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类文本(明)学生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5296570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传类文本(明)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史传类文本(明)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史传类文本(明)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史传类文本(明)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史传类文本(明)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传类文本(明)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传类文本(明)学生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豫(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沈思孝传沈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兴人也,丁卯举进士,受番禺。番禺去京师万里,宦游其地者,类多得金为能,而公独以廉洁闻。 时尚书殷镇两粤,下令多不便民。几檄番禺,公力沮不奉行,遂龃龉。岭表贼炽,殷移牒浙江募甲士三千人,而大帅张元勋亦使人募如制府。及兵至广,殷以张募非己出,斥不收部。于是兵皆露刃鼓噪辕门,公召乱兵曰:“诸士卒万里应募,跋履良苦,今洶洶无乃犯上。我亦浙产,当入制府,力为诸士卒谋之。”乱卒咸涕泣谢。入见殷,公曰:“三千鸷勇,加以有死之心,祸乱不容一发,制府不暇自计,独不为朝廷计乎?”殷曰:“若何以为计?”公曰:“只烦两纸告谕耳。一谕大帅

2、不授节制,辄行自募,兵俱革还。一谕以制府方大征寇,召募骁猛,欲应募者赴试收录。如此则威令不损,而反侧潜消矣。”殷从公,兵乱始定。适居正闻父丧不奔,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疏既入,诏下缇骑系公,杖之内庭。越五日,发遣广东神电卫。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至恩平,县令毛凤彩郊劳公,且询来故。公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以就其功名。”毛见公往意不善,驰书以闻,粤抚使毛止公。御史孙继先上章乞还公等,始得还京。明年,公历救言官。调南大仆正卿,又因救海忠介瑞,益忤当事大臣,遂告病去。壬辰入关,即有宁夏之乱,躬擐甲胄远出穷塞,而不

3、能扶同欺蔽,为督臣所挤,调抚河南。公又告病去。公之历仕,务期实心如此然旋起旋仆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愈见公独立不惧。(节选自右都御史沈公传)【注】殷:人名,殷正茂 神电卫:明代广东海防要塞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公力沮不奉行 ( )(2) 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斥不收部( )A排挤B罢免C责备D拒绝(2)而反侧潜消矣( )A辗转B反复C反叛D惶恐17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18请用“/”为第段画线部分断句。(3分)19第段两次写

4、到沈思孝“告病去”,请分析其不同的原因。(3分)20第段写沈思孝劝说士卒和尚书,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4分)甲赵豫,字定素,安肃人。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减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

5、。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始与豫同守郡者,苏州况钟、常州莫愚、吉水陈本深,并皦皦著名绩,豫尤以恺悌称。(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乙松江太守赵豫居官慈惠。每见讼者,非急事,则谕之曰“明日来”。始皆笑之,遂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不知讼者乘一时之忿,经宿气平,或众为劝解,因而获息者甚多。比之钩钜致人而自名英察者,其所存何啻霄壤!(节选自坚瓠续集卷之四)【注】灶丁:旧称煮盐工。恺悌:和乐平易。钩钜:辗转推问,究得情实。1

6、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简廷臣九人为知府( ) (2)专务益军( )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勾及姻戚同姓 ( ) A.勾结 B.摄取 C.招引 D.征调(2)留一履以识遗爱 ( ) A. 爱护 B.喜好 C.恩惠 D.吝惜17.把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18.用“/”为第段画直线部分断句。(3分)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19.根据第段文意,概括松江百姓上书请求赵豫留任的原因。(3分) 20.甲、乙两文都记录了赵豫处理民间诉讼的故事,请

7、分析其人物形象和写作意图的差异。(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白云先生传明钟惺林古度曰:白云先生陈昂者,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所居所至,人皆不知其何许人。自隐于诗,性命以之。其后,莆田中倭,城且破,先生领妻子,奔豫章,织草履为日。不给,继之以卜。泛彭蠡,憩匡庐山,观陶令之迹,皆有诗,已入楚,由江陵入蜀,附僧舟佣爨以往。至市辙佣于僧,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登峨嵋焉。所佣僧辄死。反自蜀,寓江陵、松滋、公安、巴陵诸处。至金陵,姚太守稍客之,给居食。久之,姚太守亦死,无所依,仍卖卜秦淮。或自榜片纸于扉,为人佣作诗文。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无则又卖

8、卜,或杂以织屦。而林古度与其兄楙者,闽人,林孝廉初文子,寓居金陵者也。一日,兄弟过其门,见所榜片纸于扉者色有异, 突入其室,问知为莆田人,颇述其平生。一扉之内席床缶灶,败纸退笔,错处其中。检其诗诵之。是时古度虽年少,颇晓其大意, 称之。每称其一诗,辄反面向壁流涕悲咽,至于失声。其后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辄喜。复出其诗,泣如前。居数年,竟穷以死。其子仓皇出觅棺衣,舁之中野。古度兄弟疾走索其集,无所得,得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其自序略云:“昂壮夫时,尤嗜五言,第家贫无多古书,得王右丞即诵读右丞,得杜工部即诵读工部。闲取其所中规中矩者,时或一周旋之,又时或一折旋之,含笔腐毫,研精殚思。”论曰:明自有

9、诗,而二三君子者自有其明诗,何隘也?画地为限,不得入。自缙绅士夫,非其所交游品目,不使得见于世者多矣,况老贱晦辱之尤如陈昂者乎?近有徐渭、宋登春,皆以穷而显,然未有如昂之穷者也。吾友张慎言曰:“自今入市门,见卖莱佣,皆宜物色之,恐有如白云先生其人者。”甚矣,有激乎其言之也。注中倭:遭到倭寇攻击。席床缶灶:以草席作床,以瓦罐作灶。“时或”两句:指经常揣摩王维,杜甫的诗歌,进行创作。品目:评品称道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 ( ) (2)舁之中野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或自榜片纸于扉( )A.公文 B.张贴 C.捆绑

10、 D.标榜(2)皆宜物色之( )A.访求 B.看到 C.神色 D.景色17.把第段画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其后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辄喜。复出其诗,泣如前。居数年,竟穷以死。18.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B.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C.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D.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19.林古度为什么向作者介绍陈昂其人其诗?请分析其原因(3分)20.全文取材有多种来源,请分条概述。(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7分) 庄

11、烈帝初在位,锐意图治,数召见群臣论事。然语不合,辄诃谴。而王永光长吏部,尤乐沮之。 澄城人韩一良者,元年授户科给事中,言:“陛下平台召对,有文官不爱钱语,而今何处非用钱之地?何官非爱钱之人?向以钱进,安得不以钱偿。以官言之,则县官为行贿之首,给事为纳贿之尤。今言者俱咎守令不廉,然守令亦安得廉?俸薪几何,上司督取,过客有书仪,考满、朝觐之费,无虑数千金。此金非从天降,非从地出,而欲守令之廉,得乎?臣两月来,辞却书帕五百金,臣寡交犹然,余可推矣。伏乞陛下大为惩创,逮治其尤者。” 帝大喜,召见廷臣,即令一良宣读。读已,以疏遍视阁臣曰:“一良忠鲠,可佥都御史。”永光请令指实。一良唯唯,如不欲告讦人者,

12、则令密奏。五日不奏,而举周应秋、阎鸣泰一二旧事为言,语颇侵永光。 帝乃再召见一良、永光及廷臣,手前疏循环颂,音琅然,而曰“此金非从天降,非从地出”,则掩卷而叹。问一良:“五百金谁之馈也?”一良卒无所指。固问,则对如前。帝欲一良指实,将有所惩创,一良卒以风闻谢,大不怿。谓大学士刘鸿训曰:“都御史可轻授耶!”叱一良前后矛盾,褫其官。 (节选自明史)【注释】书帕:明代官样礼品,后逐渐成为一种贿赂手段。周应秋、阎鸣泰:明天启年间依附阉党的贪腐分子,已经被判罚充军。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数召见群臣论事 ( )(2)向以钱进 ( )(3)固问 ( )(4)一良卒以风闻谢 ( )17下列与“安得不以钱偿”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闲敝邑B盛以锦囊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D舟遥遥以轻飏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以官言之,则县官为行贿之首,给事为纳贿之尤。今言者俱咎守令不廉,然守令亦安得廉? 19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韩一良“前后矛盾”之处。(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