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拓展模拟试卷实战版-带详解

上传人:永*** 文档编号:374227992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拓展模拟试卷实战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拓展模拟试卷实战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拓展模拟试卷实战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拓展模拟试卷实战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拓展模拟试卷实战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拓展模拟试卷实战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拓展模拟试卷实战版-带详解(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拓展模拟试卷实战版-带详解评分:考生姓名:_考试日期:_简介:经济师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的考试,是取得经济师职称的重要途径,经济师职称可以分为初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三个等级。经济师考试也称经济专业资格考试,是以考代评的职称考试。经济师考试的性质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或者由其会同有关行政部门确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职业准入资格考试和职业水平考试。初级、中级考试均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高级考试设高级经济实务一个科目。经济师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制度初、中级经济

2、师考试形式为机考,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考两科,前者是公共科,后者有十个专业,选一个专业报考。考试时长1.5小时,题型都是选择题。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为:初级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中级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其中经济基础知识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且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高级考试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经济师考试是经济行业的资格认证考试,具有较高的含金量。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称,从事经济工作。参加经济师考试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例如:职称评定:获得初级、中级经济师即可认定具备助理经济师、经济师职称。参加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并通过评审者,可获得高级

3、经济师职称。积分落户: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积分落户政策,尤其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很多考生就是为了落户才决定考的这个证书。所得税扣除。初级: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中级: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高等专科以下学历,从事经济工作满5年。高级: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从事经济工作满10年。经济师考试的成绩有效期为5年。总的来说,经济师考试是一种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参加经济师考试可以带来诸多好处。经济师考试的备考建议:认真学习经济相关知识,掌握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多做练习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考试中沉着应对。经济师考试的报名条件如下:备注:

4、本套试卷为全真模拟练习题,同时附有题目答案和解析,可供考前复习巩固使用第1题: 在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主要原因是?A. 商品价格上涨B. 商品价格下降C. 消费者收入增加D. 消费者偏好改变试题解析:B. 商品价格下降。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增加。以上仅作为示例参考,实际考试题目可能会涉及更多的经济学知识和应用。在备考过程中,建议考生深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并结合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第2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经济学的三大基本问题?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何时生产在市

5、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哪种机制?A. 计划机制 B. 供求机制 C. 竞争机制 D. 政府干预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C.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D. 以上都不对以下哪种货币政策工具不能直接调整货币供应量?A. 公开市场操作 B. 存款准备金率 C. 利率政策 D. 信贷政策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A. 国家间的相对优势 B. 贸易壁垒 C. 汇率波动 D. 国际政治关系试题解析:D 解析:经济学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B 解析: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供求机制。A 解析

6、: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供不应求,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 解析:信贷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来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D 解析: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间的相对优势、贸易壁垒和汇率波动,而国际政治关系主要影响的是贸易政策和贸易环境。第3题: 2. 根据IS-LM模型,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产出增加?A. 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增加 B. 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减少 C. 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 D. 消费支出增加,储蓄减少试题解析:C。在IS-LM模型中,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利率下降,进而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提高总需求,导致产出增加。其他选项均可能导致产出减少。第4题: 2. 根

7、据IS-LM模型,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利率上升?A. 政府支出增加B. 税收减少C. 投资需求增加D. 货币供应减少试题解析:D. 货币供应减少。在IS-LM模型中,货币供应减少会导致LM曲线左移,从而使得均衡点对应的利率上升。其他选项可能会导致LM曲线右移,使均衡点对应的利率下降。第5题: 关于货币市场,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货币市场的资金主要用于短期周转B. 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通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C. 商业票据是货币市场的重要工具之一D. 银行储蓄存款属于货币市场的一部分试题解析:D. 银行储蓄存款属于货币市场的一部分。银行储蓄存款不属于货币市场,而是属于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注意:以上

8、内容为模拟生成,并非真实的历史题库或前沿知识,仅供参考。第6题: “蛛网理论”主要应用在哪种市场结构中?A. 完全竞争市场B. 垄断竞争市场C. 寡头垄断市场D. 完全垄断市场试题解析:A。蛛网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规律,因为在农产品市场上,生产者往往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这使得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呈现出一种动态波动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最为明显。第7题: 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人们持有货币的需求动机不包括()。A. 交易动机B. 预防动机C. 投资动机D. 投机动机试题解析:C,投资动机。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人们持有货币的需求动机有三

9、个: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第8题: 中国人民银行于( )年开始发行新版人民币。A. 1948年 B. 1955年 C. 1987年 D. 2015年试题解析:D.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11月12日起发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第9题: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投资乘数效应的大小?( )A. 边际消费倾向B. 资本边际效率C. 投资需求弹性D. 货币供应量试题解析:AB。投资乘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效应越大;反之则越小。同时,资本边际效率也会影响投资乘数效应的大小,资本边际效率越高,投资乘数效应越大;反之则越小。投资需求弹性主要

10、影响的是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货币供应量则是通过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这两者并不直接影响投资乘数效应的大小。第10题: 3.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A. 商品价格上升 B. 消费者收入下降 C. 其他商品价格下降 D. 商品预期未来价格上涨试题解析:C。其他商品价格下降会使得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从而对当前商品的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第11题: 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的特征包括( )。A. 同质产品B. 不可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C. 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D. 信息不对称试题解析:正确答案是AC。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包括同质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企业可以自由进出市场,

11、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选项BD错误。第12题: 消费函数表示的是()。A.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B.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C.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关系 D.投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试题解析:A,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是表示消费量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收入与消费的关系。第13题: 以下哪个不属于宏观经济的基本变量? A. 国民生产总值 B. 消费者价格指数 C. 就业率 D. 外汇储备试题解析:D.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虽然对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属于宏观经济的基本变量。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形式 B.

12、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由政府决定 C. 市场经济需要在一定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内运行 D. 市场经济不需要监管第14题: 2.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A. 货币供应量过多 B.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C. 生产力发展过快 D. 商品供应不足试题解析:B.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当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第15题: 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A. 商品价格上升B.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C. 替代品的价格下降D. 以上都不对试题解析:B,消费者收入增加可能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因为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对于正常商品的需求会增加,所以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第

13、16题: 凯恩斯主义认为,在萧条时期应采用何种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A. 紧缩性财政政策 B. 中性财政政策 C. 扩张性财政政策 D.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试题解析:C。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第17题: 以下哪种货币政策工具不属于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A. 存款准备金政策 B. 再贴现政策 C. 公开市场操作 D. 窗口指导试题解析:D。窗口指导不是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协商、宣传等非强制手段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种调控方式。而

14、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第18题: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A.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B. 商品的价格C. 消费者的偏好D. 所有以上选项都是试题解析: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商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偏好都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大,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就越高;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越多,消费者剩余也就越大;消费者的偏好越强烈,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就越高,消费者剩余也就越大。第19题: 以下哪一项是需求的基本假定?A. 人们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B. 商品都是同质的;C. 偏好是既定不变的;D. 所有商品都可以无限分割。试题解析:A. 需求的基本假定包括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的偏好是既定的、商品的数量是可以无限分割的等。选项A正确。商品都是同质的不是需求的基本假定之一,因为现实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商品存在。第20题: 货币政策通常涉及哪些工具?A. 利率B. 货币供应量C. 法定准备金率D. 以上皆是试题解析:D。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