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2 物质的制备及定量分析实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1571727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2 物质的制备及定量分析实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2 物质的制备及定量分析实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2 物质的制备及定量分析实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2 物质的制备及定量分析实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2 物质的制备及定量分析实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四十二)物质的制备及定量分析实验1过氧化尿素是一种新型漂白剂、消毒剂、漂白、消毒的效果优于H2O2和过氧乙酸。某工业用过氧化尿素的部分参数见下表:分子式外观热分解温度熔点水溶性(20)CO(NH2)2H2O2白色晶体457585500 gL1合成过氧化尿素的步骤及反应器的示意图如下:在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30%的H2O2溶液,再加入30g尿素,在不断搅拌下升温至300,使尿素完全溶解,保温30 min,冷却至5进行结晶。抽滤得白色粉末状结晶。在50下干燥2 h,得过氧化尿素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反应温度的适宜方法是_ (填序号)。A酒精灯加热B酒精喷灯加热C电炉

2、加热D水浴加热(2)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反应器中冷凝管中冷水从_(填“a”或“b”)流进;反应器加热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_。(4)搅拌器不能选择铁质或铝质材料的原因是_。(5)为测定产品中活性氧的含量(活性氧16%,相当于含H2O2 34%),称取干燥样品12.000 g,溶解,在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准确量取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 mL 6 molL1的硫酸,然后用0.200 0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KMnO4溶液与尿素不反应),平行实验三次,实验结果如下:实验序号123KMnO4溶液体积/mL滴定前读数0.000.002.00滴定后读数1

3、9.9821.7022.02KMnO4溶液应盛放在_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产品中活性氧的质量分数为_。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会使测得的活性氧含量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解析(1)根据CO(NH2)2H2O2热分解温度为45 ,所以采用的加热方式应用水浴加热,易于控制温度,选D;(2)反应器中过氧化氢与尿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O(NH2)2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2=CO(NH2)2H2O2;(3)冷凝管中冷水要低进高出,所以冷凝管中冷水从b流进;过氧化氢加热会分解;所以温度不能太高;(4)铁、铝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所以不能选择铁

4、质或铝质材料搅拌器;(5)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腐蚀橡胶,KMnO4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H2O2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显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第二次实验明显误差太大,应舍去,第一次和第三次滴定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 mL;依据反应2MnO5H2O26H=2Mn28H2O5O2;2MnO5H2O2;2 50.020 0 L0.200 0 mol/L0.01 mol所以12.000 g样品中含过氧化氢0.1 mol;过氧化氢质量分数100%28.3%;活性氧16%,相当于H2O2 34%,则活性氧质量分数13.3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偏小,依据c(标准)V(标准)c(待测)V(待测),则过氧化氢物质的量偏小,活性氧含量偏低。答案(1)D(2)CO(NH2)2H2O2=CO(NH2)2H2O2(3)b温度过高会导致过氧化氢分解(4)铝、铁易被氧化(5)酸式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显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13.3%偏低2二氧化氯气体有毒,常应用在果蔬保鲜方面,用NaClO3与CH3OH (沸点64.7) 在催化剂、61时发生反应得到ClO2,实验装置如下图,(已知ClO2 的稳定性较差,用稳定剂吸收ClO2。使用时加酸释放出ClO2)。完成下列填空:(

6、1)仪器b的名称为_,其作用是_。(2)反应中甲醇被氧化为甲酸(HCOOH),写出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_。(3)甲装置中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如果滴加甲醇的速度过快,可造成的后果_。(4)某同学建议将上述装置中的分液漏斗c改为恒压漏斗e,你认为他的理由是。(5)实验结束后,先用仪器a 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过一段时后再拆卸仪器,其目的是_。(6)下表是两种稳定剂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数据,若将其用于樱桃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_( 填“1”或“2”),原因是_。时间/天稳定剂0246810121416稳定剂1801508020105000稳定剂240525252525

7、0484720(7)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某保鲜剂中ClO2含量,其实验操作如下,在维形瓶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再加入5 mL稀硫酸,取15 mL保鲜剂于锥形瓶中。ClO2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8H=2Cl5I24H2O;用0.1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碘单质(I22S2O=2IS4O) 。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18.00 mL Na2S2O3标准溶液,测得该保鲜剂中ClO2的含量为_gL1解析(1)根据图示仪器b的名称球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甲醇;(2)甲醇被氧化为甲酸(HCOOH),NaClO3被还原为ClO2,反应方程式是4NaClO3CH

8、3OH2H2SO42Na2SO44ClO2HCOOH3H2O;(3)根据NaClO3与CH3OH(沸点64.7 )在催化剂、61时发生反应,所以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如果滴加甲醇的速度快,生成ClO2的速率快,稳定剂来不及吸收ClO2;(4)恒压漏斗能平衡气压,有利于液体顺利下流,防止甲醇挥发;(5)二氧化氯气体有毒,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将反应停止,并吸收多余的ClO2;(6)释放的ClO2浓度稳定,保鲜时间长的稳定剂效果好,根据表格数据,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2;(7)设保鲜剂中ClO2的含量是xgL1ClO25Na2S2O267.5 g5 mol0.015x0.018 L0.100 0 mol/L

9、,x1.62。答案(1)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甲醇(2)4NaClO3CH3OH2H2SO42Na2SO44ClO2HCOOH(H2CO2)3H2O(3)水浴加热稳定剂来不及吸收ClO2(4)有利于液体顺利下流,防止甲醇挥发(5)将反应停止,并吸收多余的ClO2(6)2释放的ClO2浓度稳定,保鲜时间长(7)1.623实验室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Cl2CCl3CHO 5HCl,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是C2H5OHHClC2H5ClH2O。 某探究小组模拟制备三氯乙醛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加热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检查虚线框内装置

10、气密性的方法是_。(3)若撤去装置B,对实验的影响是_。(4)实验时发现D中导管口处气泡速率过快,合理的解决方法是_。(5)已知:CCl3CHOOHCHCl3HCOOHCOOI2=H2ICO2I22S2O=2IS4O称取0.40 g产品,配成待测溶液,加入20.00 mL 0.100 mol/L 碘标准溶液,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并立即用0.020 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3次,平均消耗Na2SO3溶液20.00 mL。滴定时所用指示剂是_,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测得产品的纯度为_。解析A装置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

11、B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装置盛放浓硫酸干燥氯气,D中反应制备CCl3CHO,E装置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氯气、HCl防止污染空气。(1)根据装置图,仪器a为冷凝管;(2)检查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可以在B中加入一定量水至浸没导管,对A加热。若B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停止加热,B中导管内有稳定水柱形成,则装置气密性良好;(3)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装置B中的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氯化氢,若撤去装置B,会有氯化氢杂质与乙醇反应,生成氯乙烷,导致三氯乙醛的纯度降低。(4)实验时发现D中导管口处气泡速率过快,说明生成氯气的速率过快,合理的解决方法有停止对A加热或控制滴加盐酸量;(

12、5)碘遇淀粉显蓝色,滴定时可以选用淀粉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根据消耗的Na2S2O3计算剩余I2的物质的量0.020 00 molL10.02 L2104 mol,与HCOO反应的I2的物质的量为0.100 0 molL10.02 L2104mol1.8103 mol,由CCl3CHOHCOOI2可知,CCl3CHO的物质的量为1.8103 mol,则产品的纯度为100%66.4%,故答案为:淀粉溶液;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66.4%。答案(1)(球形)冷凝管(2)在B中加入一定量水至浸没导管,对A加热。若B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停止加热,B中导管内有稳定水柱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