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网格员招聘考试题库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1941896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网格员招聘考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3年度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网格员招聘考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3年度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网格员招聘考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3年度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网格员招聘考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3年度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网格员招聘考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度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网格员招聘考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网格员招聘考试题库(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度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网格员招聘考试题库一单选题(共60题)1、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是_。A.内部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D.国家行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B.本题考查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范围。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A符合上述(3(项的规定:C符合上述(2(项的规定:D符合上述(1(项的规定:全部属

2、于不受理范围。正确答案为B。45.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转变职能、_、精兵简政、提高效率。A.政企关系B.理顺关系C.简化程序D.宏观调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列人重要内容:提出要“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髙效率”。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 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公务员优厚的待遇,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而公务员招考门槛也水涨船高,报考条件中的高学历要求并不鲜见。在高学历日渐成为公务员考试“敲门砖”的今天

3、,广东省却反其道行之,决定 2009 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符合条件的高中生也可报考。广东省此举可谓突破“常理”。公务员招考是否应该追求高学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 A. 公务员待遇好,工作稳定,用人的要求应该高 B.提高门槛可以为“国考”降温,广州的做法不科学 C.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不是不应当使用高学历人才,而是要人尽其才 D.高学历高能力是用人单位提高要求的原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材料讲的是在公务员招考门槛日渐提高的背景下,广东省却反其道而行之,降低了公务员招考的门槛,强调的是人尽其才,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学历。题干只是对公务

4、员门槛的变化做了客观说明,并没有对此评价,故排除A项;B、D项文中没有提到,也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_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A.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

5、,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某公司由甲、乙、丙三位股东出资设立,丁和戊分别被依法选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和监事,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无法按期偿还银行贷款。根据法律规定,下述主张能获得支持的是_。 A. 银行要求作出贷款决策的丁返还贷款 B. 银行要求该公司返还贷款 C. 银行要求已足额缴纳出资的甲、乙、丙三股东返还贷款 D. 银行要求对该公司承担监督检查责任的戊返还贷款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 B 解析: 公司法第3条第1款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因此,银行可以要求该公司返

6、还贷款。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所大学共四个区:住在北区的都不是文科类院系的学生:因此:在西区上课的学生有的不住在北区。为了使上述论证成立:必须以下列哪项为假设,_A.文科类院系的学生有的不在西区上课B.在西区上课的有的不是文科类院系学生C.住在北区的学生有的是在西区上课的D.文科类院系的学生有的是在西区上课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根据三段论前提型何题可知:需要在“文科类院系的学生”和“在西区上课的学生”这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而且需要补充的是肯定的形式:故答案选D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

7、象属于_。 A. 负向迁移 B. 垂直迁移 C. 顺向迁移 D. 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逆向迁移是指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先前学习的内容产生的影响。 本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7、中央提出,今年要把_作为转变政风的工作重点。 A. 倡俭治奢,倡勤治懒 B.提高办事效率,强化队伍建设 C.遏制形式主义,加强监管创新 D.规范行政管理,强化公共服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2013年3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今年要把倡俭治奢、倡勤治懒,作为转变政风的工作重点。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某地政府

8、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名义,要求农民种植番茄,然而番茄成熟后却销售疲软,于是政府又下发红头文件,要求本地区各单位干部职工每人购买100斤番茄,该政府_。 A. 行使了承担和服务的职能 B. 落实了权力为其所用要求 C. 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 滥用了管理经济的职权 9、下列不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经济形式的是_。 A. 社会主义经济 B. 个体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0、随着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有关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段话_ A. 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

9、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 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C. 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11、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_下,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三楼的窗户_,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_了暮色。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 映衬 遥看 划破 映衬 鸟瞰 刺破 B.C.衬托 远望 划破 D.衬托 鸟瞰 打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先看第二空,从三楼的窗户看庭院,不应该是“遥看”和“远望”

10、,应该是俯瞰,所以这里应该填“鸟瞰”,排除A.C。第三空前面的主语为“秃树”,用“刺破”更能体现用尖物刺透暮色的意境,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12、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_ A. 可以越级晋升职级 B.不得越级晋升职级 C.原则上不可以越级晋升职级,但因工作特殊需要且符合有关条件的,按管理权限批准后,可越级晋升职级 D.经省级以上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后可越级晋升职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考点:行政法解析:深圳市行政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七条: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且符合有关条件的,按管理权限批准后,可以破

11、格晋升。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不得越级晋升职级。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3、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是_。 A. 分批改革 B. 分类改革 C. 分地域改革 D. 体制转变 14、 初唐的人们探究梁、陈、北齐的祸乱之源,往往归咎于淫靡的文风,并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文风,以适应唐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这无疑对初唐文坛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以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毕竟本末倒置。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_。 A. 唐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文风 B.把文风不振作为封建王朝的亡国之因是错误的 C.把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有利于文坛的建设 D.把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虽不科学,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片段的第一句即表明了其观点,即初唐的人们将淫靡的文风视为亡国之因,对初唐文坛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句则委婉的指出这个认识是不科学的。故选D。 15、下列战争及战争结果对应正确的是_。 A. 鸦片战争尼布楚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割让香港岛 C.甲午战争南京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庚子赔款 E.第一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焚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的结果是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使得中国开始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和沙俄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1689年9月7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

13、和沙俄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的结果是和俄、英、美、法签订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是中英南京条约的规定;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的结果是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9月7日)的结果是签订辛丑条约,产生了庚子赔款,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火烧圆明园”事件发生在186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 劳动输出:指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活条件较差的国家和地区,为了积累资金、开拓视野、吸收先进技术、

14、增长见识和培养自己建设队伍的素质,把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转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富裕、劳动报酬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从事合同制的工作和劳动服务的一种形式。下列属于劳动输出的是_。 A. 某大学教授到边远地区大学兼职 B.甲县向乙县借调技术干部 C.四川、江西民工到广东找工作 D.甲厂倒闭,其工人大部分经培训后安置到邻近的乙厂工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 【解析】劳动输出的条件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活条件较差的国家和地区把部分剩余劳动力转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好的国家和地区。C项经济水平较低的四川、江西的民工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工作,就是在进行劳动输出;A项是从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区到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工作,不属于劳动输出;B项只是借调,也是从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区到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 工作, 不属于劳动输出;D项不是地区之间的劳动迁移,也不是劳动输出。故答案为C17、李某在偷盗超市外停放的自行车时被超市保安刘某发现,李某于是持匕首划伤刘某,在争斗中李某因头部撞击旁边的栏杆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刘某见状,捡起匕首,往李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李某死亡,对于刘某用匕首刺死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 属于意外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