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练习试卷-解析

上传人:永*** 文档编号:374226636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练习试卷-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练习试卷-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练习试卷-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练习试卷-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练习试卷-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练习试卷-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练习试卷-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练习试卷-解析评分:考生姓名:_考试日期:_简介: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的考试,又称为国考,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是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相对固定,一般集中在10-11月份。国家公务员考试设两个科目,分别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为客观性试题,满分为100分;申论科目为主观性试题,满分为100分。国家公务员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制度。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11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举行

2、。国家公务员考试合格标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申论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全部科目成绩合格,方可进入面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队伍的招录考试,具有较高的含金量。通过考试,可以获得公务员身份,从事公务员工作。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计划要具体到每个阶段、每个科目,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打牢基础知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试范围较广,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因此打牢基础知识是备考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将基础知识与实际案例

3、相结合。多做练习题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巩固知识,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并注重提高答题速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较为激烈,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学习,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成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要注重理解和掌握,不要死记硬背。在做练习题时,要注意总结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解题方法。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备注:本套试卷为全真模拟练习题,同时附有题目答案和解析,可供考前复习巩固使用第1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逻辑的缺失数字:A. 91B. 9

4、2C. 93D. 94E. 95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以完成以下序列:A. 1-2-3-4B. 1-2-3-5C. 1-2-4-7D. 1-3-5-9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不可能的答案:A. 2023年全年有4个季度B.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C. 月球是一个行星D.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可能的答案:A. 所有的蛇都是无毒的B. 所有的蛇都是有毒的C. 所有的蛇都不是无毒的D. 所有的蛇都不是有毒的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以完成以下序列:A. 春夏秋冬春夏秋冬B. 衣食住行衣食住行C. 金木水火金木水火D. 前后左右前后左右试题解析:根据给出的数列

5、,我们可以观察到缺失的数字应该在90到99之间。而这个范围内只有93没有出现在数列中,所以缺失的数字应该是93。因此,正确答案是C. 93。根据给出的序列,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选项中的数字都是递增的。但是,只有选项C中的数字7没有出现在序列中。因此,正确答案是C. 1-2-4-7。根据给出的选项,我们可以看到只有选项C中的月球是一个行星是不正确的。因为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而不是行星。因此,正确答案是C. 月球是一个行星。在生物学的知识中,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蛇都有毒。因此,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而选项D的说法太过绝对,也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C. 所有的蛇都不是无毒的。根据给出的序列,我们可以看到

6、每个选项中的词语都是对称的。但是,只有选项A中的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是完整的对称序列。因此,正确答案是A. 春夏秋冬春夏秋冬。第2题: 2. 以下哪一项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形式?A. 唐诗 B. 宋词 C. 散文 D. 传奇小说试题解析:B. 宋词。宋词是在宋代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而并非唐代。第3题: 请根据以下文字资料,回答问题。2016年我国人口数量为13.8亿人,其中男性人口数量为7.0亿人,女性人口数量为6.8亿人,出生率为12.95,死亡率为7.09,自然增长率为5.86。请问我国2016年的总人口增长率是多少?试题解析:我国2016年的总人口增长率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即出生率减去死

7、亡率,即12.95 - 7.09 = 5.86。因此,我国2016年的总人口增长率为5.86。第4题: 小王每天早晨要在8:00之前赶到离家10公里的公司上班。假设他步行的速度为5公里/小时,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5公里/小时,公交车的速度为30公里/小时。那么为了确保不迟到,小王最晚应该在几点从家里出发?A. 7:20 B. 6:40 C. 7:00 D. 6:30试题解析:首先计算出小王走完10公里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全程步行,需要2小时(105=2);如果全程骑车,需要0.67小时(10150.67);如果坐公交,需要0.33小时(10300.33)。所以小王最晚应该在7:20(8:00-0.

8、4=7:20)从家里出发。选A。第5题: 2.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所描述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哪一项?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C.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D.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试题解析:正确答案是D,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句诗出自杜牧的秋夕,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色。而其他三句诗分别描述了春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夏天(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和初夏(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景象。第6题: 某人沿电车路线行走,每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上他,每4分钟又与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相遇一次,假设两个起点站的发车

9、间隔是相同的,求这个发车间隔是多少?A. 3分钟 B. 4分钟 C. 6分钟 D. 12分钟试题解析:设电车的速度是a,人的速度是b,发车间隔是t分钟。根据题意有以下两个方程:at = 12(b + a);at = 4(a - b),解这两个方程可得到t = 6,所以选C。第7题: 下列关于经济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经济周期的长短与政策制定有关B. 经济周期就是指衰退和复苏两个阶段C.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现象D. 经济周期是一种理论假设,现实中并不存在试题解析:C,经济周期是指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扩张到紧缩再到扩张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它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现象。第8题: 某高校

10、要在3个不同的教室举办3场不同的讲座,每场讲座只能在一个教室进行。请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式? A. 9 B. 6 C. 3 D. 1试题解析:正确答案是 A. 9。这个问题涉及到排列组合的知识。由于每场讲座都可以在3个教室中选择一个进行,所以每场讲座都有3种选择。因此,3场讲座一共有333=27种不同的安排方式。第9题: 在Windows系统中,按下Ctrl+Alt+Del键后出现的菜单中,不能进行的操作是?A) 注销当前用户 B) 锁定计算机 C) 关闭计算机 D) 查看任务管理器试题解析:C。按下Ctrl+Alt+Del键后出现的菜单中,不能直接关闭计算机,需要通过“开始”菜单或电源

11、按钮来关闭计算机。第10题: 根据以下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28元,比2017年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长8.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69,比2017年缩小0.02。 问: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是( )?试题解析:答案:7.8%解析:根据文字材料,“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长7.8%”,因此答案是7.8%。第11题: 小李计划每周去三次健身房锻炼,如果他周一去了,那么周二就不能去,周三也不能去,

12、以此类推,周五去了之后,周六和周日就不能再去。请问,按照这个规律,小李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去健身房的方式?试题解析:小李每次去健身房后,后面连续两天都不能再去,所以他一周最多只能去4次(周一、周四、周五、周日)。而且,他不能在一周的第一天就去健身房,否则就会出现周二无法去的情况。所以,他只有3种选择:第一周的周三去,第二周的周五去,或者第一周的周五去。因此,小李一共有3种不同的方式去健身房。第12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范围?A. 欧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太平洋岛国试题解析:C。“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涵盖亚洲、欧洲、非洲以及太平洋岛国等地区,并不包括北美洲。以上就是

13、我为您生成的模拟真题及对应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第13题: 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计划每天生产100件,由于技术改进,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0件,结果提前10天完成任务,原计划生产多少天?试题解析:设原计划生产的天数为x,则有方程:100x = (100+20)*(x-10);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 x=40。所以,原计划生产的天数是40天。该题目考查的是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在本题中,工作的总量是一定的,即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一定的,所以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时间成反比关系。因为实际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所以实际的工作时间就会比原计划减少相应的比例。通过列方程求解

14、,可以得到原计划的生产天数。第14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隋唐时期开始设立秀才、举人、进士等科目B.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阶段C. 科举制度实行期间,选拔了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D. 科举制度是历代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试题解析:D. 科举制度是历代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解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经过宋、元、明、清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选拔文人士子的主要方式。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但并非所有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有真才实学,故选项C错误;隋唐时期设立的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等,而非明清时期的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故选项AB错误

15、。因此,正确答案为D。下列关于网络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的安全B. 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个方面C. 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密切相关D. 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黑客攻击造成的第15题: 某市要进行老城区改造,需要对500户居民进行拆迁安置。市政府计划将这500户居民按照每户人口数量的不同,分别安排到甲乙两个新建小区。已知甲小区有300套住房,乙小区有200套住房;其中,甲小区每套房可以容纳的人口数量是乙小区每套房可容纳人口数量的1.5倍。请问,应该如何分配这些住房才能满足所有居民的需求?试题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设甲小区每套房可以容纳的人口数量为x,则乙小区每套房可容纳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