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375464746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高一下其次次月考语文试卷2019高一下其次次月考语文试卷】第一卷(客观题,共 36分)一、基础学问(每 题 3 分,共 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0A.半晌(sh a ng)服侍(s I )虐待(n u e)侍婢(b 1 )B.萧瑟(s。)料峭(qido)蓑衣(su 6)拍遍(bid n)C.纶巾(I u n)狼狈(b e i)沧桑(c a ng)还酹(I e i)D.天堑(qiGn)羌管(J id ng)参差(c T)涔涔(ch旨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0A.动地惊天 顺水推船 错勘贤愚 两泪涟涟B.毛骨悚然雨霖铃羌管弄晴良晨美景C、舞 榭 歌 台

2、 金 戈 铁 马 寻 常 巷 陌 玉 簪 螺 髻D.栏杆拍遍晚来风急雄姿英发 恣行无忌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B.对这两支球队之间多年的积怨,球迷们早已讳莫如深,无需赘言;原委哪队技高一筹,今晚竞赛可见分晓。C.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D.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笔记本电脑充分显示了快捷、稳定、便利

3、而成为各种赛事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B.那 些“磨脑子”的作品已离我远去,那些浅薄的东西,虽然被投机商大肆渲染,却为我不再受骗。C.作者为了使作品情节曲折、生动,牵肠挂肚,经常在戏剧、电影或其他文学作品中设置一系列悬念。D.我们应当承认,有时候一时孟浪,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些为我们深思熟虑所做不胜利的事。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建的具有显明特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C、获得信息的实力,已

4、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确定和衡量学生学习实力和水平凹凸的重要标记。D、很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分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6.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都是四折一楔子。B.柳永,南宋词人,原名三变,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C.杂剧的每一折都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正宫”“端正好”都是宫调名。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是继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词人。二、现代文阅读(每 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一丸冷月

5、的韵味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安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恒久充溢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志向,也是一种审美追求。静寒境界是片安静的天地。安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安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安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肯定的安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安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安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 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6、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安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 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清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安静之极。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呈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适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朝气跃动供应

7、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 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孤独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清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溢朝气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安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肯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困难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

8、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 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7.下 列 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它安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体现这 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白永恒的安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原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D.它追求一种肯定的安静,但这种安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8.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安静。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

9、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朝气,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9.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B.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 其“自然的纯粹性”。三、文言文阅读(15分。其中选择题

10、每小题3分,共9分;翻译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073题。黄庭坚传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笑),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

11、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 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 坚 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鼓(歪曲,枉曲)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

12、,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 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 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 词 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濡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传)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舅李常过其家过:经过B、闻 者 壮 之 壮:赞扬(他的胆

13、识)豪壮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俾:使,让D、举 以 自 代 举:举荐11.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行的一组句子是()A、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不以迁谪介意B、不以迁谪介意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C、不以迁谪介意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D、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黄庭坚奉命修订 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 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

14、,乘机将他除名管制。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文深受苏轼推重。D、该传记按时间的依次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学成就,材料翔实,结构清楚,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第II卷(非 选 择 题 共8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3分)(2)、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3分)四、诗词鉴赏及名句默写(13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6分)。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终点,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 此诗是

15、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1)简 析“望”在诗中的作用。(2分)(2)简 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怜悯感。(4分)15.名句默写(7分)(1),天堑无涯。(柳 永 望海潮)(2)念去去,千里烟波,。(柳 永 雨霖铃)(3)人生如梦,。(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 轼 定风波)(5)千古江山,。舞榭歌台,。(辛 弃 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五、语 言 运 用(5分)16.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26字以内,含标点)(3分)本报讯:“绿色须要你的呵护”“爱惜绿色就是爱惜生命”。昨日,园林部门在已绿

16、化完毕的淮海路分车带绿岛内设置了 40个“绿色警示牌”,时刻提示市民关注生态、爱惜绿化成果。为增加淮海路的绿量,提高道路的绿化覆盖率,市园林部门上月对淮海路有分车带的路段进行了重点绿化,栽植了 350多棵直径10厘米以上的银杏树,1万余株构骨球及龙柏树。由于绿化带里 是1米多深的养分土,土质特别松软,希望市民不要摇摆树木、踩踏绿草。17.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的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语句。(2分)是因为有了草,;是因为有了河,草才如此地纯洁多情。,河哺育了草,河与草结合得如此完备,如此富有命的动感,浑然一体,妙趣天成。六、写作(6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顺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挚友在院子里漫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顺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挚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需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妙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起先。”挚友听后,陷入了深思中。乔治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胜利,登上了英国首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