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7337969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在受周王封赐之后,各地诸侯和贵族将自己所拥有的“臣”层层地分赐下去,使得“王臣”在社会阶层的范畴里向纵深不断地延伸,直到贵族社会的最底层。这说明西周( )A.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B.分封制强化了社会等级C.王室专制统治得到强化D.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2、如表是战国时期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思想主张思想家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彼君子则不然,佚而不惰,劳而不侵,宗原应变,曲得其宜,如是,然后圣人也。”荀子A.国家统一趋势

2、明显B.阶层流动性加快C.主体意识走向觉醒D.尚贤观念的强化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标志着贵族政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C.消除了地方割据存在的基础D.创新了中央对地方基层的管理模式4、汉赋中对国家疆域的描写除了有对东.西.南、北抵达之地的点状谱写外还在东南、西北、西南以及东北的方位中谱写帝国边疆,展现了汉王朝疆域的概况,其中还涉及诸多的民族、邰族、属国、郡县、治所、地名和山水名等。据此可知.汉赋

3、这种题材的创作( )A.促进了国家认同B.巩固了汉朝疆域C.体现了文化繁荣D.强化了中央集权5、北周武帝进行了许多改革,使得当时“民役稍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北齐),西伐妖戎,国安民乐”。这一局面的出现( )A.掩盖了南北分裂的隐患B.说明南北经济格局发生逆转C.根植于农民负担的加重D.为南北统一奠定了初步基础6、有学者说:“隋代大运河的出现不是炀帝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把握时代的航向,不失时机地兴建了这-雄伟工程,完成了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应是隋朝时期( )A.南方经济地位不断提高B.国家统一国力强盛C.南北文化认同日益深化D.商品经济

4、繁荣发展7、因长安夏季闷热,唐朝人往往采用西亚的一些方法建一个凉亭,把水引到屋顶上去,再让水从亭檐上面洒落下来;诗人白居易喜欢住在帐篷里,他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一个帐篷。这反映了( )A.中外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B.唐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色C.唐对周边有强大的吸引力D.唐代民族交融的新高度8、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赞在奏议中指出,“两税之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寒而计日收赢”。这表明两税法( )A.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C.资产计算方式存在弊端D.瓦解了重农抑商政策9、

5、追念祖宗之世、推崇“祖宗之法”,是赵宋一朝突出的历史现象。我们讨论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守内虚外”格局的展开、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如此等等,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宋代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吸取唐末五代以来的历史教训B.重文轻武方针的提出C.为应对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10、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 )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D

6、.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11、金朝统治者十分崇拜孔子,不仅修建孔庙、拜谒孔庙,而且还让孔子的后代担任各种官员。除了尊重孔子,重视孔子的子孙之外,金朝皇帝还带头学习儒家经典,同时用儒家文化作为标准来教育、录用官员。这反映出金朝( )A.崇尚正统观念B.步入文明时代C.彻底推行汉化D.民族隔阂消除12、阅读元朝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民族政权并立阻隔东西交通B.新疆地区开始接受中央的管辖C.行省的设置遵循山川形便原则D.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致13、明代嘉靖时期,在北方拒绝边境互市,在南方严格执行海禁。但到了万历时期,在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守护下,北方又“隆庆和议”,俺答汗

7、以顺义王名义归附,南方有漳州月港的开海,使海盗变成了海商。这说明( )A.政治制度弊端明显B.八股取士造成思想僵化C.农耕经济封闭保守D.国家安全影响对外政策14、有学者研究明朝的历史时,指出:“明代的中国其实并未出现新的活力,反而囿于空洞的天朝上国框架一味保守中国文化,并且基于防御的心态,一切定于一尊”。下列能够支撑此观点的史实有( )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科举考试实行南北分卷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禁止东南民间海上贸易A.B.C.D.15、在知行关系上,程颐认为: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王阳明“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夫之则认为,知与行是“相资以为用,并进而

8、有功”的关系。他们对知行关系的探讨( )A.回应了佛教道教冲击B.推动了儒学的新发展C.深受商品经济的影响D.意在强调人的主观性16、1592年利玛窦来华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盛赞孔子为“中国哲学家之中最有名”者,证明基督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利玛窦在南昌被称为“利举人”,在北京被称为“利进士”。这说明了( )A.选官制度呈现开放特征B.儒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C.入乡随俗助力西学东渐D.东西文化相互吸收借鉴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诸侯国)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127年)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

9、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威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

10、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为应对中央集权面临的威胁而采取了哪些对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汉以降,由于中国本土道教的形成与印度佛教文化的东渐,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儒学与道教、佛教三种文化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儒释道鼎足局面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后因韩

11、愈等儒生们的力排佛道,儒学才逐渐得到重振与复兴。摘编自赵吉惠等中国儒学史材料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出现了范缜、王通、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及李翱等儒学家。范缜及其前后的儒者先后掀起了思想史上的报应问之争、达性论之争以及影响深远的神灭神不灭之争,企图从各个方面批判佛教的哲学基础,以捍卫儒学的理论阵地。这一时期,魏晋经学在数量与质量上直逼两汉,传世的十三经近半数为魏晋人所注。隋代儒生王通毕生续作六经,为周孔之道的复兴呼号,提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修仁义礼智信、外建王道政治的思想,探讨了道的超越性与普遍性、研究了性情善恶等问题。至唐中后期,韩愈等名儒关于哲学的主题即天人关系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辩,特别

12、是在性情问题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唐太宗时诏命孔颖达等考定五经,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颁孔颖达五经正义于天下”,结束了南北经义分裂的局面,使得版本和经义两方面达到了形式上的统一。摘编自赵行良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学发展辩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发展状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宋朝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宋代政府在对农业与商品经济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许多与历朝的不同之处。唐朝的“坊市制度”在宋代被取消,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重农

13、抑商情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国家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因而商业的发展只能对统治者有利,而不会影响其统治地位。宋代仍然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首位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奖励垦荒,因此,至天圣年间(10231033年)农业得到很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手工业的兴旺,造船的发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时指南针已普遍用于航海。造纸、雕版印刷、火药均已出现。此外,纺织、制瓷、矿冶等各部门都有显著发展,各业作坊规模之大,超越前代。摘编自邓晓影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材料二:到了晚明时期,由于玉米和番薯等新的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粮食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于经济效益可观,种棉和养蚕更是蔚然成风。各地商

14、品的种类比以往更丰富,而这又进一步促使工商业专业市镇的大量兴起。如松江地区,是明代最著名的棉纺织业中心,有众多手工业专业市镇和商品集散地,其中朱泾镇“四乡盛产棉花,乡人精于纺织,所产标布质地精细”。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资本的增多、竞争的激烈,开始产生了一批商业集团,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商帮。其中最著名的是徽商,不仅人数多,而且资本雄厚,经营多种行业。在明清之前,人们都以习儒或做官为一生的奋斗目标。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四民观”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许多文人学士也开始加入到从商队伍中,“弃儒就贾”成为当时的风气。但是商业化的发展也进一步刺激了社会的世俗化,社会的商业化使人心趋于机械、变诈

15、,人们唯利是图。摘编自陈君、齐洋锟晚明的商业发展与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明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分封制的层层实施使统治阶级内部形成明确、严格的等级,故选B项;夏朝时已建立奴隶制国家,开始进入阶级社会,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故排除D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2、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彼君子则不然,佚而不惰,劳而不侵,宗原应变,曲得其宜,如是,然后圣人也”可得出三位思想家都在主张人应该积极作为,修炼自己,勇担重任,成为圣人,以保障能够在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中展现出自己的一番作为,可见这一时期的士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参与意识,具有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自我牺牲精神,因而体现了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