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三元思辨类(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72166215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三元思辨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三元思辨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三元思辨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三元思辨类(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三元思辨类(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三元思辨类(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三元思辨类(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作文专练-三元思辨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瓷器的发明,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其制瓷工艺繁琐复杂,尤以烧窑最为讲究技巧,有小火、中火和大火“三昧真火”之说。小火是整个烧窑过程中的根基阶段,窑工要添碳给风,才能排除杂质、提炼器坯;中火是窑内器物氧化和分解的阶段,窑工要判断时机,才能掌握火候、煅烧器型;大火是整个烧窑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窑工要勤而不怠,才能久久为功、完美成器。由瓷器烧制可以拓展到其他方面。作为当代青年,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发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对上述“三得”,你有何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写一篇文章。【注意】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国著名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的座右铭是:“此身、此时、此地”,这被他称为“三此主义”。朱光潜先生阐释道:“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

3、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顾之川说,学好语文要读好三本书。三本书指的是“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有字之书”包括课本、课外自读课本,还有课外读物;“无字之书”就是社会生活实践;“心灵之书”既包括书本上的,如文学作品中的人情冷暖、爱恨情仇,也包括现实生活中的世间万象、真善美与假恶丑。学语文要读好三本书,人生更是如此。请你选择其中一本或几本“

4、书”,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或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要抄袭,不要套作,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等信息。答案1例文:习制瓷之智,燃三昧真火在历史的长河中,瓷器无疑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其制瓷工艺的繁琐复杂,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尤其是烧窑的过程,讲究技巧,从小火、中火到大火,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要求。这不仅是对工艺的考验,也是对工人的耐力和智慧的考验。制瓷工艺中的“烧窑”技巧繁琐,却蕴含了无限的智慧,瓷器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价值意义,展现中国智慧,凸显文化自信。首

5、先,小火阶段是整个烧窑过程中的根基阶段。窑工要添碳给风,才能排除杂质、提炼器坯。这个阶段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基础阶段,需要我们脚踏实地,耐心积累,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在学习中,我们要借助家庭、学校、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固本清源,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中火阶段是窑内器物氧化和分解的阶段。窑工要判断时机,才能掌握火候、煅烧器型。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阶段,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判断时机,把握节奏,坚持下去,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最后,大火阶段是整个烧窑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窑工要勤而不怠,才能久久为功、完美成器。这个阶段就像我们追求成功的阶段,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勤奋努力,不畏艰难,才能实

6、现我们的梦想。瓷器的烧制过程对当代青年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要学习瓷器的制作精神,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始终保持耐心和决心,不断追求我们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基础,打好基础,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无惧艰险,勇敢追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瓷器的烧制过程隐含着从提升自我到磨炼自我再到成就自我的人生成长历程,或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复兴的历程,乃至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三昧真火,以小火慢炖的耐心学习知识,以中火的判断力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以大火的毅力坚持到底。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让我们从瓷器的智慧中汲取力量,把握人生的“

7、三昧真火”,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本题借鉴2022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特点,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强化三元思辨的写作训练。材料总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总领材料,引出写作话题,概述瓷器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价值意义,展现中国智慧,凸显文化自信,这是对写作广度的提示。第二句明确写作方向。制瓷工艺中的“烧窑”技巧繁琐,其中以“三昧真火”为学生提供上元思辨的思考方向,这是对写作角度的提示。第三句具体阐释写作内容。其中“小火”的根基阶段,强调要想积极借助或创造条件,排除杂质,方能提炼器胚;“中火”的“氧化分解”暗示此时处于转变阶段,

8、强调抓住时机、掌握分寸,方能煅烧器型;“大火”的关键阶段,强调要持之以恒、勤而不怠,方能完美成器。瓷器的烧制过程隐含着从提升自我到磨炼自我再到成就自我的人生成长历程,或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复兴的历程,乃至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这是对写作深度的提示。在具体写作时,考生既要角度明确,也要具体入微。要做到有结构有章法、有观点有分析,不可泛泛而谈。我们可以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语“由瓷器烧制可以拓展到其他方面”先确定写的是哪一方面。比如,我们把思考方向定为青年的自我成长方面。在主体部分,我们可以采取层进式结构,把青年成长分成前后相承、有机结合的三个阶段。以中小学阶段对应“小火”阶段,在此阶段,我们要借助家庭、学校

9、、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固本清源,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大学阶段对应“中火”阶段,此一阶段,前承少年阶段的积累,通过大学学习,抓住时机,打开眼界,接受高层次的文化教育,促进自己转化成专业人才,为下一阶段参与社会实践做铺垫。以走向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对应“大火”阶段,此一阶段,在前两个阶段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接受社会的磨砺,勤行不怠,久久为功,让自己最终成为栋梁之才。立意:1.“三昧真火”旺,复兴大业强。2.“小火”点燃梦想,“中火”激发能量,“大火”炼我成器。3.不同阶段施不同的“火”,相承相续终成大器。2例文:微笑着面对失败失败总是不讨人喜欢。人们往往逃避失败,可即使是

10、令人羡慕的成功者的身后也有走过失败的路。既然这样,何不微笑着面对失败?美国令人闻风丧胆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两次被西点军校拒之门外;流行歌坛的无冕之王猫王曾被开除出剧团;韩国当红的人气天王Rain曾无数次被“你长得太丑”这句话拒绝;而现在中国流行乐坛的周杰伦成名前更是饱受失败的打击 现在,这些曾经的失败者们无一不站在成功的制高点上为人们所铭记。是什么令他们走出失败的深渊?微笑,是微笑改变了一切。我指的微笑不仅仅是一个表情,而是包含这个表情背后的乐观和坚毅。无论是麦克阿瑟还是周杰伦,他们为了梦想,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他们将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遇到的磨难化作了一个个灿然的微笑,用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次失败的

11、打击。于是命运终于垂青了他们,赐予他们与微笑等值的荣耀。失败不会是一个人永远的烙印。渺小与伟大,断裂与永恒,瞬间与历史,全在于你面对失败的态度。悲观者说:“成功太难了,我做不到。”于是愁眉苦脸无精打采地将命运交付给时间;乐观者说:“失败有什么可怕的,我能行!”于是笑容可掬斗志昂扬地挑战命运。时间对于二者不同的态度,给出了最公正的判决:悲观者还是失败,而乐观者获得成功。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失败,与其消极等待春暖花开,不如笑脸相迎。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从心理上给自己减压,不会被失败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其次,有了精神支柱,微笑化作动力来征服失败。这两点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你始终保有自信心,不为失败击溃。

12、像诗人汪国真所说:“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微笑着面对失败,微笑着面对生活,有一天你一定能发现,笑一笑,没有什么烦恼抛不开。微笑是人生路上独具特色的风景,常有自然之微笑则是一种气度和胸怀。用微笑去欣赏失败,仿佛用蜡笔为白纸着上色彩;微笑是成功的花,成功是微笑的果,花开了,果才会孕育。即使有一天成功没有降临你的果园,你也不要气馁,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菌子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你也应当这样想:成功还没有来,但是微笑的我已经嗅到了成功的气味。微笑着面对失败,如同梧桐的碎片投入火中发出的烈烈绝响,这才是成功的至高境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

13、语式材料作文题。本题写作要求明确对上述“三得”,你有何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写一篇议论文。本题材料在理解上没有多大难度,材料中的三“得”,概括地讲就是有关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学生比较好理解,也有话可说,行文时可联系自身经历或积累的名人素材来作文。但要注意题中要求只能选择其中的“一得”,要结合具体事例来谈,避免了学生对“三得”都蜻蜓点水似地涉及。对第一“得”学习时沉得住气,可以写学习时要沉得住气,如写在学习时能拒绝诱惑、放下包袱,心无旁骛,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等,或者写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沉得住气的原因、意义等;对第二“得”成功后弯得下腰,学生可以思考如何对待成功的问题,“成功后弯得下腰”可以理

14、解为“不过分沉醉于暂时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仍需弯得下腰继续前行”,或成功后不能自负、自傲,甚至功劳独揽,否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对第三“得”失败时抬得起头,要注意限制词“失败时”,可以论述为什么要“抬得起头”,或阐述如何“抬得起头”,或记叙“抬得起头”的表现,等等,这些都是符合题意的。立意:1.用努力的沉淀获取成功。2.胜而不骄 ,方得长远成功。3.挑战失败,而不是接受失败。3例文:本分做人,脚踏实地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把潜能和实力发挥到极致,想必是很多人共同的心愿。要达成这一美好愿景,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方法。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上世纪20年代,著名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的座右铭,就堪称塑

15、造崭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良训。“三此主义”,这是一个极现实的主义,不带一点浪漫情调,说到底就是“本分人做本分事,脚踏实地”。朱光潜之所以能在美学、文艺理论、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卓越功绩,与其“三此主义”的人生信条不无关系。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古往今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唯有不推诿、不拖延,坚持着眼当下、主动作为,深钻一域、深研一行,才能一步步将人生和事业推向高处。不独朱光潜,在我国许多古圣先贤、仁人志士身上,都能看到“三此主义”的影子。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被后人盛赞为“入局且最成功”的一个。他多次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即便是身居高位,依然告诫家人要“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活在当下重在做在当下。用“三此主义”塑造自我,就要勇于立身担当,坚持用行动兑现人生价值。它可以是潜默无声的点滴微行,也可以是赤诚报国的凛然大义。在革命烈士书信中,收录了两封撼人心魄的书信。曾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的徐玮烈士,在英勇就义前的遗书中这样写道:“我并不觉得死有何痛苦,生活于此时代,便负有此时代的使命。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时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生命时值之修短是不成问题的。”另一封是赵一曼烈士牺牲前给儿子的信:“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这些血泪拌和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