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回忆性散文教学建议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374945236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回忆性散文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教材回忆性散文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回忆性散文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回忆性散文教学建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教材回忆性散文教学建议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主导文类,教好散文对改善和促进整个语文教学尤为重要。回忆性散文在初中统编教材的散文选文中所占比重较大,并且就其本身而言,散文中回忆的价值更在于它以巨大的真实性展示了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的某个瞬间所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情绪状态。学生阅读回忆性散文可以分享其中“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情绪状态”,这是教学其他散文所没有的。因此,教师应重视和发掘回忆性散文独有的教学价值。笔者对统编教材中回忆性散文的编排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了“三性合一”教学规律,为教学回忆性散文提供了一些建议。一、对统编教材回忆性散文的梳理通过筛选统编教材中的文章,发现回忆性散文共入选11篇。详见表

2、一:从表一可知,回忆性散文集中分布在七、八年级。其中七年级上册2篇,下册4篇,八年级上册4篇,八年级下册1篇。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是鲁迅,共3篇,其他作家入选的作品各1篇。二、统编教材回忆性散文的“语文要素”统编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清晰可见,对于“教什么”更具操作性。这些语文要素主要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详见表二:三、“三性合一”:统编教材回忆性散文的教学建议从表二可知,语文要素既关注散文阅读的共性,又关注回忆性散文阅读的个性化,最后还具体落实到“这一篇”散文阅读的个性,即散文共性、回忆性散文的个性和“这一篇”的个性,我们暂且称之为“三性合一”,回忆性散文的教学应当遵循这样的规

3、律。(一)散文阅读的共性关于散文阅读的共性,参照王荣生教授的观点,可见表三:阅读散文,需要体认作者个性化的情思,而要走进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处,除了细细品读作者个性化的言语形式,别无他法。阅读散文就是要训练学生的细读功夫。在“单元设置”上,我们看到七下用两个单元来专门训练“精读”能力,学习具体的“精读”能力,包括“字斟句酌”“熟读精思”“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等,其实,我们会发现,这些精读能力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在渗透,“从标题、细节、语言和对话中读出情感”“关注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训练精读能力,读出精妙所在”等等在“单元导读”和“研讨与练习

4、”中随处可见。即使在训练“略读”的回忆性散文中,也不会放弃“精读”的方法。比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思考探究”二:“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出来做品析。”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含义丰富的句子”进行精读。事实上,在所有这些课文的“研讨与练习”中,都有有关“语言品读”的练习,也都有体认作者情思的练习。这是由散文这一文体的阅读共性所决定的。在教学时,必须要关注散文阅读的共性,努力寻找和教给学生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二)回忆性散文阅读的个性在关注散文的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要关注回忆性散文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渐进教学,我们有必

5、要梳理统编教材关于回忆性散文的知识编排。关于“回忆性散文”这个概念及叙述视角的特点,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阿长与一文课后的“思考探究”第二大题中被初步提出。“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这是练习的题干部分,在指出这篇课文特点的同时,其实也指出了“回忆性散文”文体知识,即两种叙述视角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妙处。接下来的三个小题如下:1.分别找出代表“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一些语句,体会文中“成年的我”和“童年的我”两种叙述视角的不同。2.在“写作时的回忆”中,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你从哪里能读出来?3.在“童年的感受”中,作者对阿长的印象和

6、态度是有变化的。试简要说明。三个小题围绕文章的“叙述视角”,引导学生体会回忆性散文中两个叙述视角的不同及其情感表达。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回忆性散文”这个概念及叙述视角的特点被正式提出,要求“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并在藤野先生的“思考探究”第一大题中指出“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而在第四单元“不同类型的散文”中,选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并在“研讨与练习”中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关注回忆性散文叙述视角与情感表达的特点。“思考探究”二:“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其设计意图就是要学生关注回忆性散文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叙述视角,引导学生

7、“就文章整体的回忆往事的角度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父子双方境遇的变化及作者情感的变化。而在“积累拓展”五:“课文第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其实就是引导学生站在“写作时的我”的位置观照“当时的我”的行为,理解作者的自悔心理。在回忆性散文中,“现在的我”还常常不惜花费大量的笔墨,浓墨重彩地用细节展示使自己愧怍的原因,或者为自己后来的愧怍蓄势。2这里的“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就是在“为自己后来的愧怍蓄势”。回忆性散文,既有“当时的我”的感受,也有“现在的我”对“当时的我”的“感受”的“再感受”,而后者对回忆性散文来说尤为可贵,就朝花夕拾而言,因为现时视

8、角的存在,为重现的“朝花”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丰富了文章的主题意蕴。3这也是作为回忆性散文的独特的审美价值。“现在的我的再感受是作者通过多种方式有意地表现出来的。”而这种“有意地表现”往往表现为“浓墨重彩地用细节展示”。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必须要要紧紧围绕回忆性散文的这一特点设计教学。教材编者在“研讨与练习”中已经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现在的我对当时的我的感受的再感受”,我们暂且简称其为“再感受”。为了便于教师紧扣回忆性散文的这个特点进行教学,我们梳理了“研讨与练习”中(自读课文除外)的这一知识点,见表四:(三)“这一篇”散文的个性回忆性散文的文本个性主要表现为个性化的语言和情思,言语形式表

9、达言语内容,需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言,从读言到读人。我们从“情感”和“语言风格”两方面进行了梳理,详见表五:对此,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关注情感的共同性和丰富性在写作对象上,回忆性散文写人是普通人,甚至是小人物,写事是日常琐事,写物则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之物,经过岁月的净化,作者对这些过往的人事景物有了更丰富更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平常事,发掘平淡生活的独特价值。从上表可知,“怀念”是所有回忆性散文的情感共性。但回忆性散文的情感又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除了“怀念”之外,还有回望往昔的感激、尊敬、愧疚、自责、遗憾等复杂的情感。而且很多回忆性散文中的情

10、感是在发展变化的,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作者的情感线索,比如秋天的怀念阿长与背影灯笼等。这些特点需要我们在教学时予以关注。除了情感之外,很多回忆性散文往往表达对自我的反思,对经历的人事景物进行深度思考,有深刻的人生体验。2.关注语言风格的共同性和多样性所选的11篇回忆性散文,语言风格多样,但都体现作者鲜明的语言个性。从作家性别来看,萧红和杨绛两位女作者的文字更显细腻,具有女性的温婉敏感。除了鲁迅的藤野先生之外,其他散文总体风格上都偏淡,教参上往往以“平和”“自然”“平静”“质朴”“朴素”“简洁”等描述,这也是有人把它称为“老年人的文体”4的原因。因为作家以“欣赏情绪”观照记忆,被它观照过的情绪记忆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浸泡在了审美的情绪中,具有了某种神圣的意味。5这个时候作家的情感表达必然是平和的、蕴藉的,是一种“平静的叙述”,而不再是张扬的、激情四溢的。时间让情感慢慢沉淀,最终自然朴素地呈现出来。所以,这种平静中往往蕴含着更加感人的力量。秋天的怀念老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我的母亲等都是如此,在教学时必须要关注这样的特点。总之,统编教材对回忆性散文进行了精心编排,我们在教学时既要把握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又要研究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从真正发挥回忆性散文的教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