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版七年级《家乡》上册第12课《 校园安全》 教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71491085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版七年级《家乡》上册第12课《 校园安全》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吉林版七年级《家乡》上册第12课《 校园安全》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吉林版七年级《家乡》上册第12课《 校园安全》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吉林版七年级《家乡》上册第12课《 校园安全》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吉林版七年级《家乡》上册第12课《 校园安全》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版七年级《家乡》上册第12课《 校园安全》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版七年级《家乡》上册第12课《 校园安全》 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版家乡七年级 第12课校园安全教学设计课题 校园安全 单元第4单元学科家乡年级7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学生宿舍安全知识。2.通过事例掌握校园楼梯、大型校园活动的安全知识。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重点了解学生宿舍安全知识。难点通过事例掌握校园楼梯、大型校园活动的安全知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校园承载着我们青春与梦想,它是同学们的第二个家园, 带给同学们知识、友谊与欢乐。 校园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校园安全与我们的幸福息息相关,那么,在学生宿舍、校园楼梯等处,在大型校园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增强哪些强安全意识,严防安全

2、事故,学会自我保护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校园安全,从中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题。 设疑欣赏交流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讲授新课一、学生宿舍安全宿舍是同学们休息放松的场所,安全舒适的宿舍环境能带给同学们愉悦的感受。但是,同学们在宿舍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被忽视的安全问题常常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造成意外伤害,给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和损失。 1.故事回放案例一:1997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云南省某乡中心学校一学生在床上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帐和衣物,引起火灾。火灾烧死学生21人,伤2人。案例二:

3、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许,上海某高校学生宿舍楼602寝室女生违规使用电热棒烧水,水烧干后引起火灾,过火面积达20 平方米左右 。因室内火势过大,4名女生从6楼寝室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当场摔死。3. 活动看过上述两个案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与同学们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宿舍火灾的案例?归纳一下,引起宿舍火灾的原因一般有哪些?学生1:大火无情,火灾:损失严重。 学生2:要加强防火意识,防火人人有责!2014年12月26日18时许,山东师范大学本部校区4号宿舍楼某宿舍内发生火灾。现场共出动11辆消防车、88名消防警力,经合力工作,18时49分火灾被扑灭,过火面积16平方米。现场疏散人

4、员20余人,好在未造成人员伤亡。2012年4月27日早上6点,烟台一所高校发生了惊险一幕。一幢宿舍楼的房间里突然浓烟滚滚,顿时全楼惊呼一片。幸亏发现及时、报警及时,学生们均安全撤离,没有学生伤亡。学生宿舍火灾的主要原因(1)明火引燃。如在床上点蜡烛,躺在床上吸烟,或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在宿舍内焚烧杂物,使用煤气、液化气、酒精炉不当等。 (2)乱拉乱接电线或电线老化,接触不良发热易引起火灾。(3) 3、使用电器不当。如电灯泡靠近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起火;使用电热器无人监督烤燃起火;使用不合格电器起火。 4. 为了避免宿舍火灾的发生,同学们在宿舍生活中应当注意什么?第一,不要点蜡烛看书,因为蜡烛一旦倒

5、下或燃尽,极可能点燃周围的书本,蚊帐等可燃物;第二,不要在宿舍内私自接拉电线,否则容易导致电路超负荷或短路,引发火灾;第三,不要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热得快”、电磁炉、电热毯等电热设备;第四,不要在宿舍内使用煤气炉,酒精炉等灶具;第五,不要将台灯靠近可燃物;第六,使用蚊香时,要将其放在与可燃物保持一定距离的安全的地方;第七,离开宿舍时应关闭电源开关。5.专家指导火灾逃生十诀第一诀:逃生自救,临危不乱。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第三诀:通道出口,保持畅通。第四诀:扑灭小火,利人利己。第五诀: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第九

6、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专家指导6.宿舍安全注意事项(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警惕性,不要让陌生人随意进入宿舍,以防不测。(2)晚上睡觉前要关好门窗,并检查门窗插销是否牢固。(3)假期不能回家的学生,应集中就寝。 (4)在宿舍内一旦遭到坏人袭扰,要保持冷静,鼓起勇气巧妙地与其周旋, 并设法求得救援。(5)不要在宿舍内追逐打闹,避免意外伤害。洗澡时要注意防止摔倒、意外划伤等。(6)上下床铺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嬉笑打闹。睡眠时要保持良好的睡姿,避免从床上掉下,造成身体伤害。(7)正确使用电器,不要用湿手触碰插座及带电体,以免触电。7.在宿舍生活中,同学们除了需要防范火灾发生

7、外,还应该时刻提高警惕, 防止被骗、被盗和受到其他意外伤害等。(1)怎样防止盗窃?钱财不外露,保管好贵重物品。养成随手关门的好习惯。不留宿他人,以免引狼入室。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多加警惕。(2)宿舍发生盗窃案件,该怎么办?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在场者不得翻动任何物品。配合调查,实事求是地回答调查人员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如果发现银行卡被窃,应尽快挂失。二、校园楼梯安全上学、放学和课间活动是同学们集中通过校园楼梯的高峰时段,人数多而楼梯宽度相对较窄。上下楼梯时应靠右有序慢速通行。不要在上下楼梯时推搡、追逐、打闹,更不能攀爬楼梯护栏,以免发生伤害事故。1.故事回放2003年1月5

8、日,陕西省某镇初级中学学生在放学下楼时,1名学生不慎踩空,撞倒前面同学,引发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3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2003年12月11日,河北省某城镇中学放学时,因停电,在楼梯间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7名学生轻伤。2005年10月15日中午,四川省某县实验学校小学部,因下雨,楼梯变滑, 造成前面学生摔倒,后面学生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导致9名学生受伤,其中2人重伤。2005年11月8日,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李某在教学楼三楼走廊上玩耍,将右脚跨在走廊栏杆上,不慎失手坠落至一楼,因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2.你还知道这样的事例吗?陕西省某县城关小学1989年

9、12月28日清晨举行周会。7时许,在学校广播和铃声的催促下,教学楼上千名学生争先恐后奔往学校操场集会。学校副校长杨某未将教学楼西边楼梯铁栅门打开,使得二、三、四楼七百多名学生只得全部涌向东楼梯口。学生们下到二楼和一楼楼梯拐弯处时,因楼道电灯未开,跑在前面的学生摸黑与少数上楼放书包的学生相遇,造成双方拥挤,个别身材小的学生跌倒后引起上下楼梯受阻,造成严重拥挤,酿成特大伤亡事故,死亡6至11岁的小学生28人,伤59人。3.活动(1)上述案例带给你哪些启示?请与同学们讨论交流。学生1:在上下楼梯时,切莫拥挤,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学生2:不要在楼道奔跑、打闹,防止意外的发生。(2)下列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10、曾在你身上发生过?你认为今后应该注意什么?经常 偶尔 从不放学后飞快地冲出教室,跑着下楼梯。课间在楼道内玩耍时跨越楼道围栏。上下楼梯时一步跨越两三个台阶。常在上下楼梯时与同学们嬉戏玩耍。坐在楼梯扶手上滑下楼。边看书边上下楼梯。 今后要注意: 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上下楼靠右行。上下楼梯时,不要奔跑,不在楼梯、走廊上打闹、挤搡;不拥挤、不抢行。4.课间活动应该注意哪些?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

11、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校园大型活动安全学校经常会举行一些大型集体活动,如大型庆典活动、大型文艺演出、大型接待活动、室内大型演讲和各种大型赛事活动等。在大型集体活动中,师生比较集中,安全隐患增大,因此,同学们应听从指挥,遵守秩序,防范火灾、拥挤踩踏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注意自我保护。1.故事回放2007年9月16日上午,某省电力公司首届运动会开幕。电力职业学校气球方队的100名学生手持约1600个氢气球。部分气球氢气泄漏,并因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而发生爆燃,致使 98名学生被灼伤。其中,

12、中度灼伤41名,轻度灼伤57名。2.体验分享你所在的学校经常会举行哪些大型活动?在参加这些活动时,你注意过以下细节吗?(1)进入会场时先观察安全出口的位置。(2)进出会场时按秩序行走,不推挤前面的同学。(3)遵守会场秩序,不与同学争吵、打闹。请与同学们讨论:如果此时遇到意外事故,应该如何自我保护并迅速撤离现场?参加大规模公众活动时,入场前就要看清楚出口所在和各种逃生标识。切记:进入场地时的通道未必是最安全的。 如果是在会场等人多的地方,除了出入通道,还应该事先观察是否有其他逃生途径。体育场内最安全的地方是球场草地,因此如果发生意外的话,没有必要一定从进出通道挤出去。留在人群后面至少十五分钟,让

13、大部分人散去才离开是一种安全的选择。不要盲目跟随人群拥挤逃窜,稳定住惶恐心理后,仔细观察周围场地,寻找逃生机会。在人多,上下滚楼梯时一定要注意站在右侧,抓牢扶手,尤其要注意脚下,不要踏空,以防摔伤。如果自己被推倒在地,失去平衡的话,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面向墙壁,双手紧扣置于颈后,这样手指、背部和双腿可能受伤,但保护了最脆弱的部位。3.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学校通道或楼梯、球场和会场等地。发生踩踏的主要情况有:为争速度抢上抢下, 造成跌倒、踩踏;在楼梯间打闹,造成跌倒、踩踏;有人搞恶作剧,引起集体恐慌,争抢下楼,造成拥挤踩踏;不守规矩逆行,造成拥挤

14、踩踏等。 4.专家指导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如何自我保护(1)保持镇静。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2)当发现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提醒,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3)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的口令。(4)在拥挤的人群中,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保留安全间隙,避免胸、肺受到挤压,保持呼吸顺畅,并尽量保持身体平衡,随人流而动。(5)一旦被挤倒在地,应立即采取侧卧姿势,将身体蜷缩成虾状,并用双手紧抱头部。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被踩踏的面积,并有效保护人体最脆弱的三大部位:颈部、胸部和腹部。

15、等人群过后,迅速爬起。5.不慎倒地时的自我保护动作(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后颈部。(2)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3)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4)侧躺在地。6.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9)在人群骚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