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74945353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1地球的表面 所授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能够画出地貌特征并分析交流地貌特点。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探究地形变化 原因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教学重点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描述 山地、高原、湖泊、平原、盆地等主要地形的特点。教学难点对地形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地图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

2、片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 入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一、引入1.出示各种各样的地貌风景图,让学生猜猜图片中的风景都位于哪里。老师做简单介绍:这些美丽的景色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2.谈话: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结合学生回答,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地貌的概括。 二、新授 通过向同学们呈现地形图,让学生简单学习地形地貌,以及地球表面各个地形的分布及特点二、 探索(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表的样子1.观察世界地形图,从整体了解地球表面的样子。2.分组讨论同学们都了解哪些地形地貌,请分小组讨论,并记录在纸上。3.出示世界地形图,提问: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哪些地方是海拔比

3、较高的地方?南极和北极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回答总结地球地貌:我们的世界一共有七大洲、四大洋,海洋在地 球上占到了大部分,陆地又是高原多,平原少。4.提问: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学生思考讨论)(二)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1)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研讨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2)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形地貌?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交流研讨。2.观察图片中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出示5种地形地貌图片,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图片中的地形地貌特点。3.把每幅地形地貌

4、图的特点和自己对这种地形地貌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4.学生填写记录表后小组研讨。三、小结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四、拓展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习了有关地球表面的哪些知识?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影响地球变化的因素是什么?2.再次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板书设计 地球的表面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及特点: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教学反思课题2-2地球的结构所授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5、明白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收集各种不同地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研究热情;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完成制作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自己的家乡,明确认识家乡的典型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地球从表面到底薪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教学难点根据自然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构造,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煮鸡蛋一个。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橡皮泥。教

6、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 入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一、回顾导入1.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表面,那么地球的表面有哪些特点呢?2.引入:上堂课我们通过观察一些特殊的地貌特征推测了地球表面的特征与地球的内部构造有关,那么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二、新授 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地球的结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二、 探索 1.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并观看多媒体地球内部结构图,读后用一段最简介的话概括住你了解到的地球内部的信息,把它记录下来。(学生阅读,概括信息。)出示PPT课件:我们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你觉得像什么?学生:鸡

7、蛋。我们把一个煮熟的鸡蛋切开观察一下,对照你所观察到的,说说 地壳、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有何相似之处。2.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地壳主要有岩石组成,那么组成地壳的岩石是一种还是多种呢?(学生讨论,老师总结)3. 我们先来 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出示PPT课件)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的。三、小结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三、拓展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了组成地壳的组成及其岩石的分类。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大家有没有兴趣用自己手中的三色橡皮泥动手做一个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呢

8、?(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板书设计 地球的结构1.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2.地壳岩石的的组成及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3.哪些现象使我们感受到地球内部是运动的?例: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 教学反思课题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所授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震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2.会模拟地震的形成;3.通过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2.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

9、教学重点理解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懂得避震小常识。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木棍毛巾若干。学生准备收集地震的资料,有关避震的小常识。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 入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一、 谈话导入在之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复杂多样的, 地球的内部也是分层分圈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地球的表面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二、新授 通过实验更加生动形象的让学生感受地震的成因,从而对本小节的知识内容记忆更加深刻。二、探索活动国家把每年的5月12日设置成防灾减灾日,警示人们一定要

10、注 意防灾减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地震不仅造成了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的损失,还给环境带来了沧 海桑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模拟地震实验: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3.实验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 “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4.实验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 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三、小结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11、。三、小结:地震的各种成因通过刚才实验可以推测出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板书设计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 地震的成因: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2. 地震的作用: 造成了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的损失给环境带来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教学反思课题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所授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明白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2.会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火山喷发的形成;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2.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12、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教学重点理解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懂得避险小常识。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醋、小苏打、锥形瓶若干。学生准备收集火山喷发的资料,有关火山喷发的避险小常识。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 入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一、导入 1.视频导入: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也是一种分广奇特的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球表面上的一种最强烈的变现方式。3.提出本课聚焦问题:火山喷发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它形成的原因是

13、什么?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二、新授 观察前,明确观察的要求。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 二、探索 (一)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1.课件展示火山喷发时的情景,并为学生提供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火山喷发的资料。请学生阅读并思考:火山喷发时,会伴随哪些现象?2.全班进行交流、汇总:形成裂缝、熔岩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3.阅读长白山天池和叙尔特塞火山岛的资料,请学生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4.交流:我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火山喷发的事例?现在分小组进行资料交流并讨论一下几个问题: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火山喷发物有什么?能喷多高?它们是从哪里喷出来的?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5.实验求真:认识材料,猜想如何模拟“火山喷发”现象?醋,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可以用来做菜、吃饺子等等。小苏打,碳酸氢钠,我们平时吃的悚然可口的面包、馒头以及酥脆的饼干都是小苏打在起作用。在锥形瓶中混合两种物体,模拟火山喷发的场景。6.小组讨论:同学们知道火山喷发都有哪些作用?对人类的影响是 什么?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老师总结)三、小结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三、拓展总结1.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2.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板书设计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1. 火山喷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