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团大集备材料)

上传人:xinli****kong 文档编号:374066094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团大集备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团大集备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团大集备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团大集备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团大集备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团大集备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团大集备材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亮教育|泗洪县第二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方案总计第 课时 月 日投放主备人 倪琼复备人备课时间备课地点课 题25古人谈读书(第1课时)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通过多种方法识记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知”“识”“厌”等字的古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则古文,能借助注释说大意,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论语中有关读书的句子对自己的启发。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快速阅读等方法、策略梳理信息,把握要点,加深对古文的理解。教 具准 备课件、图片、学习单等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语入手,引发思维1.引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八单元。(出示目录和

2、单元篇章页)你预习后有什么发现?(生答)是的,都在讲同一件事情,那就是读书。咱们今天就来谈谈读书的那些事儿。(板书:谈读书)2.分享:昨天老师让大家用诗句或者成语来谈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分享一下。(“悬梁刺股”“凿壁借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揭题:大家发现了没有?今天咱们分享的都是古人谈读书。(板书:古人)二、准确初读,整体感知1.借助注释,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古文,读懂大意。2.指导朗读,随机正音。读好“好”“知”“识”的变化读音,“诲”读第四声,“窥”与“规”不同音。3.出示容易书写有问题的生字进行重点指导书写。4.梳理文本主要内容。(1)两则古文中你读懂

3、了哪一则?说说主要内容。(2)很明显的,第二则很好找,因为作者采用了先总写后分述的方法。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板书)(3)那第一则论语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这节课就来走近孔子,看看这位大圣人要告诉我们什么读书感受。 三、品读古文,感悟古意1.根据学习单同桌互相学习,完成题目(课件出示学习单)。(1)熟读。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的大意,和同桌互说互评。(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这六句话是古人分别谈读书的哪个方面。2.汇报交流。(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点:感受务实的学风。(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要点:感受谦虚的态度。(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4、诲人不倦。要点:感受学与教的不同。3.根据前面三句谈到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后三句。梳理信息,把握要点。孔子的六句名言,既有读书方法的指导,又有读书态度的告诫(板书:方法、态度),还有教的学问,能否根据这三个方面说说自己的感悟?(交流反馈)四、拓展提升,布置作业1.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论语里还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请大家来交流分享,谈谈对自己的启发。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别人的长处很重要。2.课后,请同学们再尝试着读读第二则古文,看看自己读后有什么启发。板书设计:25.古人谈读书教 学反 思总计第 课时 月 日投放主备人 倪琼复备人备课时间备课地点课 题25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课

5、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熟读成诵。2.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读懂古文的内容,初步体会古今词义的异同,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悟朱熹主张读书方法中“心到”的重要性,用以指导自己的读书学习。教 具准 备课件、图片、学习单等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诵读论语,导入方法1.指名背诵上一堂课学习的论语中的六句名言。2.上节课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六句名言的?(生答:诵、说、论)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朱熹的名言。二、品味“三到”,感悟用“心”(一)关于朱熹,你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补充)(二)诵读名言1.(出示朱熹名言)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

6、段话,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出古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1)理解古文的意思,根据意思来作停顿,注意不同的标点停顿不同的时长,读出节奏。(2)关注“也”“矣”“乎”等古文中特有的语气词,适当拉长声音,读出古文的韵味。2.点红语气词,标出停顿符号。学生诵读,教师范读,同桌配合读,看着提示读,男女生轮读。(三)读懂名言1.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反复默读这段文字,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也可以用组词法,尝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2.小组同学之间交流句子的意思,互相补充、纠正。3.学生展示说句子的意思,小组成员补充。(四)深入品读1.朱熹是一个大教育家,他发表了很多关于读书的真知灼见。我们仔细读这段文

7、字,发现这段文字就是一篇小小的议论文。找找中心论点,看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论述的。(提示:论点是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最重要。作者先从反面来论述“心不到”的后果,再从正面来论述。)2.作者以为“心不在此”会有怎样的后果呢?3.把文中的反面论述改为正面论述:心到了,读书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出示句式:心在此,则_。(学生根据句式改编文中语言,从正面来论述。)4.朱熹反复强调“心到”的重要性。那么,这“心到”用在我们现在的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怎么做?5.同学们,你自己有没有读书“心不到”的时候?说说你的体会。和同桌再说一说朱熹的训导对你有什么启发。三、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

8、们熟练背诵朱熹的读书名言,要用今天课上学到的宝贵经验指导今后自己的读书实践。相信同学们的学业都会日益精进的。板书设计:25.古人谈读书朱熹 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教 学反 思总计第 课时 月 日投放主备人倪琼复备人备课时间备课地点课 题26忆读书(第1课时)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会认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着、卷”,会写13个生字,会写15个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教 学重难点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教 具准 备课件、图片、学习单等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单元导入,揭示课题1.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谈读书。

9、(出示单元页)在古人谈读书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说要“敏而好学”,谈到了读书与治学的态度;宋代的朱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读书的具体方法“心到、眼到、口到”。古人都在谈读书,今人在此基础上又有哪些丰富和创新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文字,从她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2.谈到冰心,你对她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作者在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中,她最想告诉我们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以此勉励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对指导我们读书也是非常有意义的。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疑问呢?带着你们的问题,让我们走进文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交流预学,检查

10、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懂的词语。(2)借助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的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2.小组汇报,理解生词。(出示课件)3.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经历,提出了她认为的好书标准,并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要点1.快速浏览课文,做好批注,找一找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2.汇报交流,归纳学法。圈画式、分条列点式、时间轴式、列表式。3.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故事耐人寻味;故事情节精彩不烦琐;带有真情实感

11、、质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4.链接资料(出示课件),体会冰心酷爱读书。(1)时间上:从七岁到晚年,这期间冰心不仅坚持读书,并且坚持写作。(2)数量上:读了万卷书。(3)种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俱全。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1.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有好处,要多读书,读好书。2.完成学习单。板书设计:26.忆读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教 学反 思总计第 课时 月 日投放主备人 倪琼复备人备课时间备课地点课 题26忆读书(第2课时)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好处。2.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

12、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教 学重难点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教 具准 备课件、图片、学习单等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忆”读书经历1.冰心老人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冰心的读书经历及她的读书感受,也领悟了不少读书的真谛。我们通过几句话回顾一下。谁愿意接受挑战?老师说上句,你们抢答下句。过渡:正是因为书籍充满着魅力,才让著名作家冰心从小就十分着迷,并且把她宝贵的读书经验记录下来,告诉了我们。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冰心的读书生活,齐读课题忆读书。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

13、,冰心老人主要回忆她的读书经历。作者除了回忆这些书籍,还写了什么?(读书感悟和读书方法)我们先走进她读书最大的收获“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二、理解“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1.提示:默读第2-11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理解。要求:自读批画,任选一次作者的阅读经历,抓住其中的描写,批注你的体会。小组内交流分享。 2.小组汇报,分享交流。聚焦三国演义(1)“不是而是”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2)“津津有味”“含泪上床”表现了作者既恋恋不舍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出了

14、作者对三国演义的着迷。(3)“咬了牙”和“一知半解”可以看出作者由于识字量有限,读起书来很困难,但求知精神很坚定。也是由于这本书太吸引作者了,她决定咬牙读,表现了她对书的热爱。“居然越看越明白”,“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表现了她读懂后的惊喜之情。可见,作者从小读书就很有方法。三、读书方法,我感悟1.作者读了许多书后有什么读书心得?又总结出什么方法?比较法:从脑中抹去。(朦朦胧胧、堆砌华丽词句)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质朴浅显、真情实感)2.讨论思辨:“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