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370696873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套)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套)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套)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套)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套)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套)(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套)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教学: 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 教学原则: 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3、教学方法: 是指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二、填空题1、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统一体;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

2、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3、在教育活动中,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决定性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4、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5、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班、课、时;其中,“班”即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制固定的班级。在“课”的类型上,可以分为两类:单一课和综合课。其中,单一课可以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测验课等;综合课的一般结构,按照顺序依次为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6、小组

3、合作学习是以异质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7、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其中,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用的最广泛的一种,它又可以分为讲授、讲解、讲读三种方式。8、一般说来,教学工作的实施,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环节组成。其中,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它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三项工作。教师在备课时要制定三种计划,它包括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教案)。教案又

4、叫_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的主要部分是教学进程。上课是教学工作的_中心环节。作业布置与批改是上课的延续。课外辅导是上课的补充和辅助。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学过程的最后步骤,是课堂教学结果的反馈。9、钻研教材包括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科书参考资料。三、选择题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起( B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辅助作用 D、决定作用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体现了( C )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3、最早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专著是( B )A、洛克教育漫话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C、学记 D

5、、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4、教学是学校教育的( B )途径A、本质 B、基本 C、一般 D、中心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 C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6、“不凌节而施”体现了( D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7、目前,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B )A、分层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小班教学8、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9、教师指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技能做各种练习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C )A、讲授法 B、谈话法 C

6、、练习法 D、参观法10、一节好课的最重要的标准是( B )A、教学方法多样 B、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C、时间分配合理 D教学过程设计好11、教师教案的详略主要是( D )的详略 A、教学目的 B、教学方法 C、教学原则 D、教学进程12、备课工作最深入、落实的工作是( C )A、设计教法 B、了解学生 C、钻研教材 D、写好教案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学活动的本质是特殊认识活动?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教学认识是教育性认识。2、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主要有:目标原则,教育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

7、渐进原则和掌握知识结构、少儿精原则,实践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哪些形式?分层教学(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班教学。4、教师运用讲授法应注意什么?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讲究语言艺术;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5、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日期和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6、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

8、、名词解释1、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2、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二、填空1、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三种不同的主张。2、社会发展从古至今经历里五种生产关系,因而也就有五种不同的教育,它们分别是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除此而外,还可以用生产力标准划分社会发

9、展阶段,相应的,也可以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发展阶段。3、教育的功能有社会发展功能和人的发展功能两个大方面,前者主要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后者主要是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其中,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是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创新性;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以“三个面向”为重点,抓住推进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环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思想、实践能力和崇高理想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奋斗。5、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二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启蒙作用;小学教育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它自

10、身独具的基本特征,它是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6、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一是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二是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三是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三、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 )生产劳动 模仿 语言 动物本能2、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的观点,是( )的基本主张。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3、( )已经出现学校和教师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4、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阶段,其划分依据是以( )为标准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5、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指的是( )生产性 科学性 全民性6、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

11、务教育法是于( )颁布的。1986年 1999年 2006年7、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指的是( )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创新性 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四、判断1、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孟禄。( )2、奴隶社会已经出现了学校和教师。( )3、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这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 )4、现代教育是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水平下的教育。( )5、教育学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指的是广义的教育,是就学校教育而言的。( )6、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属于普通基础教育。( )7、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它是强制的和免费的。( )8、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由于它是依据国家法律而实施

12、的基础教育,因而它具有强制性。()五、问答1、历史上有哪几种教育起源观?谈谈你的看法。历史上有三种教育起源观。生物起源观。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勒图尔诺和英国沛西能,认为教育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即已存在,教育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此种观点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认为在原始社会中尚有独立的教育活动,教育起源于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曾然,模仿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不单是模仿,人类的模仿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区别还在于它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

13、所产生的需要,教育为人类社会特有,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等。2、教育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怎样正确理解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亦即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也就是说,教育能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基础;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等等。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而言,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从狭义而言,即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

14、、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3、试阐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是资本主义革命时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出现之后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更新其内容和形式。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如下:生产性。主要体现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使现代科技与现代生产相结合,以促进生产与科技双向发展。从个体发展来说,使劳动者把学习现代科技理论与从事现代化生产劳动实践结合起来,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来说,就是使教育事业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生产加速发展,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民主性。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及平等性上。教育走向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享受和利用。教育逐渐向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教育管理。科学性。从内容到手段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拥有现代科技手段,教育信息网络化。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互相结合。创新性。为了使教育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现代教育改革特别探索新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在世界各国掀起高潮。教育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教育不断逼近理想目标。对现代人的素质结构设计,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5)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6)现代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