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兲畅 文档编号:374081370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地球的表面知识点1、地球仪有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两种。2、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3、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陆地的五种基本形态。4、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山地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平原地势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视野开阔。丘陵地势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盆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势低,与澡盆相似。高原地势高,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峭;山峦起伏,凹凸不平5、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6、中国有四大高原:青

2、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7、中国有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8、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9、中国有三大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10、我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11、中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地球的表面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包括()和()。2、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高原、()、山地、()、丘陵等。4、地形地球仪上,()色表示水,()色表示耕地、 平原和森林,

3、()色表示山地、沙漠,()色表示冰川。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海洋、草原是常见的地形之一。()2、地球仪摸上去都很光滑。()3、地球仪上相邻两个国家的颜色不同。()4、高原的地势高,地表起伏很大。()5、盆地一般被山地或丘陵包围。()6、丘陵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在地形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平原用()表示A.黄色B.蓝色C.绿色2、下图所示的图形是()A.山地B.峡谷C.海沟3、下列地形示意图,最适合表示丘陵的是()4、地势低平而宽广的地形是()A.平原B.高原C.盆地5、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主要地形是()A.高原B.山地

4、C.平原6、山地地形特点是()A.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B.地面平坦,起伏较小,视野开阔C.地势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四、连线题将相应的地形、特点及其图形连线五、综合题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1)请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_;();();()。(2)当山谷间形成大江大河时,由于河流不断地向下侵蚀而形成的地形是()。(3)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是由()和()构成的。(4)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是海洋,海洋是地形吗?为什么?来源(5)海底的地形是什么样的?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来源:学科网1、陆地、海洋;2、地形;3、平

5、原、盆地;4、蓝、绿、黄、白。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C;2、B;3、B;4、A;5、C;6、A。四、连线题五、综合题(1)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2)峡谷来源:Z*xx*k.Com(3)岩石;土壤。(4)海洋不是地形,是生态环境。因为地形只关注地表形态,不包括生物类型。(5)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地球的表面知识点1、地球仪有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两种。2、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

6、陵等。3、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陆地的五种基本形态。4、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山地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平原地势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视野开阔。丘陵地势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盆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势低,与澡盆相似。高原地势高,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峭;山峦起伏,凹凸不平5、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6、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7、中国有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8、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9、中国有三大丘陵:东南丘陵、辽东

7、丘陵、山东丘陵。10、我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11、中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地球的表面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2、()和()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3、我国东北的地形以()为主。二、判断题1、从地形地球仪上看,地球表面是极为平坦的。()2、政区地球仪的表面是平的。()3、地形地球仪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形。()4、在地形地球仪上,绿色表示草原、耕地和森林。()5、海底的地形比较平坦。()6、使用旧衣服做地形的立体

8、模型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三、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B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C我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2、()是由山岭、山间谷地与山间盆地构成的区域,一般多呈脉状分布。A平原B高原C山地3、下图反映我国的地形特征是()。A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B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C以平原为主4、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A21%B50%C71%四、连线题将下列描述与对应的地形连接起来。地貌广阔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丘陵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山地地形开阔,周边以陡坡为界平原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五、综合应用观察地形地球

9、仪,回答问题。1、在地形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例如()色表示水;()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色表示山地、沙漠,颜色越深,地势越高;()色表示冰川。2、我国()多高山,()多平原。【填“东部”或“西部”】3、世界上最低的盆地是我国的()。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吐鲁番盆地4、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A珠穆朗玛峰B青藏高原C喜马拉雅山脉5、地形地球仪上,长江中下游的颜色主要是()。A绿色B棕色C蓝色六、综合分析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有哪些异同?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1、海洋。2、岩石;土壤。3、平原。二、判断题1、;2、

10、;3、;4、;5、;6、。三、选择题1、C;2、C;3、B;4、C。四、连线题地貌广阔平坦,起伏很小-平原;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盆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山地;地形开阔,周边以陡坡为界-高原;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丘陵。五、综合应用1、蓝;绿;黄;白。2、西部;东部。3、C;4、B;5、A。六、综合分析两种地球仪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颜色的含义不同,地球仪上的文字注释也不同。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火山和地震知识点1、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两种自然灾害。2、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有火山。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3、火山根据活

11、动状态,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三种类型。4、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但火山喷发也能为人类造福,为人类带来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有益的资源。5、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引起房摇地动,这就是地震。6、地震也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7、地震的能量大小用震级来表示,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烈度来表示。8、地震发生时应保持镇定,采取

12、正确的避震和逃生方法,避免错误的做法。就地避震时要选择安全场所、保护好头部。逃生时要走安全通道,到空旷的广场。9、地震逃生口诀:震来莫慌张,就近藏一藏。厨房有危险,厕所把身藏。就近三角地,护头要牢记。高楼遇地震,电梯不能乘。楼梯要通畅,沿墙安全撤。阳台不能站,顶层可上房。切忌胡乱跑,目标是广场。10、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唐山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伤亡。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火山和地震同步练习一一、填空题1、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2、当地壳深处

13、的岩层因受到过度()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就形成了()。3、地震逃生口诀:“()不能站,顶层可上房。切忌胡乱跑,目标是()。”二、判断题1、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2、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一直都是一个整体。()3、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4、发生地震时要尽快乘电梯逃生。()5、只有陆地上才有火山。()三、选择题1、地震和火山是()引起的。A太阳和月球运动B地球外部运动C地球内部运动2、下列各种自然现象不是因大陆板块相互碰撞产生的是()。A地震B海啸C龙卷风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内部温度高B地壳的运动C人类的活动

14、4、发生破坏型地震时,从地面开始震动到房屋倒塌,一般有()的时间,是采取逃生措施的宝贵时间。A几秒到十几秒B几分钟C十几分钟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地震引起的是()。ABC四、读图题下列是在地震发生时的一些做法,请在正确的做法下面画“”,在错误的做法下面画“”。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躲在阳台上()趴在床上()躲在有水源的掩体下方()躲在承重墙的角落里()用其他物体护住头部()五、实验分析某同学用图示装置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结合图片,分析并回答问题。1、实验中,加热土豆泥用的酒精灯模拟();土豆泥模拟();番茄酱模拟();番茄酱穿过土豆泥冒出来的过程模拟()。2、下列现象预示着“火山”要喷发的是()。

15、A土豆的味道越来越浓B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C听见声音六、实验探究做一做,想一想,并回答问题。1、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把手放在纸上,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会形成()。2、这是一个模拟实验,模拟的是板块运动过程中岩层受挤压的情形。纸模拟的是(),手挤压的力模拟的是()。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同步练习答案(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1、自然灾害、污染;2、挤压、能量、地震;3、阳台、广场。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C;2、C;3、B;4、A;5、A。四、读图题;。五、实验分析1、地球内部的热量;地壳(岩石圈层);岩浆;火山喷发。2、B。六、实验探究1、褶皱。2、岩层;岩层相互挤压的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