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线上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73250059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安康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线上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安康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线上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安康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线上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陕西省安康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线上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陕西省安康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线上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安康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线上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安康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线上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基础与运用(共一、基础与运用(共 3232 分)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酷肖(xio)堰塞湖(si)深恶痛疾(w)B糍粑(c)蒲公英(p)引颈受戮(jng)C蓬蒿(go)一抔土(pu)亘古不变(gn)D瘠薄(j)脂粉奁(lin)奄奄一息(y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她轻描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B他的诊所完全免费,病人每天络绎不绝,药物两个月就告罄了。C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科,我们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D李可染非常喜欢画牛,他一生不停地观察牛、画牛,妙手回

2、春,把牛画活了。3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A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B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C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D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4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D闰

3、土的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5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A随着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放映,让我们了解了国家在各领域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删去“随着”或“让”)B 在今年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刻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蓝图。(把“刻画”改为“描绘”)C在语文综合实践中,“阳光阅读”的开展与策划,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将“策划”与“开展”对调)D央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仅让观众深刻领悟到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而且更能让观众在歌手的演绎中领略到诗词的音韵之美。(把“领略”

4、改为“感受”)6下列对水浒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如杨志因脸上有充军刺配的青色刺青被叫做“青面兽”,敢于反抗却脾气火爆的李逵叫“黑旋风”。B 水浒中豹子头林冲误入白虎堂,行者武松大闹飞云浦,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故事,脍炙人口,广为流传。C宋江是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有军事、组织才能;其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D 水浒中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智取生辰纲,策划得极其巧妙:三打祝家庄,总结一打、二打教训,采取恰当的对策,终于获得成功。7古诗文默写(1)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但愿人长久,。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4),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5)赵翼在论诗中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这两句诗是:,。(6)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请选用论语子罕中的句子填写)在参加“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收集到以下资料,请你阅读这些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

6、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整整奋斗了 16年。仅在前后 10 年的创作过程中,他遭遇 17 次退稿,120 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8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材料一、材料二的探究结果,不超过 10 个字。9请以“奋斗”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写你的认识或感受。二、阅读理解题(共二、阅读理解题(共 4343 分)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

7、,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0下列对本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题中的“歌”是古诗的常见体裁。B一二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C从“中军”到“辕门”再到“轮台东门”,清楚表明地点转移,脉络分明。D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马蹄印,感慨万千。11请简析作者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文言文阅读燕相出亡昔者,燕相得罪于君,将出亡,召门下诸大夫曰:“有能从我出者乎?”三问,诸大夫莫对。燕相曰:“嘻!亦有士不足养也!”大夫有进者曰:“亦有君之不

8、能养士,安有士之不足养者?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完四肢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幔锦绣随风飘飘而弊。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也。君不能施君之所轻,而求得士之所重,不亦难乎?”燕相惭,遁逃,不复敢见。(选自新序杂言)【注释】燕相:燕国的相。相,一种官职的名称。厌:饱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将出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B诸大夫莫对/宫妇左左莫不私王C亦有士不足养也/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D大夫有进者曰/是进亦忧,退亦忧1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士短褐不完四肢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幔锦绣随风飘飘而弊。14请结合选文,分析诸大夫莫能从

9、燕相的原因。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了?”节目甚至不断激发起观众提笔写信的冲动。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

10、光泽、触动人心?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就拿写信来说,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所感动,恐怕就是“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

11、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 96 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情实感。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

12、“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

13、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的总结,大概也是人们内心的呼唤吧。(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2 月 24 日,作者:陈凌,有改动)15综观全文,请简要概括“综艺清流”的共同特征。16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17第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8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一碗入心林清玄每年的冬至到了,都使我怅然若失。因为总会想到妈汤圆,那特别的滋味是满街的汤圆无法取代的。妈妈还在的时候,以厨艺闻名于乡里,特别是手作

14、的应节食品,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寒食的肉饼,过年的香肠腊肉,还有冬至的鲜肉汤圆。妈妈不在了,每到佳节,我就会想念妈味道,幸而,粽子、月饼、油饼、香肠、腊肉所在多有,好吃的也很多,只有鲜肉汤圆独出一味,很难找到了。妈妈做的鲜肉汤圆,是自己磨的糯米皮,包着手工剁碎的后腿肉丁,和进一些葱花和蒜花,包得像狮子头大小,形状像椭圆形的橄榄。煮的时候,先以葱头爆香,炒香菇肉丝,加水煮开。然后浮汤圆,快起锅的时刻加一把大茴香,接着茼蒿,最后是一把香菜。妈妈的汤圆,个头特大,吃三颗也就饱了。由于吃茴香和茼蒿,汤头特别香,晚上吃一碗,可以香到第二天早晨。我很爱吃妈汤圆,旧时的灶间,饭桌就在土灶旁边,我总会在灶

15、旁与妈妈话家常,一边看妈妈包汤圆,煮汤圆,在没有抽油烟机的年代,灶间烟雾蒸腾,充满了香气。看着妈妈忙碌的我,感到非常幸福。妈妈和我是情深缘浅,一出生的时候,就注定要半辈子分离。不到十五岁,我离家到台南读书,之后到台北,之后到世界各地浪游,一直到妈妈过世,我离家整整三十年。三十年间,我回乡的日子屈指可数,每年少则一两次,多的时候三四次,时间一年比一年稀微。我每天打电话给妈妈,每次至少讲半个小时,才能稍解我思念妈心情。时间的陷阱常使人远离,话筒中的妈妈青春如昔,每次回家,眼见的妈妈却是黑发飞雪,一次比一次苍老,这使我感到心伤不已。妈妈是不服老的,每次我回乡,她都会一大早去市场备料,一定会做我爱吃的

16、鲜肉汤圆,把她蓄积了很久很久的爱,很用力很用力地包进去,让我的眼泪再吃汤圆的时候,随着愧疚的心,一滴一滴地落下来。我很后悔,在妈妈的晚年,我只带她到台北家里住过一次,而我答应,一定会带她去日本旅行,也永远无法实现了。妈妈的手作汤圆,也成为我生命中的绝响了!有一年冬至,我和妻子儿女到处寻找鲜肉汤圆,听朋友说,天母士东市场有以及三客家汤圆,味美价廉。吃到那汤圆的时候,我大吃一惊,除了个头没那么大,鲜肉没那么饱满,缺了一味大茴香,味道就像我妈妈煮的一样。我对孩子说:“就好像阿嬷的味道呀!”没见过阿嬷的孩子,很难想象阿嬷的样子,但是也体会得到爸爸的欢喜和伤感。幸好客家汤圆整年都开着,想念妈妈是没有季节的,只要思念妈妈,我就会去吃一碗汤圆。岁月仿佛变得稀薄了,灶间的雾气已成梦幻泡影,多么希望把生命的影像定格在妈妈下汤圆的那一刻。(有删改)19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标题“一碗入心”的理解。20本文选自林清玄的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请结合文章第或段,分析你所感受到的“柔软”。21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尾段在文中的作用。22文中妈妈制作的汤圆令人垂涎,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介绍一种“妈妈的味道”的制作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