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3309194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23年度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23年度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23年度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23年度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度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度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句“势拔五岳掩赤城”,下列不属于“五岳”的是_。 A.泰山 B.黄山 C.嵩山 D.华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故本题答案选B。2、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中,不在行政复议的范围内的是_。 A. 陈某认为行政机关对其作出的罚款处罚不合理 B. 张某不服行政机关对其任免的决定 C. 梁某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 D. 刘某不满行政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处罚决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行

2、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査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

3、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因此,ACD选项是行政复议的范围,故不选。行政复议法第8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

4、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党政机关公文办理程序的是:_ A. 收文办理 B. 发文办理 C. 整理归档 D. 撤销和废止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23条规定,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根据公文的基本使用范围:可将公文分为_。A.收文、发文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C.通用公文、专用公文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公文的基本使用范围:可以将公文分为通用公文和专

5、用公文。根据公文的可以分为收文和发文。根据行文方向:可以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故本题答案选C。5、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 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界限。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全民族众志成城取得抗震、抗洪等救灾胜利的事实说明了_。 A.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B. 个人力量不值一提,所以没有必要做到“我为人人” C. 在集体中,

6、才能发挥个人的才能和智慧 D. 个人离开集体便不能生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全民族众志成城的抗震、抗洪,取得了救灾的胜利,这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力量成为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最广泛应用于_领域。 A. 工业生产 B. 农业生产 C. 服务业 D. 制造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故其最广泛应用

7、于农业生产领域。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_。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C.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本题答案选A。9、关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个人原因,下列不正确的是_ A. 人的能力 B. 人的勤奋程度 C. 人的机遇 D. 人的户籍制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C项无法主观驾驭,个人无法左右,其他三项都可以改变。10、“国家活动不断增加的法则”,即随着高度的社会发展,政府的活动必将随之增加的法则,又可以称之为_

8、。 A.瓦格纳法则 B.彼得原理 C.帕森斯定律 D.阿罗不可能定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认为,为满足较高的社会发展,政府活动也必然随之增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中的商业法与契约关系产要求建立司法与行政制度。城市化与高居住密度将产生外部性,拥挤又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与调节。这一切都使政府活动的加强成为必需。他的这一论断被称为“国家活动不断增加的法则”,又称“瓦格纳法则”。11、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国际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动机是为了避免彼此的伤害:共同排斥外来的竞争。它是激烈的垄断竞争的产物B.欧

9、盟前身欧共体:是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总称C.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l989年: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D.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盟“l0+3”会议指东盟l0国领导人与中国、日本与印度三国领导人的会议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D【解析】东盟“10+3”会议指东盟10国领导人与中国、日本与韩国三国领导人的会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A.井井有条的习惯的培养对任何人都是有好处的B.井井有条的训练方法对提高思维能力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C.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白痴:他们的记忆程度与智力并无关系D.记忆有条理的规则、保持兴趣、不断训练:是记

10、忆专家成功的绝密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B项偷换概念:且表述绝对:文中说的是“这种训练方法对提高敏捷的思维能力绝对不会产生任何作用”。故本题选B。13、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以上是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_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是监督汇率和政策协调,提供资金融通。其宗旨是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在国际金融

11、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和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促进国际汇兑的稳定,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防止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协助成员国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付制度,使其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14、国家行政权力的载体是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政府机构 C. 各级党委 D.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军事机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国家的各项行政权力及措施只能由各级地手政府完成,

12、因此,国家行政权力的载体只能是国家的政府机构。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如果看见一条高压电缆掉下来,你应当_。 A. 迅速趴下 B. 迅速跑开 C. 单腿跳开 D. 原地不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当高压线落地后,以落地点为圆心,如果两条腿不在同一个圆周上,那么两腿之间就存在电压,这个电压叫跨步电压。所以,双腿并立和单腿站立是不会触电的,两腿分开有可能触电。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试用期规定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A.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B.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C.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

13、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D.是否约定试用期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劳动合同法第11条第2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故排除C,依据第19条关于试用期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排除A,第17条第2款规定:“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可知试用期可由劳动合同双方约定:D正确:排除,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可见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合同应当提前3日

14、通知单位:不可以随时解除合同。B为答案。17、针对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等问题,中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这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_。 A. 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B.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C. 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D.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二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台湾问题和西藏事务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中国政府对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等问题提出强烈抗议,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的基本目标。故选A。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或不能构成法律关系,_ A. 张三经李四(精神病人)的父母同意而收养李四 B. 甲乙根据合同法订立抵押合同 C. 甲年满10周岁时向乙购买了价值1000元的自行车 D. 甲与乙约定选择法院管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这道题出的有点问题,暂时锁定下,有些地方选的答案是C,在这里个人认为是D 本题所属考点-民法19、针对“学术造假”风气的盛行:教育部前部长周某提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敢于对学术不端“下猛药”。教育行政部门要给学术不端“下猛药”就应该_。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