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基础知识考试常规冲刺卷加强版-带解析

上传人:永*** 文档编号:374224329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基础知识考试常规冲刺卷加强版-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基础知识考试常规冲刺卷加强版-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基础知识考试常规冲刺卷加强版-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基础知识考试常规冲刺卷加强版-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基础知识考试常规冲刺卷加强版-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基础知识考试常规冲刺卷加强版-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基础知识考试常规冲刺卷加强版-带解析(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基础知识考试常规冲刺卷加强版-带解析评分:考生姓名:_考试日期:_简介: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我国审计署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的考试,旨在加强审计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和选拔人才,进一步调动审计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履行宪法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该考试由审计署和人事部共同负责,旨在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调动审计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由审计署负责拟定,同时负责编写考试大纲、组织考试命题、实施考试工作、统一规划并组织或授权组织培训等工作。人事部则负责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试题,会同审计署对

2、考试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制度和确定考试合格标准。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初级、中级考试均设审计相关基础知识和审计理论与实务两个科目;高级考试设高级审计实务一个科目。各地的考试工作由当地审计部门和人事部门共同负责,具体职责分工由各地协商确定。由于该考试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因此考生需要具备相关的学历、资历和经验,才能够参加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总的来说,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一种对审计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通过该考试的考生将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具备从事审计工作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为:初级考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中级考试成绩

3、达到60分为合格,其中审计相关基础知识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且审计理论与实务科目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高级考试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审计行业的资格认证考试,具有较高的含金量。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从事审计工作。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备考建议:认真学习审计相关知识,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多做练习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考试中沉着应对。备注:本套试卷为全真模拟练习题,同时附有题目答案和解析,可供考前复习巩固使用第1题: 以下哪一项是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目标?A. 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B. 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

4、舞弊行为C. 提供关于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合理保证D. 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试题解析:C. 提供关于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增强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第2题: 下列关于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B.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C.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D.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持续经营能力进行预测试题解析:C。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

5、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选项A错误,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而不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选项B错误,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而不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选项D错误,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而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持续经营能力进行预测。第3题: 某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由甲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在2019年4月,该公司被发现存

6、在重大舞弊行为,导致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请问:(1)这种情况下,甲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承担什么责任?(2)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试题解析:(1)甲会计师事务所在此情况下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如果因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或欺诈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充分了解和测试,对重要会计事项进行详细的审查。同时,审计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工作中做到客观公正、廉洁自律,不为利益所诱惑而做出有

7、损于职业形象的行为。第4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内部审计的目标?A. 评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B.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C. 提供独立保证以证实财务报表的公允性。D. 提供建议以改进运营。试题解析:答案是C。提供独立保证以证实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是外部审计的目标,而不是内部审计的目标。第5题: A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显示,营业收入为5亿元,营业成本为3.5亿元,净利润为5000万元。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情况:(1)销售部门将部分已售商品的销售收入未入账;(2)采购部门将部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高估;(3)财务部门将部分费用低估。假设这些情况具有普遍性,请计算调整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

8、净利润的金额,并简要说明理由。试题解析:调整后的营业收入=5+(5-3.5)2=5.75亿元调整后的营业成本=3.5+(5-3.5)2=4.25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5000-(5-3.5)2=4500万元理由:由于销售部门将部分已售商品的销售收入未入账,导致营业收入被低估;采购部门将部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高估,导致营业成本被高估;财务部门将部分费用低估,导致净利润被高估。因此,需要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第6题: 3. 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哪些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评估?A. 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所有内部控制B. 与财务报表编制无关的所有内部控制C. 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关键内部

9、控制D. 与财务报表编制无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试题解析:C。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对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评估,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选项A、B、D不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第7题: 请简述审计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试题解析: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固有风险是指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客观存在的,不受审计人员的影响。控制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而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这是由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决定的,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来评价控制风险的大小。检查风险是指由于审计程

10、序设计不合理或者实施不恰当而导致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已存在的重大错报的风险。这是由审计人员控制的,通过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审计程序可以降低检查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决定了审计人员需要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数量和性质;而检查风险则反映了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如果检查风险过高,则说明审计程序的设计或执行存在问题,需要审计人员及时调整和完善。第8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A. 独立性和客观性B. 专业能力和应有的职业审慎C. 固定的审计频率D. 考虑成本效益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AB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而C不是。内部审计没有固定的审

11、计频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D虽然重要,但不是基本原则。因此,选C。第9题: 假设你是一名审计师,在审查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时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如应收账款余额大幅增加、存货周转率下降等。你怀疑这些可能表明公司存在舞弊行为。请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调查并证实你的疑虑。试题解析:进一步审核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对于应收账款余额的大幅增加,需要进行详细的函证,并检查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对于存货周转率的下降,需要查看是否有滞销或者过期的商品,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核实其实际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通过查阅相关文件资料,了解公司近期

12、的业务活动和经济状况,看是否存在可能导致舞弊的情况;如果有必要,可以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调查。以上方法都是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以便确认是否存在舞弊行为。第10题: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师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B. 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C. 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舞弊行为D. 以上都是试题解析:D。以上都是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审计师需要评估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是否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舞弊行为。第11题: 请简

13、述审计证据的定义及其特性,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事实证据、文档证据)的审计证据。试题解析: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各种信息,用于支持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特性:相关性。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可靠性。审计证据应当是真实的,准确的,能够反映审计事项的实际情况。充分性。审计证据的数量应当足够多,足以支持审计结论。举例:事实证据:如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实物资产进行盘点,获取的实物资产的数量、状况等信息。文档证据: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报告、合同、发票、会计账簿等文件资料。第12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审计的基本职能?A. 审计经济活

14、动B. 维护财经法纪C. 提供决策建议D. 评价经济效益试题解析:答案是C,提供决策建议。审计的基本职能包括审计经济活动,维护财经法纪,评价经济效益。第13题: 以下关于审计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审计证据必须是可靠的B. 只有来自外部的证据才是可靠的C. 审计证据可以以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D. 审计证据包括支持和否定管理层认定的信息试题解析:B. 只有来自外部的证据才是可靠的。审计证据可以来源于内部或外部,只要该证据具备可靠性、相关性和充分性即可。以上两个例子都是按照“问题+选项”的方式进行提问,并且每个选项后都有明确的解释。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第14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审计报告的基本

15、要素?A. 审计意见 B. 强调事项段 C. 审计目标 D. 前提条件试题解析:C. 审计目标。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收件人、引言段、管理层的责任段、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审计意见段、强调事项段(如有)、其他事项段(如有)和签名与日期等,但不包括审计目标。第15题: 请简述审计抽样的定义,并说明审计抽样有哪些基本类型。试题解析: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从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项目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方法。审计抽样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种:统计抽样:是指在设计和运用抽样时,使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来确定样本规模、评估抽样风险、评价样本结果的方法。非统计抽样:是指在设计和运用抽样时,不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的方法。属性抽样:是指以观察总体中某一属性的发生率或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