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模考卷-标准版

上传人:永*** 文档编号:374228000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模考卷-标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模考卷-标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模考卷-标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模考卷-标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模考卷-标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模考卷-标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模考卷-标准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模考卷-标准版评分:考生姓名:_考试日期:_简介:经济师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的考试,是取得经济师职称的重要途径,经济师职称可以分为初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三个等级。经济师考试也称经济专业资格考试,是以考代评的职称考试。经济师考试的性质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或者由其会同有关行政部门确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职业准入资格考试和职业水平考试。初级、中级考试均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高级考试设高级经济实务一个科目。经济师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制度初、中级经济师考试形式为

2、机考,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考两科,前者是公共科,后者有十个专业,选一个专业报考。考试时长1.5小时,题型都是选择题。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为:初级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中级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其中经济基础知识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且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高级考试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经济师考试是经济行业的资格认证考试,具有较高的含金量。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称,从事经济工作。参加经济师考试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例如:职称评定:获得初级、中级经济师即可认定具备助理经济师、经济师职称。参加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并通过评审者,可获得高级经济师职称。

3、积分落户: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积分落户政策,尤其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很多考生就是为了落户才决定考的这个证书。所得税扣除。初级: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中级: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高等专科以下学历,从事经济工作满5年。高级: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从事经济工作满10年。经济师考试的成绩有效期为5年。总的来说,经济师考试是一种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参加经济师考试可以带来诸多好处。经济师考试的备考建议:认真学习经济相关知识,掌握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多做练习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考试中沉着应对。经济师考试的报名条件如下:备注:本套试卷为全

4、真模拟练习题,同时附有题目答案和解析,可供考前复习巩固使用第1题: “看不见的手”原理是由谁提出的?( )A. 李嘉图B. 马歇尔C. 亚当斯密D. 凯恩斯试题解析:本题答案为C。“看不见的手”原理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用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达到社会整体效益最优的过程。故选C。第2题: 货币政策工具中,具有“告示效应”的是?A. 法定准备金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再贴现政策D. 直接信用控制试题解析:B.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由于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均在

5、公开市场上进行,所以具有“告示效应”,可以引导公众预期。注意:以上均为模拟题目,并非真实考试试题。第3题: 以下哪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最小?A. 高档轿车 B. 食盐 C. 金银首饰 D. 智能手机试题解析:B。食盐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因此其需求弹性最小。第4题: 3.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价格和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价格高于边际收益B. 价格等于边际收益C. 价格低于边际收益D. 以上都不对试题解析:B.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状态下,价格等于边际收益。这是由市场供需平衡决定的。第5题: 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货币政策工具?A. 公开市场

6、操作。B.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C. 调整税率。D. 基准利率变动。试题解析:C. 调整税率。调整税率属于财政政策工具,而非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和基准利率变动等。第6题: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是?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民收入 C. 工业产值 D. 农业产值试题解析:A.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第7题: 下列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是( )。 A. 总体物价水平 B.

7、失业率 C. 个别企业销售额 D. 国民生产总值试题解析:C. 个别企业销售额。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行为和现象,如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等。而个别企业销售额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8题: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无关联 D. 不确定试题解析:B。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即当失业率下降时,通货膨胀率会上升;反之亦然。第9题: 下列关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消费者在面临多个商品的选择时,会通过比较边际效用来做出决策B.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在有限的收入约束下追求

8、效用最大化的过程C.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消费者行为的一个基本假设D. 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效用是指物品或服务的实际使用价值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它是主观的,并非实际使用价值。所以D选项描述错误。消费者在面临多个商品的选择时,通常会选择边际效用最高的商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在有限的收入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消费者行为的一个基本假设。因此,ABC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D。第10题: 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 A) 亚当斯密 B) 凯恩斯 C) 哈耶克 D) 马歇尔试题解析:A) 亚当斯密。

9、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描述了市场机制如何在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增长。第11题: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有多种,通常使用最多的是( )。A. GDP平减指数 B. 消费者价格指数 C. 生产者价格指数 D.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试题解析:B。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常用指标之一。第12题: 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是( )。A. 政府 B. 企业 C. 家庭 D. 社会组织试题解析:B。在市场经济中

10、,最重要的是企业和家庭两大主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而家庭则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对象和目的。第13题: 以下哪个不是xxx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 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试题解析:C.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并非xxx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14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 A. 公共物品问题 B. 外部性问题 C. 完全竞争 D. 信息不对称问题试题解析:C. 完全竞

11、争。完全竞争是理想化的市场结构,现实中很难达到,但并不属于市场失灵的表现。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 )。 A.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B. 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C.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D. 长期财政政策和短期财政政策第15题: 4.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当经济处于滞胀状态时,应采取()政策。A. 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B. 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C.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D.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试题解析:D. 凯恩斯认为,在滞胀状态下,应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以抑制总需求,同时采

12、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第16题: 投资乘数是指( )。A.投资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 B.增加一单位投资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C.投资与储蓄的比例关系 D.增加一单位储蓄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试题解析:B. 增加一单位投资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投资乘数是指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具体指增加一单位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第17题: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单选)A. 收入和利率 B. 利率和预期 C. 收入和预期 D. 收入和投资试题解析:C. 收入和预期。凯恩斯主义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仅受当前收入影响,还受到对未来的预期的影响。如果人们预

13、期未来收入会增加,则可能会增加当期消费;反之,如果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或不确定,则可能会减少当期消费。第18题: 下列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财政支出的增长与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社会总产值的增长基本保持一致B. 当代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在社会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上升C. 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可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有效调控D. 在工业化完成以前,政府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试题解析:本题答案为A。财政支出的增长通常会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社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福利等支出责任越来越大,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选项A说法错误。当代西方

14、国家财政支出在社会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反映出政府职能的扩大和公共需求的增加。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可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有效调控。在工业化完成以前,政府投资通常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选项B、C、D说法正确。第19题: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理论,降低通货膨胀率可能需要:A. 减少货币供应量B. 增加就业机会C. 提高利率D. 减少财政赤字试题解析: A。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当失业率较低时,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工资增长过快,进而推高通货膨胀。因此,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就需要采取措施抑制工资增长或减少总需求。减少货币供应量可以抑制经济增长,从而达到降低通货膨胀的目的。第20题: 假设一个经济体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将导致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下降,则这两种产品可能的关系是?A. 完全替代品B. 完全互补品C. 正常商品D. 低档商品试题解析:B。完全互补品是指两种产品必须同时被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因此,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将导致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下降。第21题: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基本信号是( )。A. 市场需求B. 技术进步C. 劳动生产率D. 资源配置效率试题解析:A. 在市场经济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