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74947566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17.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地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地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地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地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问题及其危害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导入: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母亲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附近人口大量增加,工厂大量出现,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到湖中,琵琶湖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并在1971年和1972年达到高峰。思考:日本琵琶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属于哪种环境问题?它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核心素养目标:综合思维:以日本琵琶湖水污染为例,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区域认知:以日本琵琶湖水污染为例,总结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影响因素。人地协调观:运用日本琵琶湖的图文资料,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1.读下图,结合日本琵琶湖水污染案

2、例,回答:(1)环境问题是怎样产生的?(2)环境问题有哪些表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产生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空间尺度:区域、全球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一、环境问题的产生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母亲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附近人口大量增加,工厂大量出现,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到湖中,琵琶湖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并在1971年和1972年达到高峰。淡水赤潮及水华现象也随之出现。思考1:日本琵琶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属于那种环境问题?水污染一、环境问题的产生材料

3、1:日本琵琶湖的水质恶化,导致了其丧失了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供给能力,也损害了琵琶湖的水质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功能,芦苇、河边森林的减少也表明琵琶湖支撑服务功能收到危害。材料2:琵琶湖污染图片思考2:日本琵琶湖为什么会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琵琶湖沿岸的居民和工厂把大量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湖中,水质恶化,直接损害了琵琶湖的服务功能,由此导致了琵琶湖水受到污染的环境问题。结合日本琵琶湖水污染现象,请你归纳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哪些?(一)自然原因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二)人为原因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

4、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主要原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自然系统 太阳能物质循环,能量释放到环境中丰富人类系统 太阳能、自然资源物质能量单向流动,无法完成物质循环多样性遭破坏(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自然系统能形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4.读图文材料分析归纳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材料1:琵琶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附近人口大量增加,工厂大量出现,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

5、业污水直接排到湖中,琵琶湖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并在1971年和1972年达到高峰。淡水赤潮及水华现象也随之出现。材料2:美、日、中人均资源消费量柱状图人口数量的增加技术水平低人均资源的消耗量大(1)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资源和废弃物数量增加;思考:为什么说人口数量是影响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2)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影响越大;区域差异显著。思考:为什么说人均资源消费量又是影响环境问题的另一重要因素?(3)技术水平:一方面,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另一方面,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技术水平又如何影响环境问题?结合下列材料,归纳日本琵琶岛水污染带来的危害有哪些?日本琵琶湖也从1958年开始进行了多处围湖造田工程,直接影响到湖水的净化机能和湖内生物再生环境,严重制约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60年代的高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危机,农药喷洒,工厂排污,给这个古老的湖泊笼上了一层阴影。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沿岸城市工业的发展,排出的废水中大量农药、化学合成品、重金属类物质破坏了水生环境,给水中的鱼类也带来了危害。1962年,因为农药而产生的渔业受害额度达到了4亿日元。据1973年滋贺大学的统计数据,平均13%到14%的鱼出现了脊椎骨异常。由于水田被污染,稻米中

7、也被发现残留着PCB。琵琶湖沿岸居民身体健康受到危害,当地的农民把日电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损失。日本琵琶湖的水质恶化,导致了其丧失了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供给能力,也损害了琵琶湖的水质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功能,芦苇、河边森林的减少也表明琵琶湖支撑服务功能收到危害。使人类难以获得足够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供给服务功能下降供给服务功能下降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调节服务功能失常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文化服务功能降低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一)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二、环境的危害(二)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1.1.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

8、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生活质量和健康。(例如人类排放的大气,大量细颗粒物等,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例如人类排放的大气,大量细颗粒物等,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雾霾雾霾天气)天气)2.2.有些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中危害人类的身体身体健康健康(例如:例如:DDTDDT在环境中难降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在环境中难降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富集,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危害人体健康)1.1.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

9、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生活质量和健康。(例如人类排放的大气,大量细颗粒物等,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例如人类排放的大气,大量细颗粒物等,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雾霾雾霾天气)天气)2.2.有些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中危害人类的身体身体健康健康(例如:例如:DDTDDT在环境中难降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在环境中难降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富集,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危害人体健康)雾霾“雾霾雾霾”穿穿“高楼高楼奇观奇观雾霾思考:1、何为雾霾?污染的来源污染的来源思考:2、它是怎样产生的?思考:3、雾霾会带来

10、哪些危害?结膜炎:空气污染烟雾刺激性气体等可引起结膜炎症哮喘:雾霾天,风力小空气流动慢,可能引发哮喘复发气管炎:雾霾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者气温突然变化时雾霾所诱发的疾病少出门,避免雾霾天晨练戴口罩思考:4、如何防治?雾霾天吃啥?萝卜雪梨莲藕木耳山药蘑菇(三)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例如:许多贫困地区生态破坏发展经济,容易导致自然环境退化,退化的环境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构成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

11、查找相关资料,用事实说明你的观点。3.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活动: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思考: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利用效率和处理废弃物能力提高;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活动: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安道尔由于地理、气候及政治等原因,过去十分封闭,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从20

12、世纪50年代起,该国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滑雪、免征商品税等招游客,通过免征个人所得税等措施吸引旅游、商业及金融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很快取代了传统畜牧业,成为经济支柱,因此安道尔经济部门比较单一,工业不发达。避免了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境。活动: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安安道道尔尔2.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思考: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完善环境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大力宣传,加强监管;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处理后排放等。活动: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课堂小结读漫画,回答1-2题。1.漫画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环境污染

13、问题B.自然资源衰竭问题C.土地荒漠化问题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2.该行为不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全球变暖B.臭氧空洞C.土地沙化D.水土流失BB1答案:1.B;2.B解析:1.漫画表面反映的内容是由卖野菜到菜墩、木材到根雕,实质是说明出现了草场、森林资源枯竭的环境问题,B正确。故选B。2.漫画反映的是森林破坏,由于森林面积减小使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导致全球变暖,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ACD与森林破坏有关,不合题意;臭氧空洞是氟氯烃等制冷剂的使用导致的,与森林破坏无关,B符合题意。故选B。赤潮是海水中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

14、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的富营养化现象。2019年5月,福建宁德、福州和平潭等地海域发生赤潮。完成3-4题。3.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赤潮属于()A.环境污染问题B.自然资源衰竭问题C.生态破坏问题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4.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将()使赤潮影响区域更集中加剧赤潮危害使赤潮影响区域更分散减轻赤潮危害A.B.C.D.AD答案:3.A;4.D解析:3.富营养化现象是人们排放废水导致的,因此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赤潮属于环境污染问题,A正确;自然资源衰竭问题主要是指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B错误;生态破坏问题主要是指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C错误;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主要是指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D错误。4.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洋流会把赤潮从当地带至其他地区,这样会使赤潮影响区域更分散,而不是更集中,错误、正确;因洋流把富营养化的海水带走了一部分,富营养化海水污染程度减轻,同时海水温度降低,从而减轻了赤潮危害,而不是加剧了赤潮危害,错误、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