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模考试卷修正版-带答案说明

上传人:永*** 文档编号:374229317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模考试卷修正版-带答案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模考试卷修正版-带答案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模考试卷修正版-带答案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模考试卷修正版-带答案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模考试卷修正版-带答案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模考试卷修正版-带答案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模考试卷修正版-带答案说明(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巩固模考试卷修正版-带答案说明评分:考生姓名:_考试日期:_简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国家统一考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实施。考试合格者,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可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工作。考试目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旨在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考试对象: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护理专业高等专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单位见习满6个月;取得护理专业中等专业学历,在执业单位见习满1年;取得护理专业中等学历,在执业单位见习满2年。

2、考试科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设两个科目:专业实务,护理基础知识考试采用闭卷、人机对话方式进行,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在连续的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考试科目,方可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标准编制,根据护理工作实际需要,对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考核。考试难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难度一般被认为是中等偏难,主要考察考生对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备考建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考试,考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考试大纲,明确考试重点。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和方法。加强练习,提高应试能

3、力。职业发展:护士是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士具有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可在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学校、企业等单位从事护理工作。备注:本套试卷为全真模拟练习题,同时附有题目答案和解析,可供考前复习巩固使用第1题: 患者,女,60岁,因心力衰竭入院,遵医嘱给予利尿剂治疗,护士应注意观察:A. 尿量及体重的变化。B. 心率、心律的变化。C. 肺部啰音的变化。D. 有无发热现象。试题解析:A。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观察尿量及体重的变化,以判断药物效果和调整用药方案。第2题: 患者,男,50岁,因胃癌进行手术治疗后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护士对其进行评估,发现其伤口有红肿热

4、痛的现象。试题解析:该患者可能出现了术后感染的情况。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更换敷料、使用抗生素等。同时,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伤口的变化情况。如果病情没有改善或者恶化,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第3题: 患者李女士,60岁,因慢性心力衰竭入院治疗。遵医嘱口服地高辛0.25mg,每日一次。护士在给药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哪些方面的反应?A. 心率 B. 血压 C. 尿量 D. 瞳孔 E. 肌肉痉挛试题解析:正确答案是A. 心率。解析: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某些心脏节律失常。然而,它也可能导致心脏毒性,表现为心率减慢(低

5、于60次/分)或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治疗期间,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第4题: 患者李某,男,60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治疗,护士在为其进行氧疗时,应首选哪种方式?A. 持续低流量吸氧B. 高压氧舱吸氧C. 间歇高流量吸氧D. 呼气末正压呼吸试题解析:A。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应首选持续低流量吸氧,这样既可以保证患者的氧气供应,又可以避免氧中毒的发生。第5题: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伴发热2天”入院。查体:T 38.5,P 90次/分,R 24次/分,BP 140/90mmHg。神志清楚,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叩诊浊音,听诊满布湿

6、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0109/L,N 0.85,L 0.15。胸部X线片示双肺野散在斑片状浸润影。问题:该患者的护理诊断不包括哪项?试题解析: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包括: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感染、痰液粘稠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影响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有关;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因此,该患者的护理诊断不包括皮肤完整性受损。第6题: 患者李某,男性,60岁,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该药物属于哪

7、一类抗高血压药?试题解析:钙通道阻滞剂(CCB)。硝苯地平控释片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降低血压。第7题: 患者女,70岁,因高血压病住院治疗,血压为180/110mmHg,医生开具了降压药氨氯地平,关于该药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属于钙离子拮抗剂B. 起效快,作用持久C. 可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D. 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E. 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踝部水肿试题解析:本题答案为B。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不良反应较少且耐受性良好,

8、但部分患者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踝部水肿等副作用。该药物起效较慢,作用时间较长,需要连续服用才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和降压效果。因此选项B说法错误。第8题: 患者女性,70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入院。责任护士在进行护理评估时发现患者有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 高流量吸氧B. 低流量吸氧C. 静脉注射氨茶碱D. 立即通知医生试题解析:正确答案是D,立即通知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出现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情危重,需要医生及时处理,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此时责任护士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也可以考虑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状况,但具体选择高流量还是低流

9、量吸氧,需要由医生决定。第9题: 新生儿,女,出生后5小时,出现黄疸症状。经检查,其胆红素值为20mg/dL。此时,护士应该如何处理?试题解析: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光疗法来降低胆红素水平。通常将新生儿放在蓝光箱中,通过皮肤吸收蓝光,从而将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异构体,排出体外。如果光疗法效果不佳或者胆红素水平持续上升,可考虑进行换血疗法,以快速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以上两种方法都是针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胆红素水平,确保治疗的效果。第10题: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病人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可能是发生了什么

10、情况?A. 静脉炎B. 气胸C. 过敏反应D. 心脏病发作试题解析:B. 气胸。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刺破肺部的血管或气囊,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从而引发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第11题: 患者,女,38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A. 做好透析器的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B. 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C. 透析过程中应注意维持合适的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速。D. 透析结束后应及时拔除透析管路,做好伤口护理。试题解析:答案选ABCD。血液透析治疗中,做好透析器的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是至关重要的。护士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

1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透析过程中应注意维持合适的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速,以保证透析效果。透析结束后应及时拔除透析管路,做好伤口护理,防止感染。第12题: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A. 药物过敏反应 B. 心脏病发作 C. 液体输入过快 D. 空气栓塞试题解析:D. 空气栓塞。空气栓塞是指大量空气进入血液循环,阻塞血管,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当输液管内有空气时,如果不小心将空气输入体内,就可能发生空气栓塞。因此,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第13题:

12、 患者男,65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治疗。护士为其进行氧气吸入时,应将氧流量调节至多少?A.1-2L/min B.3-4L/min C.5-6L/min D.7-8L/min试题解析:B. 3-4L/min。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应选择低流量吸氧,以防止呼吸抑制和二氧化碳潴留。第14题: 患者,女性,20岁,因车祸致骨盆骨折,大量出血,被送至急诊室。护士在评估患者时,发现其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70/40mmHg,此时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试题解析:立即止血:骨盆骨折常伴有大量出血,应立即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并尽快进行手术止血。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以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1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分泌物吸入气道引起窒息。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休克加重征象。综合以上分析,正确选项为:A第15题: 在进行静脉注射时,应选择哪个部位进行穿刺?A. 手背静脉B. 头皮静脉C. 足背静脉D. 上臂静脉试题解析:AD。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通常选择手背静脉或上臂静脉进行穿刺,因为这两个部位的血管较粗大且易于观察到。第16题: 患者,女,50岁,因反复上腹疼痛就诊,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两周后症状缓解。但停药一周后症状再次出现,且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请问以下哪项处理方式最合适?A.继续使用奥美拉唑B.更换其他质子泵抑制剂C.增加

14、促胃肠动力药物D.行胃肠道造影E.调整生活方式并观察病情变化试题解析:答案为E。该患者在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在停药后症状再次出现,这可能是由于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导致胃酸分泌功能低下所致,因此不适合再继续使用奥美拉唑或其他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增加促胃肠动力药物或行胃肠道造影等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症状问题。此时,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等,并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必要再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方案。第17题: 某医院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决定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系统的培训,以下哪种培训方法最有效?A. 理论培训B. 技能操作培训C. 模拟实践

15、培训D. 观察学习试题解析:C. 模拟实践培训。模拟实践培训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来训练技能的方法,可以帮助护士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和掌握护理技术,从而提高他们的临床能力和服务质量。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新入职的护士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培训方式。第18题: 患者女,45岁,因高血压入院治疗,护士为其测量血压,应间隔多久测量一次?试题解析:每2小时测量一次。高血压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一般每2小时测量一次,如病情不稳定,应根据医生指导增加测量次数。第19题: 患者,男性,45岁,因车祸导致头部受伤,被送至医院急诊室。护士在评估患者时,发现患者的呼吸不规则,心率加快,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为2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