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霜和露(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73241283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5.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 霜和露(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14课 霜和露(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14课 霜和露(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14课 霜和露(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14课 霜和露(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 霜和露(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 霜和露(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露和霜比较露和霜的不同,知道露与霜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学 习 目 标010302模拟露和霜的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目录CONTENTS 新知导入新知导入01030204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探究新探究新知知全课小结全课小结新知导入新知导入0101新知导入在秋冬的早晨,你观察过植物叶子吗,上面有什么?探究新知探究新知0202探究新知比较露和霜的不同0101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探究新知01当温度更低时,叶子上还是露吗?当温度更低时就会形成霜,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探究新知01说说露和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露和霜物质形态颜色形成时

2、间探究新知01比较露和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露霜相同之处液体无色小水珠多形成于春夏以及初秋的夜晚 都是在夜晚形成的都是由水蒸气在遇到冷的情况下形成 一般都附着在地表的花草树木或是建筑物上固体白色冰晶多形成于深秋及冬天的夜晚 探究新知人造露和霜0102实验一:人造露在杯中放入碎冰,杯下垫一块湿毛巾。将冷水倒入碎冰中,测量冰水的温度。观察杯子的外壁。新知导入为什么要在杯子下垫湿毛巾?垫湿毛巾的目的是增加杯子四周的水汽含量我观察到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1.1,杯子的外壁有细密的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多,汇聚成很多大水滴。我有点明白露是如何形成的了。探究新知01实验二:人造霜在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

3、毛巾。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观察杯子的外壁。我观察到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15.8,杯子的外壁有白色的霜花出现探究新知01加盐前后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将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加盐 后杯内的温度明显要比加盐前低,加盐后杯子外面形成了霜花,而不是液态的小水珠。将杯中的冰水倒掉,杯子的温度回升,杯壁的霜花会慢慢融化成小水珠。这说明霜也是水的一种固体形式。探究新知01露和霜露和霜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探究新知阅读

4、二十四节气0103 秋天,天气逐渐转凉,太阳一落山,气温便很快下降。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花草树木上,形成密布的小水珠。早晨,经阳光照射,这些小水珠看上去晶莹剔透,因而得“白露”之美名。白露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霜降为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探究新知01二十四二十四节气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类似白露、霜降这样与天气现象有关的节气还有雨水、谷雨、寒露、小雪、大雪。小试牛刀练习巩固巩固1、露和霜有相同也有不同。()2、露和霜都在晚上形成,因为晚上温度较低。()3、霜降意味冬天即将开始。()4、二十四节气没有什么用处。()5、实验时垫湿毛巾是为了增加水蒸气。()全课小结全课小结0303全课小结露和霜露和霜01知道了露产生的原因知道了露产生的原因02知道了霜产生的原因知道了霜产生的原因03了解了露和霜相同与不同之处了解了露和霜相同与不同之处04了解了二十四节气了解了二十四节气课后作业课后作业0404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露和霜的知识。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