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5篇)

上传人:请**** 文档编号:374911582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5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5篇)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熟悉儿歌中间段的内容。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用的不同碗筷、饭菜等名称,尝试更换儿歌中原来的词,仿编儿歌,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操作卡片逗蚂蚁、电视、影屏展示台。 2准备不同材料的碗、筷。 3配有汉字的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相同) (二)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了解不同材料的碗筷。 3熟悉常吃的饭菜名称。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1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蚂蚁的情景,告诉幼儿:“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朗诵

2、一首叫逗蚂蚁的儿歌。” 2教师朗诵儿歌,注意一问一答部分的语音变化,朗诵应富有节奏感。 3出示图片,教师操作,提问: 小朋友叫蚂蚁来干什么? 小朋友请蚂蚁吃什么莱?吃什么饭?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蚂蚁吃完了吗?怎么吃的? 蚂蚁为什么是“哼唷哼唷搬得欢”? 你有没有请蚂蚁吃过饭?吃的什么? 如果你请蚂蚁吃饭,想让它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4幼儿学习朗诵儿歌12遍,朗诵时,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部分,问答两部分分开念,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仿编儿歌 1准备不同质地的碗筷。 2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请蚂蚁吃饭,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实际来思考。 3出示各种

3、不同材料制成的碗筷,如:陶瓷碗、塑料碗、木筷、竹筷、象筷等,教师示范仿编儿歌的中间4句:“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菠菜。什么筷?塑料筷。什么碗?陶瓷碗。” 4幼儿仿编儿歌,然后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自编的4句儿歌。 5幼儿自由仿编儿歌,将精彩的4句组合起来,成为一首新的儿歌。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画蚂蚁,剪蚂蚁,以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学会歌唱蚂蚁,充分感受此文字中的天真烂漫情趣。 科学:了解蚂蚁的外形和习性。 五、生活中渗透 在生活中,运用已有知识仿编儿歌。 六、环境中渗透 制作蚂蚁手指套,供幼儿平时操作。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朗读这首儿歌,让幼儿充分感受童年天真烂漫的情趣。

4、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 好 中 差 幼儿仿编的儿歌较为单一。 评价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想象用手指表现不同东西的新奇感。 2、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进行玩手指游戏,感受玩手指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图标一张;卡通手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出示小手,引起幼儿兴趣。 (1)拍手游戏引出课题。 (2)介绍小手。 老师作神秘地说:“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的手可以干什么呀?手真有用。”“而手指还可以做游

5、戏呢。” 师:你能把我们的手指一根一根的伸出来吗? 幼练习(师鼓励) (二)学习、理解儿歌。 1、教师念游戏儿歌一遍。 教师带指偶表演一遍 提问: (1)儿歌的题目是什么? (2)五个手指头变成了什么,幼儿每说出,教师就伸出手指再次表演一遍 2、学习游戏儿歌。 提问:你最喜欢儿歌里的哪一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儿歌图标 3、学念儿歌。 (1)请幼儿跟老师一起读儿歌、玩手指游戏。 (2)根据幼儿的情况,教师可适当的拿掉图标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三)亲子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师:这个游戏我们还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我想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玩。 (1)教师和一幼儿表演手指游戏一遍 提问:刚

6、才儿歌念到哪一句的时候我们的游戏不一样了呢? (2)教师再次示范,鼓励幼儿练习 2、(亲子互动游戏)手指头伸出来,我们一起来和爸爸、妈妈们玩玩这个有趣的手指游戏。让孩子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四)表演儿歌。 请几对家庭带上来表演这个游戏儿歌。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3 设计意图: 求异、好奇是儿童的重要的心理特点之一。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会使孩子们感觉到索然无味。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通常使用的绘画工具都是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形式单一,幼儿缺乏对多种绘画工具交替组合运用的能力,画面单调。因此,应运用多种绘画工具,使孩子产生画画玩玩的心理,培养孩子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棉签画,是本学期我们班级的特色活动。

7、小小的棉签,在孩子的手中成了绘画工具,创作出富有童趣的作品。在本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让孩子带着兴趣愉快地参与整个美术活动,激发他们对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观察范例,复习对一些装饰线条的认识。 2.正确使用棉签,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图形装饰小鱼的身体。 3.激发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发展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经认识一些简单线条和图形。已初步欣赏过音乐水族馆。 2、物质准备:范例,幼儿操作材料,颜料,棉签,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观察了解装饰小鱼的方法。 1.欣赏音乐水族馆 教师:小朋友听,谁来了? 2.创设情境教师:

8、 在一个碧水荡漾的池塘里,柔软的水草在水底摇摆着。一群快乐的小鱼游来了。小鱼今天穿的衣服可真漂亮,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新衣服是什么样的? 3.观察范例,巩固复习对一些线条和图形的认识。 4. 教师:原来,今天小鱼穿那么漂亮的衣服想去干什么呢?原来小鱼们要去参加一个快乐的聚会。可还有很多小鱼都没有自己的新衣服,让我们来帮助小鱼。用棉签给小鱼换上一件美丽的新衣。 二、讲解作画要求,学习使用棉签装饰小鱼。 1.讲解要求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三、展示幼儿作品,分享交流。 1.将幼儿作品展示在背景图上。 2.评价作品。 教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哪条小鱼的衣服最漂亮?(重点鼓励由自己想象,独特创作的幼儿)

9、3.听音乐,一起游戏。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练习踮脚、下蹲、跳跃等技能。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吹泡泡用具、场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动物模仿操。 2.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自由抓泡泡,比比谁抓的多,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二、展开 1.幼儿自由用身体模仿泡泡:大泡泡、小泡泡、飞高、飞低、泡泡破 (引导启发幼儿用踮脚、下蹲、跳跃等动作表现) 2.幼儿学说儿歌 指导语:吹泡泡好玩吗?今天咱们就和小伙伴手拉手,用身体做一个大泡泡,来玩一次不一样的吹泡泡游戏! 学说儿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

10、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3. 讲解游戏规则 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 念到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 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4.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注意按指令做动作,并避免相互碰撞。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伸展手臂,放松腿部肌肉等,表扬遵守规则、活动积极的幼儿,鼓励稍差幼儿,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并学习擦鼻涕的方法。 2、培养幼儿爱护鼻子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师幼共同搜集能引起幼儿兴趣、有特殊气味的生活用品。 三、活动过程 (

11、一)导入部分 由添画游戏导入活动:出事一张未画完整的画像,(师):这是一为粗心的小朋友在参加画展时画的一幅画,这次她没有的讲,因为她这副画没有画完整,小朋友观察一下,这幅画上缺少了什么东西?并引导幼儿把画添完整。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这副画缺少了鼻子,并教育幼儿平时做事情要细心,由此引出鼻子。 (评:以添画游戏导入,既能引起幼儿兴趣,又能开发幼儿智力,展开想象,为什么不得奖?同时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引出课题,为下一节做好铺垫。) (二)活动部分 1、引导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臭味、甜味、烧焦味等)。 2、玩游戏:师幼共同玩游戏看谁的本领大,引导幼儿用各种器官去尝试分辨

12、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物品的特殊气味(醋、酱油、酒、水),劝说对的给予击掌鼓励。 3、引导幼儿说一说鼻子的作用。 鼻子除了用来闻味,还有什么作用?幼儿会说出:喘气。教师给与相应鼓励。举例说明:人在感冒时鼻子容易堵塞,闻不到味,同时感觉喘但是气来,那种滋味很难受,小朋友有那种感觉吗?幼儿会答:“有”。因此,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不要让他受到任何的伤害。 (评:举例说明鼻子的作用,幼儿更容易理解,更能增强幼儿保护鼻子的.意识。) 此刻老师有个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一听是怎样回事?故事的名字是翘鼻子鲁鲁。 (评:进一步增强幼儿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4、叫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 与幼儿谈话,透过上面的游戏小

13、朋友已经明白鼻子的作用很大,难免有时流鼻子,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鼻涕时,不要乱抹,要用手帕或纸巾把鼻涕擦干净,那么用手帕怎样擦鼻涕? (1)幼儿自己用纸巾擦鼻涕。 (2)根据幼儿的表现,讲解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用手帕或纸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擦净鼻孔周围的鼻涕。 评:透过教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培养幼儿的自理潜力。) 5、听故事做讨论: 老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鲁鲁做的对吗?还有那些东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幼儿自由回答,根据回答教师做补充。 小结:保护好鼻子,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塞,这样做很危险也很不讲卫生。 (评:真实的故事情节,说出了鼻子的重要性。透过幼儿讨论,幼儿分辨是非的潜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并引深到生活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用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