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兲畅 文档编号:374081369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云和雾知识点1、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2、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3、在“人造雾”的实验中,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4、云和雾的异同:云和雾这两种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云和雾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云和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2、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接近地表就是()。2、雾的形成条件:一是温度(),二是()含量充足。二、判断题1、云和雾是两种不同的物质。()2、雾天对人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3、雾就是水蒸气。()4、凝结使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5、找开冰箱门后,会冒出“白汽”,这种现象与雾的形成过程相似。()三、选择题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M2.5测量值越高,越容易形成雾BPM2.5测量值越低,越容易形成雾CPM2.5与雾的形成无关2、下列关于云和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

3、是固体,雾是液体B云是固体,雾是气体C云是固体或液体,雾是液体3、(),越容易形成雾。A空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越多B空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越少C温度越高四、简答题星期天,小南和小北云爬山,在山脚下,小南说“山腰上有云”,而爬到山腰的时候,他们只看到雾,并没有看到云,这是怎么回事?五、实验探究“人造雾”实验: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1、在量筒内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A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B增加空气中飘浮的固体微粒C增加空气的温度2、下过一段时间,观察量筒内的现象,发现()。A量筒内产生了雾B量筒外产生了雾C量筒内外都产生了雾3、冰袋的作用是()。4、

4、用冰水代替温水,重复题干中的步骤,观察量筒内的现象,会发现什么?为什么?5、根据上面的实验和下面的图示,我们可以推测,云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受热向上运动,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或(),飘浮在高空。六、综合应用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雾的诗句,如下所示: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唐王昌龄送刘十五之郡)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刘禹锡浪淘沙)1、“平明江雾寒”,说明雾要在()、()充足的环境下产生。2、“日照澄洲江雾开”,说明太阳出来之后,温度(),雾就会逐渐消散。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1、凝结、云、雾;2、较低、水蒸气。二、判

5、断题1、;2、;3、;4、;5、。三、选择题1、A;2、C;3、A。四、简答题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五、实验探究1、B。2、A。3、降低温度,加快雾的形成。4、不会产生雾,因为温差小。5、水蒸气;小水滴;小冰晶。六、综合应用1、低温;水蒸气。2、升高。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云和雾知识点1、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2、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3、在“人造雾”

6、的实验中,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4、云和雾的异同:云和雾这两种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云和雾同步练习二一、填空题1、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_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2、云和雾是一回事。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远的是_,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_。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小水滴。()2、云就是雾,雾就是云。()3、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4、往量筒内倒入适量

7、热水造雾效果好。()5、冰袋具有降温作用。()6、山上的云和雾难以区分。()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A.氧气B.杂质C.水蒸气2、云和雾的区别()A.成因不同B.位置不同C.颜色不同3、人造雾实验,不往量杯加热水的原因是()A.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B.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C.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便于观察4、关于人造雾实验的问题交流,正确的一项是()A.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飘浮的固体微粒B.加冰袋是为了让量筒更多稳定C.加入温水是为了量杯拿起来不凉手四、实验题1、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内会

8、出现_。2、如果用冷水代替温水,量筒内的水蒸气会明显_,_效果不明显。3、根据实验,解释雾形成的原因。4、结合下图,说说云是怎么形成的?来源:Zxxk.Com五、综合题山脚下的人说山腰上有云,在山腰上的人说这里好大的雾啊,那么究竟是谁说的对?为什么?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1、水蒸气;2、云、雾。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C;2、B;3、A;4、A。四、实验题1、白气。2、减少;造雾。3、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4、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

9、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来源:学|科|网五、综合题他们说的都对。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露和霜知识点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2、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3、露和霜的异同: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10、。4、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露和霜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2、二十四节气中()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3、露是液体,是()形态;霜是固体,是()形态。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11、露是液体、白色的小水珠。()2、露和霜都在清晨形成。()3、白露和霜降是与天气有关的节气。()来源:学科网4、液体加盐减低液体温度。()5、霜是水的一种固体形式。()6、温度升高,霜就会慢慢融化成小水珠。()三、选择题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诗句中我们得知,人们在()时间可以看到露。A.春天B.秋夜C.冬季2、寒冷的冬日早晨,我们会在室内的窗户上看到一层冰花,这是()。A.霜B.雾C.露3、霜降是每年10月23日或24日,是秋季的最后一个()。A.节气B.节日C.气候4、冰是()状态的水,它是水遇冷到0以下的温度变成的。A.液体B.气体C.固体5、露和霜的相同之处是()A.形成于春秋

12、夜晚B.水蒸气遇冷形成C.无色无味的6、下列的有关霜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霜降为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B.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C.霜融化后便是露四、实验题:人造露和霜1、实验材料:铁桶、电子温度计、湿毛巾、冷水、碎冰、盐2、实验方法:人造露和人造霜的相同点是();_();网人造露和人造霜的不同点是()。3、根据实验解释自然界中露和霜是怎么形成的?4、实验过程中,加盐前后铁桶外壁有什么不同?来源:学科网ZXXK5、二十节气中与露与霜有关的节气是()和()。6、填写下表,比较露和霜。露霜不同点相同点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一

13、、填空题1、露、霜;2、霜降;3、小水滴、小冰晶。二、判断题1、;2、;3、;5、;6、。三、选择题1、B;2、A;3、A;4、A;5、B;6、C。四、实验题2、相同点:往铁桶中加冷水和碎冰铁桶下垫一块湿毛巾不同点:造霜时要加盐3、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4、加盐前:铁桶外壁出现水珠加盐后:铁桶外壁形成霜花5、白露;霜降。6、露霜不同点液体无色来源:学#科#网Z#X#X#K小水珠多形成于春夏以及初秋的夜晚来源:Zxxk.Com固体白色冰晶多形成

14、于深秋及冬天的夜晚相同点都是在夜晚形成的都是由水蒸气在遇到冷的情况下形成一般都附着在地表的花草树木或是建筑物上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露和霜知识点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2、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3、露和霜的异同: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4、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

15、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露和霜同步练习二一、填空题在横线上填“会”或“不会”。1、从冷冻室拿出的雪糕包装袋的表面()出现水珠。2、秋天的早晨,路旁草丛上()出现水珠。3、冰箱门的外面()出现水珠。4、夏天,水龙头外面()出现水珠。5、加热的蒸锅锅盖外面()出现水珠。二、判断题1、霜的形成条件之一是空气温度在0以下。()2、装了热水的玻璃杯杯口内壁上出现的小水珠是凝结现象。()3、露的物态变化过程与雾类似。()4、露是固体,霜是液体。()5、节气“霜降”这一天,一定会出现霜。()三、选择题1、露一般在()形成。A上午B夜间C午间2、夏天的中午,空调房的玻璃窗上会出现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玻璃窗的()。A外侧B内侧C两侧3、下列现象中,水珠形成的原因与装冰块的杯子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