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拓展应用卷高级版-带解析

上传人:永*** 文档编号:374228994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拓展应用卷高级版-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拓展应用卷高级版-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拓展应用卷高级版-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拓展应用卷高级版-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拓展应用卷高级版-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拓展应用卷高级版-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拓展应用卷高级版-带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拓展应用卷高级版-带解析评分:考生姓名:_考试日期:_简介: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的考试,又称为国考,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是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相对固定,一般集中在10-11月份。国家公务员考试设两个科目,分别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为客观性试题,满分为100分;申论科目为主观性试题,满分为100分。国家公务员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制度。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11月的第四个星期

2、日举行。国家公务员考试合格标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申论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全部科目成绩合格,方可进入面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队伍的招录考试,具有较高的含金量。通过考试,可以获得公务员身份,从事公务员工作。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计划要具体到每个阶段、每个科目,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打牢基础知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试范围较广,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因此打牢基础知识是备考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将基础知识与实

3、际案例相结合。多做练习题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巩固知识,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并注重提高答题速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较为激烈,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学习,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成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要注重理解和掌握,不要死记硬背。在做练习题时,要注意总结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解题方法。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备注:本套试卷为全真模拟练习题,同时附有题目答案和解析,可供考前复习巩固使用第1题: 关于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成就,以下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 古代中国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系来

4、划分星空。B) 张衡在灵宪中首次提出了“浑天说”这一概念。C) 中国古代的星官体系是由三垣二十八宿组成的。D) 郭守敬编订了中国古代最完整的恒星观测记录授时历。试题解析:答案为A。古代中国并非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系来划分星空,古巴比伦人最早采用这种方法,而我国则是在唐代以后才逐渐开始采用这种划分方法。第2题: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网络诈骗案件,请问政府应如何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试题解析: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行为;二是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定期发布网络安全预警;三是强化技术手段,提升网络防御能力;四是建立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网络突发事件。第3

5、题: 下列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A. 一字千金B. 破釜沉舟C. 四面楚歌D. 指鹿为马试题解析:A. 一字千金。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形容文章的价值极高,或者书法的功力极深。据记载,秦朝宰相吕不韦曾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并在书成之后将之公布在咸阳城门口,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个字,就赏赐他一千两黄金,因此得名“一字千金”。虽然此成语并非直接与秦始皇相关,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了吕不韦的一些政策,包括推行法家思想等。第4题: 甲乙丙三人一起完成一项工作,他们的工作效率比为3:4:5,三个人共同完成了这项工作的1/3后,乙被调走,剩下的工作由甲和丙来完成。当这项工作全部完成后,甲总共做了

6、多少份这样的工作?试题解析:设甲的工作效率为3x,则乙的工作效率为4x,丙的工作效率为5x。开始时三个人一起做,每人做的份数为1/3(3x+4x+5x)=1/(3+4+5)。后来只有甲和丙做,他们做的份数为1-1/3=2/3。所以甲总共做的份数为1/(3+4+5)+2/33x=1/12+2x。第5题: 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焦耳”?A. 力B. 功率C. 能量D. 压强试题解析:答案是C,能量。焦耳是能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纪念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而命名。力的单位是牛顿,功率的单位是瓦特,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第6题: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公务员应当回避?A) 在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公务

7、活动中B) 在涉及亲属关系的公务活动中C) 在涉及朋友关系的公务活动中D) 以上都对试题解析:D) 以上都对。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在执行职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二)涉及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人员利害关系的;(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因此,答案选D。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真正的国考题目可能会更加复杂和具体。同时,这些答案并非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问题可能存在争议或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7题: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自然景色的诗句,请问“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作品?

8、试题解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天空中的落霞与孤雁一同飞翔,江面的秋水与远处的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第8题: 以下哪种做法不符合信息安全原则?A. 定期更换密码B. 不在公共场合使用个人电脑C. 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输入银行卡信息D. 避免点击未知来源的链接试题解析:C,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输入银行卡信息是违反了信息安全原则的。因为在这种环境下,黑客可能会截取你的信息并进行非法操作。第9题: 假设一个池塘里有10条鱼,每次可以捞出2条或者3条,问最少需要几次才能把所有的鱼都捞出来?A. 4次 B. 5次

9、C. 6次 D. 7次试题解析:B. 5次。解析:第一次捞出2条鱼,剩下的鱼数为8;第二次捞出3条鱼,剩下的鱼数为5;第三次捞出2条鱼,剩下的鱼数为3;第四次捞出3条鱼,此时鱼已全部捞完,但是规定要捞出所有鱼,所以还需要再捞一次,总共需要5次。第10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造纸术C. 地动仪D. 印刷术试题解析:C. 地动仪。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第11题: 某商场对顾客实行优惠,规定如下:如果一次购物不超过200元,则不予折扣;如果一次购物超过200元但不超过500元的,按标价给予九折优惠;如果一次购物超过500元的,其中50

10、0元按第条给予优惠,超过500元的部分则给予八折优惠。某人两次去购物,分别付款168元与423元,如果他只去一次购买同样的商品,则应付款多少元?A. 522.8 B. 560.4 C. 510.4 D. 569.6试题解析:C,第一次付款168元,说明没有打折;第二次付款423元,由于5000.9=450423,说明第二次也没有打折。如果他只去一次购买同样的商品,付款金额为168+423=591,超过了500元,可以享受优惠政策。那么500元部分打九折,剩余部分打八折,所以总共应该付款5000.9+(591-500)*0.8=510.4元。第12题: 下列哪个成语与网络安全无关?A. 掩耳盗铃

11、B. 亡羊补牢C. 守株待兔D. 画蛇添足试题解析:答案:C解析:守株待兔这个成语与网络安全无关,它描述的是一种消极等待的心态,而其他三个成语都与网络安全有关,分别表示了不采取任何措施防范风险(掩耳盗铃)、及时修复漏洞以降低风险(亡羊补牢)以及过度干预导致问题恶化(画蛇添足)。第13题: 根据历史数据,以下哪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目得分最高?试题解析:根据历史数据,以下哪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目得分最高?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年份和具体考试而异。然而,根据一般的经验,数学和逻辑推理题目通常得分较高。这是因为这些题目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而这些能力在日常

12、工作中也非常重要。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该重点练习这些类型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得分。第14题: 某公司有A、B两个部门,A部门的人数是B部门的2倍。如果从A部门抽调30人到B部门,那么A部门剩下的人数比B部门少5人。请问该公司原来的总人数是多少? A. 70 B. 80 C. 90 D. 100试题解析:设B部门原有x人,则A部门原有2x人。调动后A部门剩下2x-30人,B部门增加到x+30人。根据题意有方程:2x-30 = x+30 - 5。解得x=45,所以原公司总人数为45 * 3 = 135。第15题: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学运算部分的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能力。请阅

13、读以下题目,并回答问题。题目:已知a+b=5,ab=3,求a2+b2的值。试题解析:根据(a+b)2=a2+2ab+b2,可以得到a2+b2=(a+b)2-2ab=52-23=19。因此,a2+b2的值为19。第16题: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部分常常会涉及到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请解答以下问题。问题: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求第10项的值。试题解析: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可得a10=2+(10-1)3=29。因此,第10项的值为29。第17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019年12月

14、,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实现了“六个首次”: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测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场;首次近距离绕月球背面飞行;首次在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通信;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的物质组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深空探测技术。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我国在2019年12月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六个首次”,包括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测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场、首次近距离绕月球背面飞行、首次在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通信、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的物质组成。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第18题: 假设有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上的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为10个单位。现在,我们想要在这条直线上找到一个点C,使得点A到点C的距离和点B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请问,点C应该位于点A和点B之间哪个位置?试题解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点C应该位于点A和点B的中点位置。这是因为,如果点C位于点A和点B之间任何其他位置,那么点A到点C的距离和点B到点C的距离之和都会大于点A到点B的距离。因此,点C应该位于点A和点B之间的中点位置,即距离点A和点B各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