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诗歌类材料(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72166225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诗歌类材料(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诗歌类材料(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诗歌类材料(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诗歌类材料(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诗歌类材料(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诗歌类材料(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诗歌类材料(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作文专练-诗歌类材料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月夜沈尹默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些景物是必须仰望的比如鹰,比如高山,比如天空有些人是必须仰望的像李白,像范仲淹,像辛弃疾成长是必须仰望的像纯洁、像崇高、像伟大仰望纯洁,脱离庸俗;仰望崇高,抛却卑鄙;仰望伟大,感受渺小仰望使头颅更有分量仰望使眼睛长上翅膀这首小诗让你想到了什么?请全面理解

2、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错觉泰戈尔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品读这首小诗,你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4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窝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要求:请全面理解诗歌,写一篇不少于

3、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不得抄袭或套作。答案1例文:立着,却不靠着有这样一群人,在美国,被戏称为“归巢小鸟”,在中国,名为“啃老族”。有这样一群人,在学校,品学兼优,颇得老师青睐;在家里,衣来张口,饭来伸手面对现在社会上种种成年子女不能独立自主,还要依靠父母的现象,我想说,作为孩子,我们应该立着,却不靠着。立着却不靠着,绝不是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是像顶峰上的松柏,借你的高峰来张显自己;也绝不是像飞扬的风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立着却不靠着,是以同样的身份与你站在一起,根交织在地下,叶,缠绕于云里,相望相立,却从不倚靠。立

4、着却靠着的人,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方向,对父母的过分倚靠,只会束缚自己发展的脚步,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甚至被当作社会垃圾而淘汰。站在别人屋顶看星星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星空的浩瀚与辽阔,当别人的屋顶不再让你倚靠,当父母的肩膀老弱到再也承受不住壮年的你的倚靠时,你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流和荒原?在如今弘扬独立精神的年代,我们应该走出父母的怀抱,走出前人的树荫,走出我人生,秀出我风采,做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IT行业的领袖人物李泽楷,拒绝了父亲李嘉诚的种种资助,坚持白手起家,创立自己的事业,是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小巴菲特,拒绝了父亲“股神”巴菲特的帮助

5、,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并成就了一番事业,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立,意味着顶天立地,像大树一样的笔直,像苍鹰一样直冲云霄。靠着的人,就像藤蔓一样永远也领悟不到参天大树的风采。做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先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羊跪乳,鸦反哺,学会对鬓角渐染微霜的父母付出关心,分担辛苦;学会自己整理衣物,收拾刻意;学写作教自己料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学会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可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增添对生活的领悟。帮助你成为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立着,却不靠着!【详解】【佳作评析】文章开头提出问题,阐述中心论点:“我们应该立着,而不是靠着”接着分析问题,为什么要立着,却不靠着

6、先化用舒婷的致橡树,形象解说题目“立着,而不靠着”;然后从反面进行论证,如果立着却靠着,其后果是不仅影响自己的发展,甚至可能被社会淘汰接着联系现实,从正面加以分析,只有“立着,而不靠着”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然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怎样才能做到“立着,而不靠着”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经典素材】小仲马不肯在自己的文稿上署名“大仲马的儿子”,他才终能以一部茶花女为自己的人生镌刻最瑰丽的印痕。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不要学会依赖他人,凡事靠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奋斗和自强才是根本,机遇和外物帮助最多是个点缀,还得靠自己!奥运会400米跑道上

7、“刀锋战士”先天腓骨残缺,11个月时就被截去了小腿,但是他并没有被先天的不足打倒,而是积极进取,自我激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借助辅助器械参加健全人奥运会的运动员。引发对个性的思考:要学会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也要学习他人所长,但凡事有度,不可盲目跟风。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人生。彼得巴菲特是“股神”巴菲特的儿子,但他并没有倚仗父亲的声望在华尔街谋取金钱,而是选择了一条通向心灵的道路音乐。隐去了自己煊赫的身世,甚至不吝向街头老人请教。“十年磨一剑”,最后成了百老汇伟大的音乐。啊精彩的人生有很多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树木也像人类一样不停地奔波、辗转,它一定活不久,静止

8、才是最适合它的生存方式。【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类材料作文题。写作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认真审读材料。这则材料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等的思考。由此可以立意为: “立着”的角度:男儿当自强/自立、非“立”无以成才、个性“立”中求、成功/幸福/快乐需要“立”。 “ 靠着”的角度:不“靠”不“立”、君子善假于物、成功怎能没依靠、适时/适度依靠(外力或外物)、学会“靠着”、善于“靠着”、何妨“靠着”;靠者必败、说说“靠着的一代”。综合角度:“靠着”并“立着”、亦

9、“靠”亦“立”、立者何必不靠、靠者不可不立。确定了立意后,考生可根据自己熟悉的材料,选择熟悉的文体进行写作。【名师点睛】写好三句半:开头主体段的线索句线索要明晰结尾加好标题。半:自立为根,自强为本一句:自立自强,方能赢得世人的尊重与敬佩。二句:自立自强,方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三句:自立自强,方能把命运攥握在自己手中。【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2例文:仰望的分量仰望不是简单的头颅昂扬,而是将心志拔高;仰望不是简单的视野向上,而是将心胸开阔。仰望是老师,谆谆地告诫着你;仰望是船帆,时时的引导着你;仰望是一种分量,常常的激励着你。孩提时代自己常常仰望大人,正

10、如小树仰望大树一样:渴望着自己拥有像他们一样的挺拔,渴望着自己拥有像他们一样的威严,渴望着自己拥有像他们一样的智慧渴望着,仰望着,跌倒之后爬起来,走过泥泞,走过坎坷,终于自己像他们一样了。我也学会挺拔了,我也学会威严了,我也学会智慧了是啊,正是由于仰望,让我在前进的路上有了动力,这大概就是仰望的分量吧!真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仰望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忘却了仰望,天空便不再多姿多彩,因为无人会看到;忘却了仰望,视野将不断缩小,因为眼界只有脚下的一片;忘却了仰望,人生将不再有滋有味,因为你也忘却了追求成长,是必须仰望的。孔子告诫我们:见贤思齐焉。难道不是说让我们仰望高于自己的人吗?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向万

11、物讨教,升华思想,陶冶情操,塑造完美自我?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立足于山水俱在的美景之中,闭目凝神似乎是一种绝佳的状态,但抬头仰望更是难得的智慧。抬头仰望看到了上的庄严与伟岸,看到了水的灵秀与清澈,看到了鸟儿的快乐和自得,更看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纯朴画面大自然。因为仰望我抓住了美感,抓住了纯朴,抓住了罕见的自然,有谁可以说仰望不伟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仰望。一种自信的仰望,一种成功的仰望。正是由于仰望才淡化了现实的痛苦,浓化了明白的希望;正是由于仰望才减少了失败的委靡增加了必胜的信念。仰望真是一位挚友。仰望,只要你学会便可以拥有;仰望,只要你拥有便可以利用;仰望

12、,只要你利用便可以成功。还在为你的前途黯淡而苦恼吗?不妨试着仰望吧!低垂的头便可以重新感受希望,而你也可以重新拥有快乐!请相信仰望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哪怕只是简单的头颅高昂,视野向上。【详解】写作指导:小诗的关键词是“仰望”。仰望的方向是高处,如高处的风景,高尚的人格,高品位的人生,高格调的追求。“仰望”是仰慕崇高,是追寻崇高,是以崇高净化鄙俗。所以,任何一种高品位的文化,高水准的文明,任何一种崇高的人生,崇高的行为,任何一份崇高的品质,崇高的精神,都可以入文;任何一个人(他人或自己)对崇高的理解、仰慕、敬畏、追寻,都可以人文。甚至可以反意作文,写身处低俗现实(如冷漠、自私、庸俗、贫乏等)之中对

13、崇高(善性、良知、正直、无私等)的仰望。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常常要面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辨识取舍,面对种种现实困扰和低俗诱惑,从自身体验出发表达在“仰望”中成长,更有价值。这样的题目与“境界”“品位”“追寻”“成长”“感动”“梦想”“精神家园”等表现人情人性人格之美的话题都是相通的,打通了便比较容易写。写作时要注意选取具体而微的角度,运用具体可感的素材,避免空泛无物,避免刻板说教。3例文:此岸花开千年历史,悠悠岁月,波澜壮阔的人生长河中,不知承载着多少人的哀怨与叹息,亦不知交织了多少此岸对彼岸的梦想与希冀。郭敬明说:“穿过紫槿,穿过木棉,我穿过一切既定的现实与往事,却始终看不

14、到,我的幸福。”穿梭在快节奏的都市潮流中,行色匆匆的人都在试图穿越有限的目力,去看向不知名的远处,钦羡莫须有的幸福。诚如海伦凯勒所言“对于五颜六色的景色,他们都已习以为常了”,人们对于空气一样存在的环境,已麻木到无法伸出一双敏感的触角,去捕获身边唾手可得的幸福。于是,美好与感动,只能去梦里追寻,摘到似乎不可及的梦想的蓝莲花。似乎加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去了,人们的心灵。然而在大多数人躺在草地上,四十五度角仰望渺远的天际时,也有着在此岸打捞失落幸福的人群。他们没有强健的体魄,却有超乎寻常的勇气;他们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却相信手指和手臂的力量;他们不愿等待彼岸花期,更想握紧现今的韶华与纯真,来浇

15、灌此岸细小的幸福萌芽。任月丽,这个有风一样翅膀的女孩,当初梦想与现实越来越远,她却没有将幸福寄托于遥远的未来。即使身在喧嚣烦乱的地铁,即使面对神色冷漠的人群,她仍然笑脸以对,用一把吉他弹奏出紫罗兰般的高贵,然后,迎着风成长。约翰布朗,这个创造了奇迹的人,他穿越了陡峻的峡谷,攀登上巍峨的高峰,游走在广袤的沙漠,他踏遍了万水千山,只为了将梦想的种子洒遍世界,将幸福收进囊中。他们的指尖仿佛饱蘸了历史的汁液,在此刻,于此岸,铭记下所有执着的感动与幸福的追寻。几米在诗中写到:落入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偶然低头,却发现水面满是璀璨的星光。落入深井中的人啊,摒弃眼前的雾霭,偶尔对失去的珍贵打捞,你会发现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快乐与幸福就在身边。依米小花,六年而开,只为那一瞬花开瓣颤的历久弥香。执着于彼岸的人们,请珍视此岸花开,余韵悠长。【详解】试题分析:这首小诗中河的两岸都认为自己所在的一方没有欢乐、幸福,而美好、幸福尽在对岸。诗题点出了问题,这是一种错觉 ,一种错误的认知。其实,两岸各有各的欢乐和幸福,只是它们没有注意到罢了。也许此岸只看到彼岸的绿草如茵,而忽视了自己这边的翠柳;可能彼岸只看到此岸的高楼林立,而忘却了自己的鸟语花香生活中亦有这种现象,人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