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同步训练:第8课《箱子岩》(语文版必修2)

上传人:优****源 文档编号:371569260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同步训练:第8课《箱子岩》(语文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同步训练:第8课《箱子岩》(语文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同步训练:第8课《箱子岩》(语文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箱子岩同步训练 语文版必修2(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4分)A青黛(di)痈疽(j)鸟瞰(kn) 哗(hu)众取宠B烘炙(zh) 症(zhng)结回溯(s) 挈(qi)妇将雏C罅(xi)隙 隽(jun)永应和(h) 谆(zhn)谆告诫D屏(png)障 遒劲(jng)抚恤(x) 返璞(p)归真解析B项“症”读zhng。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呐喊烟蔼 深居简出可望不可即B斑驳桃源 没精打采一泄千里C溃烂感慨走投无路自行其是D硬弩船篷倍受压榨干燥如焚解析A项蔼霭;B项泄泻;D项倍备。答案C3依次填入下面各

2、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问题,但语言表达欠洗练也是不容_的一条。床上被子_地拖到潮湿的地上,两张椅子上乱堆着一些脏衣服和杂物。这种谈话,不仅常常得到比读书更重要的学问,还可以互相_,使自己想到许多闭门读书时想不到的问题。A忽视凌乱启发 B轻视凌乱启示C忽视杂乱启示 D轻视杂乱启发解析忽视:没注意到,遗漏掉,多指无意的疏忽。轻视:不重视,有意不放在眼里。凌乱:散乱,不整齐。杂乱:多而乱。句说的是“床上被子”,不可能是“多”,而应是因没收拾而零落散乱。“启示”不能被“互相”修饰。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4分)A

3、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来的警察擒获。B把现在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做深入的研究,这种大业,就是孔子、亚里斯多德复出,恐怕也要敬谢不敏。C中国篮球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D当这位长袖善舞的梨园名旦,抖起她最擅长的水袖,唱开清亮的京腔时,台下的观众都禁不住大声地喝起彩来。解析A项“坐地分赃”的本义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后来多用其引申义:(匪首、窝主等)不亲自偷抢而分得赃物。与句中“共同作案”不合。B项“谢敬不敏”,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词,使用准确。C项“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很多人怨恨的声音,这里指姚明个

4、人,不妥。D项“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属贬义词。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B技术创新的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C冠华是个从不设防的人,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却无法应付政治生活中的阴谋与陷阱,最后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代价。D技术或许是中性的,技术本身既非善亦非恶,技术的运用及运用的结果却可以是大善或大恶的。解析A项搭配

5、不当,“改善”与“准确性”搭配不当;B项语序不当,“存储、获得和处理”应改为“获得、处理和存储”,或“获得、存储和处理”;C项结构混乱,“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代价”为杂糅句式,可去掉“为代价”。答案D阅读与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20分)四点钟左右,黄昏已逐渐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我独自坐在一家小饭铺柴火边烤火。我默默地望着那个火光煜煜的枯树根,在我脚边很快乐地燃着,爆炸出轻微的声音。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来镶在我身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有些来烘烘脚,把穿着湿草鞋的脚去热灰里乱搅。看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这里是

6、一群会寻快乐的正直善良乡下人,有捕鱼的,打猎的,有船上水手和编制竹缆工人。若我的估计不错,那个坐在我身旁,伸出两只手向火,中指节有个放光顶针的,肯定还是一位乡村里的成衣人。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都得下河去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特别是隆冬严寒天气,却在这个地方,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虽然也同样有人事上的得失,到恩怨纠纷成一团时,就陆续发生庆贺或仇杀。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已相融合,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而且在这种过程中,人是如何渺小的东西,这些人比起世界上

7、任何哲人,也似乎还更知道的多一些。听他们谈了许久,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

8、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一个跛脚青年人,手中提了一个老虎牌新桅灯,灯罩光光的,洒着摇着从外面走进屋子。许多人见了他都同声叫唤起来:“什长,你发财回来了!好个灯!”那跛子年纪虽很轻,脸上却刻划了一种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在乡下人中仿佛身份特高一层。把灯搁在木桌上,懒洋洋地坐近火边来,拉开两腿摊出两只大手烘火,满不高兴地说:“碰鬼,运气坏,什么都完了。”“船上老八说你发了财,瞒我们。怕我们开借。”“发了财,哼。用得着瞒你们?本钱去七角,桃源行市只一块零,除了上下开销,二百两货有什么捞头,我问你。”这个人接着且连骂带唱的说起桃源后江娘儿们种种有趣的情形,使得一般人活泼兴奋起来,话说得正有兴味时,

9、一个人来找他。说:“什长,猪蹄膀炖好了,酒已热好了。”他搓搓手,说声有偏各位,提起那个新桅灯就走了。原来这个青年汉子,是个打鱼人的独生子。三年前被省城里募兵委员看中了招去,训练了三个月,就开到江西边境去同共产党打仗。打了半年仗,一班兄弟中只剩下他一个人好好的活着,奉令调回后防招募新军补充时,他因此升了班长。第二次又训练三个月,再开到前线去打仗。于是碎了一只腿,抬回省中军医院诊治,照规矩这只腿得用锯子锯去。一群同乡都以为从辰州地方出来的家乡人,“辰州符”比截割高明得多了,信他个洋办法像话吗?就把他从医院中抢出,在外边用老办法找人敷水药治疗。说也古怪,不到三个月,那只腿居然不必截割全好了。战争是个

10、什么东西他也明白了。取得了本营证明,领得了些伤兵抚恤费后,于是回到家乡来,用什长名义受同乡恭维,又用伤兵名义做点特别生意。这生意也就正是有人可以赚钱,有人可以犯法,政府也设局收税,也制定法律禁止,又可以杀头,又可以发财,那种从各方面说来都似乎极有出息的生意。我想弄明白那什长的年龄,从那个当地唯一成衣人口中,方知道这什长今年还只二十一岁。那成衣人还说:“这小子看事有眼睛,做事有魄力,蹶了一只脚,还会一月一个来回下常德府,吃喝玩乐发财走好运。若两只腿全弄坏,那就更好了。”有个水手插口说:“这是什么话。”“什么画,壁上挂。穷人打光棍,一只腿打坏了不顶事。如两只腿全打坏了,他就不会卖烟土走私赚了钱,再

11、到桃源县后江玩花姑娘了!”成衣人末后一句打趣话,把大家都弄笑了。回船时,我一个人坐在灌满冷气的小小船舱中,屈指计算那什长年龄,二十一岁减十五,得到个数目是六。我记起十五年前那个夜里一切光景,那落日返照,那狭长而描绘朱红线条的船只,那锣鼓与热情兴奋的呼喊尤其是临近几只小渔船上欢乐跳掷的小孩子,其中一定就有一个今晚我所见到的跛脚什长。唉,历史是多么古怪的事物。生恶性痈疽的人,照旧式治疗方法,可用一星一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这跛脚什长,我对他的印象虽异常恶劣,想起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二十年前澧州镇守使王正

12、雅部队一个平常马夫,姓贺名龙,兵乱时一菜刀切下了一个散兵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二十万军队来解决这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是用什么写成的!6.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来塑造跛脚青年这个人物形象?他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7分)答:_答案(1)作者对跛脚青年的刻画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和语言描写。(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3)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十五年前在渔船上欢乐跳掷的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成长为毒害乡民的什长,刻画了一个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兵痞、无赖的形象。7作者描写跛脚青年这个形象有什么用意?(6分)答:_答案在作

13、者眼里“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跛脚青年的所作所为显示了湘西人民生活中的痼疾和污秽。作者借这个人物来批判外界社会日益败坏的世风对淳朴乡民的侵蚀与毒害。8文段结尾写贺龙这个人物的用意是什么?(7分)答:_答案作者之所以写贺龙,因为这个人是三湘大地上出现的风云人物。对贺龙,作者是充满敬佩和期待的。二十年前贺龙只是一个平常的马夫,二十年后就成了统领千军万马的一方豪杰,“谁个人会注意这个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是用什么写成的”。作者又一次提到了“历史”,这样的感叹流露出期盼,希望当地人民能像贺龙一样去创造一段新的历史。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烈期盼和希望。二、课外阅读阅读下

14、面的文章,完成912题。(20分)谒沈从文墓叶蔚林出凤凰县城南门,沿一条简易公路前行约一公里半,过一道短桥便来到杜田村。沈从文墓就在杜田村。杜田村背靠南华山,面临沱江水。村子百十户人家,木屋砖屋一字长蛇排列在脚下,沿河一条长长的青石板小路,联络着所有门户。河岸有竹丛,有垂柳,还有好些石榴树;若逢夏日石榴正开花,那是一团团火焰,耀人眼目。沈从文墓坐落在桥头山坡高处,算得上杜田村第一户居民。八十六级石阶曲折通向墓地,曲折的八十六级石阶,象征沈从文八十六年曲折的人生之路。沈从文墓实在算不上墓,没有墓亭、墓道且不说,甚至连个黄土坟包都没有。山壁下辟出一长条土坎地,中央埋下骨灰罐,上面再竖立一块不规则的

15、五彩石便是一切。树还是新栽了一些,矮的是棕榈,高的是玉兰;玉兰还未长成,开花还得好几年,而地上已杂草丛生。当然,五彩石上还是有镌刻的。正面是沈从文自己手迹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沈从文妻姐张充和女士的诔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可是没有墓志铭,甚至最简单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也没有。据说,沈从文生前曾对家人说过:“一个人或生或死,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沈从文没说。不好乱猜,但也不难猜到。据说,这块墓地是沈从文自己选定的。1982年夏初,沈从文终于回到魂牵梦绕、阔别近六十年的凤凰小城。沈从文在这块土地上流连复流连,发出孩童般的欢笑。某一天傍晚,沈从文散步来到杜田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