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372156740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3年度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23年度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23年度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23年度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度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度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甲欲杀死乙:在乙饭碗里投放毒药: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饭菜: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结果导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甲对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_。A.过于自信的过失B.疏忽大意的过失C.间接故意D.直接故意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我国刑法对犯罪的主观条件的界定。我国刑法界定了犯罪主体的主观要件:故意和过失。其中: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果行为主体希望结果的发生就构成直接故意:如果是放任了结果的发生:则是间接故意。题中甲

2、放任了丙的做法导致其死亡:C项正确。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饮茶的习惯:国内较早关于茶叶的研究来自唐代陆羽的茶经:茶叶按其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完全发酵茶。以下属于半发酵茶的是_A.西湖龙井茶B.庐山云雾茶C.福建安溪铁观音D.安徽祁门红茶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不发酵、半发酵和完全发酵茶与茶叶种类的对应关系是:不发酵茶绿茶:半发酵茶乌龙茶、茉莉花茶:完全发酵茶红茶、普洱茶。龙井茶、云雾茶都属于绿茶类:铁观音属于乌龙茶。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对这一命题的正确

3、理解是_。 A.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不能帮助人们获取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感性认识是关于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仅仅获得了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不能正确的理解事物,只有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才能理解事物,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感觉事物。因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据此,B为应选项。A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我们可以认为感性认识是肤浅的认识,但肤浅不等于不可靠。C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关于认识现象的感性认识虽然不是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但由于现象

4、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因而不能认为感性认识对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帮助。D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D项所表述的命题虽然正确,但与题干没有解证关系。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雪花在空中飘落连接在一起形成雪片:无论雪花怎样轻盈:怎样奇妙万千:它的晶体是有规律的_。A.五角形B.六角形C.七边形D.三角形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B。解析:雪花:是一种有规律的六角形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形成雪片。故本题,答案选B。5、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从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许多大学生纷纷响应去农村当“村官”。有人认为:村官是官:是国家机关最基层的干部。下列对此观点判断正确的是_

5、。A.观点正确: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政权机关B.观点正确: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民族自治机关C.观点错误: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政党机关D.观点错误: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解析村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非政权机关、政党机关:也不是基层民族自治机关。故选D。6、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_。 A. 主体 B. 客体 C. 看客 D. 形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 的创造者。故本题答案选A。7、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_。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

6、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本题所属考点-政治经济学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_。A.感性认识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于抽象思维B.感性认识于日常活动:理性认识则于科学实践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

7、琿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现象(: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在人们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故本题答案选C。9、“手表定律”是指当我们同时拥有两只时间不一样的手表时:反而不知道准确的时间:这对做好团队工作的启示是_A.维护领导权威B.领导言行一致C.服从组织安排D.避免令出多门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答案解释: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偶然防卫是指在客观上被害人正在或者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进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对被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

8、效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偶然防卫的一项是_A.甲与乙积怨很深:某日发生冲突后:甲回家拿了手枪打算去杀乙:两人在路上正好碰上:甲先开枪杀死了乙:但开枪时不知乙的右手已抓住口袋中的手枪正准备对其射击B.甲正准备枪杀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了一枪:将其打死: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纯粹是出于报复泄恨的目的杀甲:结果保护了乙的生命C.甲与乙醉酒后发生激烈冲突:两人相互厮打至马路上:正当甲要捡起路边砖头击打乙时:围观群众中有人喊D.甲身穿警服带着电警棍:冒充警察去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本题所属考点-定义判断11、根据会议的主导思想和会议记录,对会议的重要内容、决定事项进行整

9、理、综合、摘要、提高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纪实性的公文种类为_。 A. 决定 B. 通告 C. 会议纪要 D. 决议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C【解析】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主导思想和会议记录,对会议的重要内容、决定事项进行整理综合、摘要、提高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记实性、指导性的公文。它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会议纪要不同于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对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适用。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_。 A. 主任 B. 主任或副主任

10、C. 主任和副主任 D. 主任、副主任或委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B【解析】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_。 A. 受教育权 B. 生命健康权 C. 人格尊严权 D. 人身自由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中小学生来说,受教育权是其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常见的学生受教育权

11、包括:(1)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3)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4)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5)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4、环境学家十分关注保护濒临灭绝动物的高昂费用,提出应通过评估各种濒临灭绝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以决定保护哪些动物。此法实际不可行,因为预言一种动物未来的价值是不可能的。评估对人类现在作出间接但很重要的贡献的动物的价值是不可能的。 这段文字作者的主要论点是_ A. 保护没有价值的濒临灭绝的动物比保护具有潜在价值的动物更重要 B. 尽管保护所有濒临灭绝的动物是必须的,但在经济上却是不可行的 C. 由于判断动

12、物对人类价值高低的方法并不完善,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定也不可靠 D. 保护对人类有直接价值的动物远比保护有间接价值的动物重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考查表面主旨。 文中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提出了一种观点,第二、三句话说明这种方法不可行的原因。A项本身错误;B项是强干扰项。虽然它的表述是正确的,但并非文中的主要意思。文中主要是反对了“通过评估各种濒临灭绝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以决定保护哪些动物”这种观点,所以该项实际上是无关项。从文中的后两句话可知D项错误。C项表述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选择C。15、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

13、源的含义:我们可以把法律分为_。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C.宪法、民法、刑法、商法等D.宪法、法律、行政法、条例等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法律的渊源:不同法系、地域、国家对其均有不同的表述。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法律渊源采用的是以各种制定法为主的正式的法律渊源:其中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单行法规、经济特区法规和规章、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等。故本题答案选择B。16、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_。A.提高企业盈利率B.提高管理水平C.提高人的积极性D.提高劳动生产率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

14、考答案:D【解析】D【解析】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故选D。17、天气不好的城市有几个,_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由表格第二列可知,天气不好的城市有南宁和福州两个。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_,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C.热爱教育事业D.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故选A。本题所属考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_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答案: D 本题所属考点-经济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_ A. 平等权 B. 受教育权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