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综合测验卷-标准版

上传人:永*** 文档编号:374227958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综合测验卷-标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综合测验卷-标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综合测验卷-标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综合测验卷-标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综合测验卷-标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综合测验卷-标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综合测验卷-标准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综合测验卷-标准版评分:考生姓名:_考试日期:_简介:经济师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的考试,是取得经济师职称的重要途径,经济师职称可以分为初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三个等级。经济师考试也称经济专业资格考试,是以考代评的职称考试。经济师考试的性质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或者由其会同有关行政部门确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职业准入资格考试和职业水平考试。初级、中级考试均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高级考试设高级经济实务一个科目。经济师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制度初、中级经济师考试形

2、式为机考,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考两科,前者是公共科,后者有十个专业,选一个专业报考。考试时长1.5小时,题型都是选择题。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为:初级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中级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其中经济基础知识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且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高级考试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经济师考试是经济行业的资格认证考试,具有较高的含金量。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称,从事经济工作。参加经济师考试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例如:职称评定:获得初级、中级经济师即可认定具备助理经济师、经济师职称。参加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并通过评审者,可获得高级经济师职

3、称。积分落户: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积分落户政策,尤其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很多考生就是为了落户才决定考的这个证书。所得税扣除。初级: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中级: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高等专科以下学历,从事经济工作满5年。高级: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从事经济工作满10年。经济师考试的成绩有效期为5年。总的来说,经济师考试是一种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参加经济师考试可以带来诸多好处。经济师考试的备考建议:认真学习经济相关知识,掌握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多做练习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考试中沉着应对。经济师考试的报名条件如下:备注:本套试卷

4、为全真模拟练习题,同时附有题目答案和解析,可供考前复习巩固使用第1题: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什么结果?试题解析:答案是“消费者剩余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消费者剩余增加,因为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同样的商品数量。第2题: 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A. 国家货币供应量过大 B. 商品和服务供过于求 C. 国际贸易顺差增加 D. 劳动生产率下降试题解析:A. 国家货币供应量过大。当国家发行过多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会下降,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第3题: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是什么?A. 税收和政府支出B. 利率和货币供应量C. 法律和法规D. 贸易政策试题解析: A.

5、 税收和政府支出。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政府的税收和支出水平来影响总体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第4题: 在宏观经济学中,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A. 投资增加B. 劳动生产率提高C. 消费者信心增强D. 货币供应量增加试题解析:正确答案是B。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社会所有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总量。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投资增加和消费者信心增强会增加总需求,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利率下降,进而刺激投资和消费,也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第5题: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A.

6、 公共物品问题B. 外部性C. 竞争问题D. 信息不对称试题解析:C.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问题、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第6题: 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 )。A. 最低点B. 高点C. 不确定D. 最高点试题解析:A。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因为此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第7题: 以下哪种情况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A.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B. 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C.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D. 社会总需求增长速度慢于社会总供给增长速度试题解析: C.

7、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会导致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第8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是( )。 A. 价格水平上升时,厂商愿意增加产量 B. 价格水平上升时,生产成本增加 C. 价格水平下降时,厂商愿意减少产量 D. 价格水平下降时,生产成本增加试题解析:A. 价格水平上升时,厂商愿意增加产量。在短期内,厂商无法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只能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厂商对产量的需求会增加,因此会选择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来提高产量。第9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货币政策工具?A. 公开市场操作B. 存款准备金率C.

8、再贴现政策D. 国债收益率试题解析:D. 国债收益率。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等。国债收益率是由市场决定的,不是由央行直接控制的,因此不属于货币政策工具。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的问题形式,实际上可能会有更多的变化和复杂性。希望这能对你有所帮助!第10题: (单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实现对总需求的影响。A. 银行信用渠道 B. 货币市场渠道 C. 利率渠道 D. 信贷渠道试题解析:C. 利率渠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银行信用渠道、货币

9、市场渠道、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等。其中,利率渠道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实现对总需求的影响。第11题: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不包括?A. 货币需求量 B. 储备金率 C. 准备金率 D. 财政政策试题解析:D. 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并受到储备金率、准备金率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政策虽然可以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但并不是直接决定因素,故选D。第12题: 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人们持有货币的需求动机有( )。A. 交易动机 B. 预防动机 C. 投机动机 D. 收入动机试题解析:正确答案为ABC。凯恩斯把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

10、和投机动机。第13题: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哪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A.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 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C. 利率与汇率。D. 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试题解析:A,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提出,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会下降;反之,当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失业率会上升。第14题: 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 )。 A.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B. 考虑社会利益 C. 具有完全的信息 D. 没有偏好的差异试题解析:A.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是消费者在做出决

11、策时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第15题: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A总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部分 B总成本曲线最低点至停止营业点之间的线段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部分 D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部分试题解析:B总成本曲线最低点至停止营业点之间的线段。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价格,此时对应的产量即为短期供给量。而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会选择停止生产,因此短期供给曲线是从总成本曲线最低点至停止营业点之间的线段。第16题: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是( )。A.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B. 价格水平的变动C. 政府购买的变动D. 投资的变动

12、试题解析:答案是C。总需求曲线表示整个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总量。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它可以影响总需求,从而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价格水平的变动和投资的变动都不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它们只会使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第17题: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描述的是什么现象?A.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B.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会逐渐增加C. 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他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D. 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他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可能会减少试题解析: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描述的是随着

13、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的现象。第18题: 根据GDP的概念,以下哪一项不应计入当年的GDP?A. 2019年生产的汽车B. 2019年销售的古董字画C. 2019年出口到美国的冰箱D. 2019年新造的房屋试题解析:B。本题考察GDP的基本概念。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选项A属于当年生产的产品;选项C是当年的出口额,应该计入GDP;选项D是当年的新造固定资产,也应该计入GDP。而选项B,古董字画不是当年生产的产品,所以不应该计入当年的GDP。第19题: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什么结果?A. 经济持续

14、增长B. 充分就业C. 通货膨胀D. 经济衰退试题解析:凯恩斯主义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经济衰退。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会减少消费和投资,导致总需求下降,进而引发生产过剩、失业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可能导致经济陷入衰退。因此,本题选D。第20题: 关于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需求量的变动是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引起的B. 需求的变动是由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C. 需求量的变动导致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D. 需求的变动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试题解析:AD。本题考查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而需求的变动则是需求曲线本身的平移。即需求量的变动是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动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因此,答案选AD。第21题: 关于货币供应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M0包括活期存款B.M1包括定期存款C.M2包括储蓄存款D.M3包括短期国债试题解析:C,M2包括储蓄存款。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M1=M0+单位活期存款;M2=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