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3243056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嘉兴八校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近唐代诗人李白的七绝峨眉山月歌中这样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山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所描述的月亮的月相是( )A. 蛾眉月B. 上弦月C

2、. 满月D. 新月【答案】B【解析】【详解】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意思是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不是峨眉月、满月、新月;上弦月出现在前半夜的西边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平羌,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本诗说“影入平羌”,就是说月影在东边,相对的月亮就应该在西边,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启动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 “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

3、巨大变化的是( )A. 安全的宇宙环境B. 适中的日地距离C. 适宜的温度条件D. 稳定的太阳光照3. 在流浪地球计划地实施中,主人公刘培强依旧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B. 月球每天东升西落C. 从地球北极上空看,火星在太阳系中按顺时针方向绕日运动D. 木星凭借自己强大的引力成为太阳系中拥有最多卫星的行星【答案】2. C 3. D【解析】【2题详解】“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自转停止,地球的公转以及轨道没有发生变化,日地距离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并没有改变,ABD错误;地球不自转,因为公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周期变为一年,地表温度

4、在白昼期过高,黑夜期过低,昼夜温差变大,温度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C正确。故选C。【3题详解】太阳和月球每天的升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流浪地球计划停止了地球的自转,因此无法观察到太阳和月球每天的升落,A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均表现为在北极上空俯瞰呈逆时针公转,C错误;木星由于自身体积巨大,对其他天体吸引力强,因此成为了太阳系中拥有最多卫星的行星,且该现象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刘培强在流浪地球计划中依旧能观察到该现象,D正确。故选D。【点睛】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之一,直径约为地球的11倍。其磁场极强,能捕获大量的带电粒子形成辐射带,同时也吸引着

5、周围天体的运动。木星可能在形成过程中已经拥有了一些卫星,但它后来还从外部空间捕获了大量天体,并将其困在自己的引力场中。这些天体包括彗星、小行星和其他冰质天体等。此外,木星的引力非常强大,能够吸引更多的天体进入其轨道附近,并最终被捕获成为卫星。总之,木星拥有如此多的卫星主要是因为其捕获能力和强大的引力。科学家宣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中,预计2025年达到太阳活动峰值。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和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之间的太阳活动最小值,即太阳活动谷年,发生在2019或2020年。一个太阳活动周期是由太阳黑子数量的增加和减少来衡量的。4. 太阳活动的标志及其对应的太阳大气圈层是( )A.

6、 太阳黑子B层B. 耀斑A层C. 日珥C层D. 太阳黑子C层5. 2020年地球上出现概率较大的现象是( )A. 全球农业大规模歉收B. 地球上出现较多的激烈天气现象C. “磁暴”现象多发,大量卫星故障D. 短波通讯经常中断【答案】4. D 5. A【解析】【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则图中C为光球层,B为色球层,A为日冕层。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黑子,太阳黑子是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耀斑、日珥是发生在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由图可知2020年是太阳活动谷年,太阳活动不明显,太阳活动谷年地球上天气变化相对平

7、稳,全球农业歉收概率更高一些,A正确;太阳活动谷年,太阳活动不明显,激烈天气现象会较少,B错误;“磁暴”现象多发、短波通讯经常中断都是由于太阳活动强烈引起C、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黑子,黑子发生于光球层,日珥、耀斑发生于色球层,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图为“某次辐射逆温的发展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图中辐射逆温发生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 bcdabB. cdbacC. ba-cdbD. cabd-c7. 此次逆温对近地面大气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对流运动较强B. 有利于污染物

8、的扩散C. 近地面大气密度变大D. 不利于大雾天气的形成【答案】6. B 7. C【解析】【6题详解】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c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逆温现象尚未出现。夜间,随着地面附近降温快,在近地面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逆温现象,这种现象在黎明前最强(即逆温层的厚度最大),依次对应d、b。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依次对应a、c。所以辐射逆温发生过程的先后顺序为cdbac,故选B。【7题详解】逆温层空气下冷上热,大气层结稳定,对流运用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且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小,有利于大雾天气的形成,ABD错。大气

9、层结稳定,对流运用弱,空气在近地面聚集,近地面大气密度变大,C正确。故选C。【点睛】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左右。这种大气层结构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层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该层空气上下层流动减弱,从而空气污染加重。据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对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地貌景观。该处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完成下面小题。8.

10、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海浪堆积B. 风力堆积C. 风力侵蚀D. 流水侵蚀9. 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 沙丘B. 河漫滩C. 冲积扇D. 风蚀蘑菇【答案】8. C 9. D【解析】【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蜂巢”地貌是伟硕岩体被淘蚀后形成,所以这种地貌是一种外力侵蚀地貌,故AB错误。此地貌位于河西走廊,这里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大,故判断此地貌是受风力侵蚀而成,而非流水侵蚀形成,C正确,D错误。故选C。【9题详解】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蜂巢”地貌的形成作用是风力侵蚀。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A错误。河漫滩是流水沉积地貌,B错误。冲积扇是流水堆

11、积地貌,C错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地貌,D正确。故选D。【点睛】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天坑是四周岩壁峭立,深度和宽度较大的地表陷坑,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典型代表。下图为湖南省某位高中生在进行研学活动时绘制的天坑形成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该类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 )A. 降水稀少B. 土壤层厚C. 地表水缺乏D. 岩石坚硬11. 能正确表示天坑形成先后顺序的是( )A. 甲乙丙丁B. 丁乙丙甲C. 乙甲丙丁D. 丙丁乙甲【答案】10. C 11. B【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湖南省的降

12、水主要是由于当地的大气条件决定,并不会因为地貌的发育而产生的显著变化,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A错误;该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岩石成分主要为石灰岩,质地较软,且该地貌主要是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因此天坑地貌发育成熟之后,由于遭受长期的流水溶蚀作用,土壤较为浅薄贫瘠,BD错误;由于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众多,该地貌形成之后,地表水极易下渗成为地下径流,地表水缺乏,C正确。故选C。【1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石灰岩广布地区,由于岩石质地较软,易发生侵蚀作用形成众多裂隙,地表径流沿裂隙下渗之后不断溶蚀地下空间形成地下洞,随着地下洞的不断发育扩大,地下洞顶部不断坍塌,最终整个洞体上方地

13、表物质全部坍塌,地下洞裸露最终形成天坑地貌,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天坑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丁乙丙甲,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等。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

14、蚀拱桥演化而来)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完成下面小题。12. 海蚀柱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 逐渐变近B. 逐渐变远C. 先变远,后变近D. 先变近,后变远13. 海蚀柱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 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B. 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C. 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D. 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答案】12. B 13. C【解析】12题详解】海蚀崖受到海水的侵蚀逐渐向陆地方向移动,与海蚀柱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B正确。【1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海蚀柱是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的。海蚀拱桥受侵蚀发生崩塌,就形成了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石,海水继续侵蚀,最终形成碎

15、屑堆积物,C正确。【点睛】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浪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蚀穿而成的拱门状,称海蚀拱桥或海穹。海蚀拱桥的拱桥发生崩落,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石,叫做海蚀柱。大气对流层与上面的平流层被对流层顶部分开。对流层顶的海拔由赤道至极地逐渐下降。国外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北半球对流层顶的海拔从1980年至2020年间逐渐上升,2001年至2020年上升速度加快。完成下面小题。14. 该科研团队研究对流层顶海拔的上升,需要的监测的信息有( )气压数据温度数据气流运动臭氧含量A. B. C. D. 15. 研究发现,北半球对流层顶的变化比南半球大,可能由于(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占绝对优势B. 北半球人口与经济规模较大C. 南半球原始森林茂盛辽阔D. 南半球地震火山频繁发生【答案】14. A 15. B【解析】【分析】【14题详解】大气垂直分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其中大气运动状况与气压、气温关系密切,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