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2月调研考试作文“一把尺子多元视角”导写及范文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5296659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12月调研考试作文“一把尺子多元视角”导写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12月调研考试作文“一把尺子多元视角”导写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12月调研考试作文“一把尺子多元视角”导写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12月调研考试作文“一把尺子多元视角”导写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12月调研考试作文“一把尺子多元视角”导写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12月调研考试作文“一把尺子多元视角”导写及范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12月调研考试作文“一把尺子,多元视角”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二,让我们看到古人衡量伯夷、叔齐行为的“尺子”各有不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出现。有时候我们要用一把尺子量到底,有时候我们需用多把尺子去衡量。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二链接:注意:非官方翻译,古文翻译由笔者独立完成,译注错误处欢迎指出斧正,感谢!【作文材料链接】【原文】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不及不

2、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请即此而论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其后,周武王伐商,去隐于首阳山,耻食周粟,遂饿而死。孔子尝称之,曰“古之贤人”,孟子尝称之,曰“圣之清”。谁得而议之哉?虽然,抑有说也。【译文】成为圣人的道理,不过是中庸罢了。尧舜禹三位圣人,能够被万世的人所效法,一概是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做不到不可以叫做中,超过了也不可以叫做中。请允许我就根据这个讨论它。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父亲将要死亡,遗留命令扶立叔齐为君。父亲死了以后,叔齐退位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命令啊。”于是

3、逃跑离开,叔齐也不确立国君,然后逃跑离开。这以后,周武王攻伐商朝,他们离开周朝在首阳山隐居,以吃周王朝的粮食为耻辱,于是饥饿而死。孔子曾经称赞他们,说“真是古代贤德的人啊”,孟子曾经称赞他们,说“纯洁的圣人”。谁又能够有异议呢?即使这样,可是有的人还是有评议。【原文】先君之国,受之于祖宗者也。父子传次以嫡以长,古之制也,易此必乱。昔周太王三子:长泰伯,次仲雍,次季历。太王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知之,即与仲雍逃之荆蛮,以顺父志,以成王业。孔子称之以至德,且曰民无得而称焉。夷也苟知父志欲立齐,当效泰伯顺父之志,隐然退避于治命之日,不当行己之志,显然辞让于乱命之余也。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幸有中子以托国

4、焉,苟无其人,其如先君之社稷何?汤武之征伐,即尧舜之揖让,天下归周,天之命也。洁身自远斯可已矣,何乃耻食其粟,独食其薇也,庸非周土之毛乎?斯皆过乎中者也。呜呼,廉顽立懦,足可为百世师,过中失正,恐未臻乎尧舜禹之道。此孟子之所以讥乎其隘,而孔子至德之,称在泰伯而不在夷齐也,厥旨深矣。(节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译文】前代君主的国家,是从祖宗那里得到的。父子之间传承,按照以嫡长子为长的次序,是古代的制度,改变这个一定会发生动乱。先前,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是泰伯、次子是仲雍、三子季历。太王想要传位给季历及他的儿子昌,泰伯知道了这件事,立即和仲雍逃离到荆楚一地,来顺从父亲的志愿,来成就帝王的事业。孔子

5、称赞他那可以说是道德最崇高的人了,并且说百姓简直都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称颂他。伯夷如果也知道了父亲的意志是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应当要效法泰伯顺从父亲的意志,隐隐约约的样子退让躲避于调整改变命运的那一天,不应当执行自己的意志,显达的样子推辞禅让于命运不幸的时候。叔齐也没有确立国君,然后就逃离了,幸亏有次子交托社稷啊,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接任国君的人,那又能把先王的社稷怎么办呢?商汤周武的征战和攻伐,就是尧舜的以位让贤、逊位,天下的百姓归附周朝,是上天的意志、是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自我远离就可以了。怎么能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辱呢,独自吃的野菜,难道不是周朝国土的草木庄稼吗?这都是超过

6、了中庸的啊。唉,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足够可以被百代的人效法学习,超过了中庸失去了正直,恐怕就不能达到尧舜禹成为圣人的道理。这就是孟子讥讽他们狭隘,并且孔子称赞道德最崇高的人,称赞在泰伯但不是伯夷叔齐的原因,他们的主旨思想很深刻啊。【一类作文标准】整体评价好。思想好,表达好,亮点特出。主要表现为:立意准确鲜明,思想健康向上,文体特征明确;精准理解材料,综合运用材料,整体深入阐析“一把尺子量到底”和“用多把尺子去衡量”两个方面,凸显“有时候”的特定情境(对象、前提、条件等),具体明确,体现写作的针对性,分别与“一把尺子量到底”和“用多把尺子去衡量”构成严密的逻辑关系,逻辑清晰地完成概念的

7、判断、推理;多角度联系现实,阐述充分,论据具体丰富、运用恰切,分析严谨论理准确、事理分明,认识深刻;语言精准、流畅或有文采,结构严谨,文脉清晰。【参考立意】1.一把尺子选拔,多把尺子评价2.一把尺量底线,多把尺析问题3.一尺量根本,辩证看万像4.善用适合之尺,衡量他人行为5.一尺在心做事有底,多尺在心灵活变通【优秀范文】一把尺子,多元视角对于伯夷、叔齐不就王位而相继出逃,以及耻食周粟之事,从“礼”的角度来看,孔孟评价其“贤”“清”;方孝孺则基于对“允执厥中”这一理念,却认为其不符合圣人之道。而对每个人“不立”之事的评价,方孝孺都始终坚持“允执厥中”这一戒尺。衡量人事的标尺有多把,在评价之时,应

8、在坚持某些尺子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其他尺子进行衡量。有时候我们需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时候”是对多个个体进行评价、涉及原则的时候,这把“尺子”是每个个体皆需遵守的守则,是为人处事的底线。在交流中,只有坚持统一一种语言作为通用语,我们才能顺畅沟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有不分身份,坚持法律作为论罪的标尺,法律才有公信力与震慑力。“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个组织只有统一业绩指标,才能使组织有向心力和活力。坚持以底线之尺衡量到底,是维持稳定的必要,唯有如此,日子才会踏实,自己才能心安。有些时候我们需用多把尺子进行衡量。“底”线之上是更“高”的评价标准,对同一个体进行某方面的评价时,需要有多把标尺

9、,灵活衡量。皆因天地会变,人更是各有所长,不能一概而论。站在大唐,衡量美人的标尺自然是“丰腴”;若是在追求苗条的今天仍手握那把尺子便未免可笑。若以仕途为尺去衡量五柳先生,其不免一败涂地;而若持诗文之尺去衡量,谁又能否认他的成功。只凭成绩论学生的成功,势必会让学生沦为学习的机械,多元评价,才能真正让人才绽放光芒。以多把尺进行衡量,是适应变化的需要,是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是人性化的体现。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呈现百花齐放的活力春色。坚守底线是前提,实现多元评价是发展。若无底线,其他尺子也失去意义。为人师,若无师德的底线,私相授受,即使教学成绩多么优秀,也将被“一票否决”。复旦投毒案始作俑者,若论才华自然才高八斗,但逾越了为人的底线,一切的才华也成了空话。而若仅仅只用底线的标尺衡量,置其他标尺不顾,不仅会因每把标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而造成评价不全面,更会让人失去了奋斗与前行的动力。就像若仅仅以“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标尺去衡量抗疫的成败,那么我们的国家断不会迎来今天各方面渐渐复苏的局面。当今世界是多样的,时代特点是多元发展。在这样的今天,只有握紧基本之尺,再加上多把尺子灵活评价,才能顺应发展的大潮,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