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3243434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 曾都一中 襄阳六中 南漳一中河口一中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大地出现多处以农业为基础的古文明,考古学家称此现象为“满天星斗”。而距今约4000年左右,许多中原之外灿烂一时的古文化出现“月朗星稀”的现象。由“满天星斗”到“月朗星稀”的现象说明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特点是( )A. 起源最早B. 多元一体C. 独树一帜D. 领先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大地出现多处以农业为基础的古文明,考古学家称此现象为满天星斗。”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而距今约4000年左右,许多中原之外灿烂一时的古文化出现月朗星稀的现象。”反

3、映出中华文明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由“满天星斗”到“月朗星稀”的现象说明了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其他文明的起源信息,无法说明中华文明起源最早,排除A项;材料并未对比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体现不出独树一帜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无法说明中华文明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2. 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 王权实现了高度集中C. 商王的权力大于神权D. 神灵主宰商朝的政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

4、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商代(中国)。据材料“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可知,商代,王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说明商代神权与王权结合紧密,A项正确;先秦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王权与神权的关系,并不是权力大小,也无法得出神灵主宰商朝的政治,排除CD项。故选A项。3. 周幽王宠幸褒姒,废嫡长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为太子,诸侯因之反叛,杀幽王拥立宜臼,即为周平王。从制度层面看,诸侯反叛的原因是( )A. 周王室逐渐式微B. 诸侯势力日益膨胀C. 周幽王行为荒唐D. 幽王破坏了宗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

5、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西周(中国)。周幽王宠幸褒姒,废嫡长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为太子,诸侯因之反叛,即诸侯反叛的原因是周幽王废嫡立幼,破坏了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D项正确;周王室式微以及诸侯势力的膨胀是从中央和地方实力角度分析,而非制度层面的分析,排除A、B项;周幽王的行为属于个人因素,不属于制度层面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4. 战国某思想家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该主张体现了A. 儒家效法先王,实行“仁政”B. 法家倡导与时俱进,实行变革C. 墨家向往和平,倡导“非攻”D. 道家呼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答案】B【解析】【详解】

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体现是法家进行社会变革的主张,说明治理国家要与时俱进,实行变革,故选B;材料主张是法家思想,与儒家、墨家和道家不符,排除ACD。5. 下列成语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请你给它们确定一个主题,其中最为恰当是( )成语典故问鼎中原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孰不可忍鲁卿季孙氏在他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天子礼)奏乐舞蹈,孔子谓之:“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南门立木(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

7、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A. 社会变革B. 诸侯纷争C. 礼崩乐坏D. 思想解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问鼎中原”可知,描述的是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反映了周王室衰微的信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描述的是孔子怒斥鲁卿季孙氏僭越周礼的信息;“南门立木”描述的是战国时期商鞅取信于民,推行变法的信息。由此可见,这些成语反映的主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诸侯纷争的相

8、关信息,排除B项;礼崩乐坏的现象与题干“南门立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思想领域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6. 下图是“里耶秦简户籍簿”释文。南阳(籍贯)户人荆不更(爵位)蛮强妻曰嗛子小(“小”、“大”是课役身份的标志)上造(爵位)子小女子驼臣(奴隶)曰聚伍长(职务)注:户人指户主。女子即女性。小、大,为课役身份的标志。蛮强、驼、聚均为人名。据此可知,当时的户籍管理( )A. 不利于家庭和睦B. 减轻了农民负担C. 缓和了阶级矛盾D. 便利于赋役征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里耶秦简户籍簿”

9、,可以看出,秦朝对地方户籍管理较为严格,涉及家庭情况、爵位等信息,有利于赋役征收,D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得出户籍与家庭和睦之家的关系,排除A项;仅从户籍薄中,并不能得出农民负担的状况,排除B项;户籍管理与阶级矛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 汉书食货志上曰:“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据此可知,西汉统治者( )A. 实行“与民休息”B. 实行盐铁官营C. 施行严刑峻法D. 确立独尊儒术【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汉初

10、,天下初定,百姓流离失所,天子的座驾都是数量不完整的马匹,说明汉初亟需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休养生息,A项正确;盐铁官营指政府加强对盐铁的控制,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天下初定,并不是适合施行严刑峻法,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确立独尊儒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 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2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A. “七国之乱”的爆发B.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 “八王之乱”的兴起D.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

11、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东汉(中国)。根据表格可知,东汉皇帝大多年幼早逝,皇帝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外戚掌握,皇帝长大后,为了亲自行使君权就要依靠宦官,除掉外戚,这又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如此反复循环,出现了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B项正确; “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初期,排除A项;“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排除B项;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是在魏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9. 梁启超曾经说,“战国以后至今日”间的一段时代,社会阶层被区分为界限森严的高门、寒门、役门、吏门,各阶层的政治地位或社会地位有霄壤之别。发生在这一“时代”的史实是( )A. 焚书坑儒B. 文景之

12、治C. 黄巾起义D. 淝水之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形成了特殊的社会阶层士族。士族制度下等级森严,导致出现了材料中的“高门、寒门、役门、吏门”等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东晋时期,当时门阀士族政治达到顶峰,而淝水之战正处于这一时期,D项正确;焚书坑儒发生在秦朝,排除A项;文景之治发生在汉初,排除B项;黄巾起义发生在唐代,排除C项。故选D项。10. 九品中正制初创时,中正官品评人物必看三个内容:世(指家世)、状(指政绩才能)、品(指言行品德)。据

13、此可知,曹魏初创九品中正制意在( )A. 重在笼络地方世族B. 确保选官公平公正C. 巩固曹魏统治需要D. 为了统一道德规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魏晋时期(中国)。根据题干信息,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结合所学,东汉末年到曹魏建立时,汉代州郡察举制度已经腐败不堪,再则汉末户口流离,察举制已不适用,九品中正制顾及乡闾评定的旧传统,又适应了人士流移的新环境,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是曹魏巩固统治的需要,C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创制初期,也看中才能品德,这显

14、然是出于政治需要,而非笼络地方世族,排除A项;确保选官的公平公正是通过规范考试程序来实现的,而非依据门第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九品中正制并没有统一道德规范的意图,排除D项。故选C项。11.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迁移趋势示意图。符合该趋势的历史时期是( )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图示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并建立政权,中原汉族由于战乱迁往南方,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仍是

15、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主,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秦汉时期,中原政局较为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迁徙状况,排除B项;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并未出现上述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12.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说,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最符合以上观点的史实是( )A. 开创科举制B. 开凿大运河C. 征讨高句丽D. 建东都洛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隋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在当时耗费了大量民力,但是对于后世而言,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方经济,推动了运河沿岸的发展,“罪在当代、利在千秋”,B项正确;开创科举制在当时也是有利的,排除A项;征讨高句丽、建东都洛阳并没有“利在千秋”,排除C、D项。故选B项。13. 历史文物往往存在关联,下图两件文物存在关联的依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