁条形磁铁,用橡皮塞塞紧两端管口。用橡皮塞塞紧两端管口。(3)(3)挥动有机玻璃管挥动有机玻璃管,让条形磁铁在管道内来回移动,观察发光二极管让条形磁铁在管道内来回移动,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变化。的变化。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发光二极管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光。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实验分析实

13、验分析:漆包线围绕成线圈,当条形磁铁在线圈内上下移动时,漆包线围绕成线圈,当条形磁铁在线圈内上下移动时,磁铁的磁感线被线圈磁铁的磁感线被线圈(漆包线内的金属漆包线内的金属)切割,切割磁感线产生切割,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电流经漆包线内的金属传递到两端的发光二极管,使其电流,电流经漆包线内的金属传递到两端的发光二极管,使其发光。制作这个装置时,线圈绕的匝数越多,产生的感应电流发光。制作这个装置时,线圈绕的匝数越多,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越大。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动能动能(挥动有机玻璃管挥动有机玻璃管)可以转换成电能。可以转换成电能。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体验动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体验动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新知讲

14、解新知讲解2.2.电动机把电能转换成动能。电动机把电能转换成动能。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动能的机器,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动能的机器,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两种。其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生磁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电生电动机两种。其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生磁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电生磁是指通电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导线中流过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磁是指通电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导线中流过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越强。磁场呈圆形,围绕在导线周围。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后产生磁场越强。磁场呈圆形,围绕在导线周围。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后产生磁场的线圈受外围固定磁场的磁极影响的线圈受外围固定磁场的磁

15、极影响(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使电动机产,使电动机产生转动。生转动。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图中是水泵抽水,水泵通电后电动机高速转动,带动水泵工作,将水抽出。图中是水泵抽水,水泵通电后电动机高速转动,带动水泵工作,将水抽出。电动机把电能转换为动能。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体验化学能转换为动能体验化学能转换为动能1.1.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的能量转换。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的能量转换。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了解化学能转化为动能。了解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玻璃瓶瓶塞、小苏打、白醋。玻璃瓶瓶塞、小苏打、白醋。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6、(1)在瓶中放在瓶中放入入少量小苏打。少量小苏打。(2)(2)倒倒入入白醋后盖上瓶塞白醋后盖上瓶塞(不要塞得太紧不要塞得太紧),观察,观察变化情况。变化情况。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小苏打逐渐消失,生成大量气体,小苏打逐渐消失,生成大量气体,产生气泡。随着气泡不断积聚,瓶塞被气体顶开。产生气泡。随着气泡不断积聚,瓶塞被气体顶开。实验分析实验分析: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中,生成的新物质与反应物的能量不同,因此会伴随能生成的新物质与反应物的能量不同,因此会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通常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以热能、电能、光能、声能等量的吸收或释放,通常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以热能、电能、光能、声能等形式体现形式体现,本实验中气体运动的动能就来自化学反应的能量释放。本实验中气体运动的动能就来自化学反应的能量释放。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能量,化学能转换为动能。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能量,化学能转换为动能。新知讲解新知讲解2.2.其他化学能转换为动能的案例。其他化学能转换为动能的案例。(1)(1)烟花烟花(爆竹爆竹)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