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说课稿(12篇)

上传人:办****家 文档编号:375302539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说课稿(1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质灾害说课稿(1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质灾害说课稿(1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质灾害说课稿(1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质灾害说课稿(1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说课稿(1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说课稿(12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说课稿(12篇) 地质灾害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在本单元及高中必修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地震,使地质灾害成为高考热点。教材将自然灾害的内容安排在自然环境部分之后,人类活动部分之前讲述,以突出它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趋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财产,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可使学生对地质灾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防灾减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的

2、具体表现。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理解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掌握防御地质灾害的方法、措施。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学习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读图、观察、师生互动共同分析讨论等方法完成本节的教学。(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化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防灾,救灾和减灾意识。确立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情况而确立。3、教学重点:(1)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和分布(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确

3、定的依据是:这两个内容是学生要全面、正确认识地质灾害的关键,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同时也是会考、高考的热点内容,所以把他们作为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如何科学的防御地质灾害确定的依据;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服务于社会。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有待提高,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寻找、探索防御地质灾害的方法、措施并服务于社会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把它确定为教学难点。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和依据(1)列表比较法: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地理课的特点所决定的。本节课有多个相关联的知识点,如地质灾害中火山的类型、滑坡和泥石流等,这些知识有很多方面的可比性,通过

4、利用列表比较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两者的异同,加深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帮助记忆。(2)直观演示法:地质灾害的形成、分布、危害和防御等知识比较抽象,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资料图片进行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应用了较多的地质灾害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资料图片进行演示,这一方法使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其获得的知识印象加深,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3)讨论教学法:由老师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如地质灾害的防御这部分内容,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地质灾害的防御资料及课本知识进行小组

5、讨论,这种教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探究意识。以上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 的教学原则,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教学手段和依据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课堂教育效果,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三、学法指导1、学习时,要注意运用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和板块构造的理论分析,归纳解释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现象的成因及分布规律。2、通过认识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如(山区的工程建设易造成滑坡;降水丰富的山区,植被破坏

6、易导致泥石流的发生),树立环保意识。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平时多收集一些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4、让学生学会利用地质防御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利用唐山地震录像(二)讲授新课1、地质灾害的含义2、主要地质灾害:(1) 地震 :运用地震构造图、世界地震的分布、地震废墟图说明地震的构造、分布、危害等知识;(2)火山喷发:运用火山喷发图、火山构造图、火山喷发后的景观图及列表,讲述火山的定义、构造、影响和类型;(3)滑坡、泥石流:运用图片、列表说明概念及危害。并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的原因。3、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展示中

7、国地震和泥石流分布图讲述,归纳出三个方面:(1)成因上的关联性(2)与其他地质灾害的关联性(3)与人类活动的关联性。4、 地质灾害的防御:学生阅读课本和搜集到的材料,归纳总结防御措施,并且能运用于实践中。地质灾害说课稿 2【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 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

8、下不断变化着。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地震1.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3.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4.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2.

9、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

10、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3.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加强

11、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震监测台网。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说课稿 3活动名称:熊猫咪咪活动目标:1、了解地震发生后,四川卧龙大熊猫的生活情况。2、欣赏熊猫咪咪的歌曲,体验歌曲的情感。活动准备:PPT课件、熊猫咪咪的音乐、竹叶和竹子的即时贴。活动过程:一、地震后,熊猫怎样

12、了1、“四川地震牵动着我们大家的心,四川的大熊猫也受到了伤害,它们现在怎样了呢?”(播放PPT课件前半部分。)2、“在刚才的那些照片里,你们了解到了大熊猫的哪些情况?”(讲述地震后大熊猫的生活。)二、欣赏歌曲、体验情感1、感受旋律,了解歌词(1)“这里有一首关于大熊猫的歌曲,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的大熊猫遇到了怎样的情况。”(播放熊猫咪咪的歌曲)(2)“听了这首歌,心情怎么样?”幼儿回忆听到的歌词,并讲述。2、倾听歌曲,体会感情(1)让我们再仔细听听看,当熊猫遇到没有食物吃的困难后,大家想怎样帮助它们?(再一次欣赏歌曲。)(2)当大家相互帮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重点理解歌词:请让我来关心你

13、,就像关心我自己;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3)播放PPT的后半部分,了解大家给予熊猫的.帮助。3、整体欣赏,表述心情(1)边播放PPT课件边与音乐结合,让幼儿欣赏。(2)“在知道了熊猫平安的消息后,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三、抒发情感、表达爱心1、“让我们一起为留在四川的熊猫们祝福,用一片片竹叶搭出一片爱的竹林!”2、幼儿在熊猫咪咪的歌曲中,用竹叶和竹节布置竹林。地质灾害说课稿 4一、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2.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二、活动准备幼儿教师共

14、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2.师: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3.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4.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二)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1.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2.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3.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4.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5.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三)教师小结。地质灾害说课稿 5活动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