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3813296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备考202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备考202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备考202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备考202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是作为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_ A. 资历 B. 德才 C. 具体的工作实绩 D. 工作效率 参考答案: C 本题所属考点-公务员法 2、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区位优势独特:南依沂蒙山区:北靠黄河,东临潍坊,西接泉城济南。下列称号中不属于淄博的是_。A.世界历史文化名城B.国家双拥模范城C.中国优秀旅游城市D.国家卫生城市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淄博的临淄区于1994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不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故本题答

2、案选A。3、下列哪一种情形不在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内,_A.税务机关对纳税人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B.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拒绝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C.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的刑事拘留D.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上市公司的罚款决定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刑事拘留应为刑事诉讼:而非行政诉讼。故选C。4、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_。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的基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本题所属考点-政治经济学 5、以下权限不属于政府行使范围的是_。 A. 立法权 B. 司法权 C. 执行权 D. 行政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0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第82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A项排除。CD很明显属于政府的职权范围,排除。行使司法权的机关只有法院、检察院和

4、公安机关(刑事司法权)。故本题答案选B。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_。A.个人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共产主义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堉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故本题答案选B7、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_。 A. 国务院副总理 B. 中央军委副主席 C.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

5、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十四)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十五)

6、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 8、下列观点中: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是_。A.天不变:道亦不变B.五德终始循环不已C.祖宗之法:不可擅改D.天行有常:不为务存不为桀亡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C项否认运动破化:是形而上学。B项的五德循环论否认社会发展:表述错误: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过程。D项指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暴虐而改变: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答案选D。9、有人养了一些鸡。别人问他养了多少只公鸡和多少只母鸡:他回答:在他所养的鸡中:每一只公鸡的雌

7、性同伴比它的雄性同伴少一只,而每一只母鸡的雄性同伴比它的雌性同伴的两倍少五只。根据他的回答:可以推断他养公鸡和母鸡的数量分别是_。A.8只公鸡:6只母鸡B.11只公鸡:9只母鸡C.13只公鸡:11只母鸡D.10只公鸡:8只母鸡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第一个条件“每只公鸡的雌性同伴比它的雄性同伴少一只”可知:母鸡比公鸡少2只:四项都符合:利用第二个条件“每只母鸡的雄性同伴比它的雌性同伴的两倍少五只”即:(母鸡-1(x2-公鸡=5:只有B项符合。10、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_。 A. 提供认识社会的一个选择模式 B. 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

8、社会现象. C. 正确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 D. 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身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系统化的方法论,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指导,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精神境界和认识社会象的能力。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中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是_。A.首饰B.记名有价证券C.麻醉品D.盗窃物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民法通则以及司法实践:以下物的取得不适用善意取得:(1(赃物,(2(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遗失物、漂流物、失散的饲

9、养动物,(3(法律禁止或者限制流通物:如爆炸物、枪支弹药、麻醉品、毒品、文物等,(4(不动产:不动产适用登记制度:不适用善意取得,(5(属于特定主体的财产。本题中:C项麻醉品、D项盗窃物肯定不能适用善意取得。至于B项记名有价证券属于特定主体:因而也不适用善意取得。故只有A项首饰品符合题意。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第48题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依据_。 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C.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 D. 国外的发展经验和先进发展理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

10、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国发展的实践主要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以下选项不属于社会总供给的是_。 A. 小张把1000元存入吉林银行 B. 小张花54元买了一条鱼 C. 小张当了一天的泥瓦匠,嫌了300元 D. 小张支付了100元电话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即一国全部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量。在封闭经济中,总供给等于消费加储蓄加税收,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要

11、再加上进口。它包括两个部分:(1)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的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2)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A项把钱存入银行,属于总供给的储蓄方面,属于社会总供给。B项买了一条鱼,属于消费方面。D项也是消费方面,而C项只是个人赚钱,没有体现出国内生产活动提供劳务的问题或国外提供劳务的问题,不属于社会总供给。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宋代王安石有一首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描写_。 A. 春节 B. 元宵 C.

12、寒食 D. 重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的元日一诗。描写的是春节的热闹情况,其中从“一岁除”三个字中即可看出旧的一年已经过完,迎接新年的意思,故本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游客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见“XX到此一游”的中国汉字出现在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埃及古迹上:非常羞愧:并向导游道歉。此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多位网友声讨。你认为刻字者主要违反了社会公德的_。A.文明礼貌B.爱护公物C.保护环境D.遵纪守法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公德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

13、守法。其中爱护公物要求爱护国家财产、爱护国家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爱护历史文物和保护古迹。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我国的文化典籍可谓汗牛充栋:要使这些文化典籍“大众化”:并且化作“民魂”:就必须从这些皇皇巨著中提炼出精华。文化典籍的精华是什么,无非是名言、史例、论点:它们是最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生活的快节奏:最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三个层次:同时又恰恰是当前文化典籍整理与出版最为薄弱的环节。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_。A.文化典籍精华化是其为大众所接受的必然要求B.文化典籍在我国目前很难得到有效地传承C.文化传承方式在我国主要体现为文化典籍的精华化D.提炼文化典籍的精华

14、已经刻不容缓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文段首句即为主旨句:指出要使文化典籍“大众化”:必须从中提炼出精华。接着指出了,什么是文化典籍的精华:为什么要提炼这些精华。故概括最准确的为A。17、这份文稿的结尾有误:正确的写法是_。A.如无不妥:请及时给予指示B.特此请示:请予审批C.务请及时批复D.特此报告:望批准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一般说来:请示批准:可用“如无不妥:请批准”、“当否:请批复”、“请予审批”等语;请求指示:可用“请指示”等语。请示的结束语:应在请示事项结束后:另起一行。18、关于行政立法监督:下列认识错误的是_。A.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与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B.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D.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立法法第88条的规定:A、B、D项的内容正确。C项错误:地方人大常委会可以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但不可以改变。33.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