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强化测验题集全国版-带详解

上传人:永*** 文档编号:374227660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强化测验题集全国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强化测验题集全国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强化测验题集全国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强化测验题集全国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强化测验题集全国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强化测验题集全国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强化测验题集全国版-带详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强化测验题集全国版-带详解评分:考生姓名:_考试日期:_简介:经济师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的考试,是取得经济师职称的重要途径,经济师职称可以分为初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三个等级。经济师考试也称经济专业资格考试,是以考代评的职称考试。经济师考试的性质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或者由其会同有关行政部门确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职业准入资格考试和职业水平考试。初级、中级考试均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高级考试设高级经济实务一个科目。经济师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制度初、中级经济

2、师考试形式为机考,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考两科,前者是公共科,后者有十个专业,选一个专业报考。考试时长1.5小时,题型都是选择题。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为:初级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中级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其中经济基础知识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且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高级考试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经济师考试是经济行业的资格认证考试,具有较高的含金量。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称,从事经济工作。参加经济师考试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例如:职称评定:获得初级、中级经济师即可认定具备助理经济师、经济师职称。参加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并通过评审者,可获得高级

3、经济师职称。积分落户: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积分落户政策,尤其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很多考生就是为了落户才决定考的这个证书。所得税扣除。初级: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中级: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高等专科以下学历,从事经济工作满5年。高级: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从事经济工作满10年。经济师考试的成绩有效期为5年。总的来说,经济师考试是一种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相关的考试,参加经济师考试可以带来诸多好处。经济师考试的备考建议:认真学习经济相关知识,掌握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多做练习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考试中沉着应对。经济师考试的报名条件如下:备注:

4、本套试卷为全真模拟练习题,同时附有题目答案和解析,可供考前复习巩固使用第1题: 5. 消费者剩余是指?A.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B. 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的成本之间的差额C.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D. 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试题解析:A.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从购买某一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收益,它反映了消费者的主观评价和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异。第2题: 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包括( )。A. 商品的价格B.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C. 商品的质量D. 消费者的偏好试题解析:C。影响需求的因素

5、主要包括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不包括商品的质量。商品的质量是决定供给的因素之一。第3题: 2. 根据IS-LM模型,当LM曲线向左移动时,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出现?A. 产出增加,利率上升B. 产出减少,利率下降C. 产出增加,利率下降D. 产出减少,利率上升试题解析:B。在IS-LM模型中,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向右移动表示货币需求增加,向左移动表示货币需求减少。当LM曲线向左移动时,货币需求减少,为了维持均衡,实际货币供应必须相应减少,导致利率下降。同时,由于货币需求减少,投资需求可能相应减少,从而可能导致产出减少。因此,

6、本题正确答案为B。第4题: 以下哪项不是商品的基本属性?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质量 D. 价格试题解析:C,质量。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是由商品的本质决定的。质量虽然对于商品来说很重要,但它并不是商品的基本属性。第5题: 3. 在宏观经济学中,GDP是指什么?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民生产总值C. 社会总产值D. 总产出试题解析:答案是A,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的主要指标之一。第6题: 什么是总供给?A) 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最终产

7、品和服务的总量。B) 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所提供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的总量。C) 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总量。试题解析:答案是A。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这个概念强调的是最终产品,也就是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中间产品或原材料等。第7题: 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 商品供应量减少B)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C)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D) 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上涨试题解析:答案是C。当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会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引起物价上涨

8、,导致通货膨胀。第8题: 1. 初级经济师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A. 宏观经济分析 B. 企业财务管理 C. 市场营销 D.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解析:A. 宏观经济分析。初级经济师主要负责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第9题: GDP平减指数等于( )。A. GDP增长速度除以CPI增长速度B. GDP增长速度加上CPI增长速度C. 名义GDP增长率减去实际GDP增长率D. 实际GDP增长率加上CPI增长速度试题解析:C,名义GDP增长率减去实际GDP增长率。GDP平减指数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它衡量的是价格变动对名义GDP的影响程度。第10题: 下面关于通

9、货膨胀的说法错误的是?A.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B.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C.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D. 通货膨胀对所有人的财富都有负面影响试题解析:D. 通货膨胀对所有人的财富都有负面影响。实际上,通货膨胀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债务人来说,通货膨胀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实际还款负担;而对于债权人来说,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他们遭受购买力损失。因此,并非所有人都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受到负面财富影响。第11题: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是( )。A. 减少货币供应量B. 提高失业率C. 降低利率D. 增加工资试题解析:B。菲

10、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它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就较高;反之则反是。因此,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则需要提高失业率。第12题: 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是指( )。A. 随着消费者消费数量的增加,商品的总效用会逐渐减少;B. 消费者在连续消费某物品的过程中,其新增加的满足感逐渐下降;C. 当消费者消费的数量超过一定值后,总效用开始下降;D. 商品的价格越高,其边际效用就越低。试题解析: B. 消费者在连续消费某物品的过程中,其新增加的满足感逐渐下降。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指的是随着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增加,该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新增加的满足感

11、即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因此,选项B正确。虽然选项A、C和D描述的现象也与边际效用有关,但并不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准确表述。第13题: IS-LM模型中的LM曲线表示( )。A.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B. 资本市场均衡条件C. 商品市场均衡条件D. 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条件试题解析:A。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第14题: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需求的因素?A. 价格B. 收入水平C. 品质D. 消费者偏好试题解析:C。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价格、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等,品质是影响供给的因素之一,而非影响需求的因素。所以本题选C。第15题: 以下不属于古

12、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的是?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试题解析: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他主张政府应积极干预市场经济,与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相悖。第16题: 下列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说法错误的是?A.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B.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该商品需求缺乏弹性C.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该商品需求富有弹性D. 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试题解析:B.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该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这个选项说法错误。

13、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强烈,即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比,因此被称为需求缺乏弹性。但并不能直接说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就说明该商品需求缺乏弹性。第17题: 如果价格水平上升20%,而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则会使利率( )。A. 上升40% B. 下降40% C. 上升20% D. 下降20%试题解析:C。假设原来的价格水平为P0,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0,利率为i;当价格水平上升20%后,新的价格水平为P0*(1+20%)=1.2P0,由于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即M0=1.2P0Y,可以得到新利率i*=M0/1.2P0Y=M0/P0*Y=(1+20%)i=1.

14、2i,即利率上升了20%,故选C。注意:本题考查的是初级经济师的知识点,以上问题的答案是基于一般经济学原理得出的,可能会因为地区、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请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第18题: 关于货币供应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B. M1包括M0和单位活期存款。C. M2=M1+储蓄存款。D. M3=M2+短期政府债券。试题解析:C。M2是指M1加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及其他部门的定期存款和自筹基本建设存款等三类存款之和。因此答案选C。第19题: 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什么?A. MUx/Px=MUy/Py。B. MUx=Px,MUy=Py。C. MUx+MUy=Px+Py。D. Px/MUx=Py/MUy。试题解析:A. MUx/Px=MUy/Py。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状态。此时,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比例应与它们的价格比例一致,即MUx/Px=MUy/Py。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拟试题,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请以官方公布为准。第20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D. 上层建筑试题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