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370696868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七套)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1、课程的基本范畴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等各个方面内容。2、研究课程目标可以从垂直和水平两个维度入手。3、从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上看,完整的课程目标应当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4、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的设计、课程的目的、课程的评价以及课程的实施_等。5、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学科课、活动课、综合课。6、课程的基本结构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7、活动课程的结构上至少应包括主题、任务、评价标准三部分。8、课程设计的理论,经

2、常会全面地涉及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各个范畴。9、根据可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可以将课程设计大致分为宏观课程设计、中观课程设计、微观课程设计三个层次。10、一般认为,课程设计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五种11、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12、历史上三种不同的课程观分别是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其中课程是经验更加符合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3、课程论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和编制两个方面,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_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14、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全部课

3、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课程设计是关于内容的组织安排,课程目的是决定内容的依据,课程评价是判断内容产生的结果,课程实施是内容的逐步实现。15、课程的基本结构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科书三个部分。16、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即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17、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以极大的魄力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于实践的教育家。二、名词解释:课程: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的地组织安排的。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

4、规划和安排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也称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三、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具体课程领域的目标为中介作用于课程的。( )2、在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传统中,课程基本结构经常表现出相同的存在方式( )3、完整的课程论应当能够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 )4、课程目标必须与教育目标一致( )5、在实践中,教学与课程是两回事( )6、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不同课程的具体结构赖以建立的依据( )7、目

5、前小学开设的活动课是与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 )8宏观的课程设计应当解决课程的基本理念问题( )9、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地方和学校将会在课程设计中担任主要角色( )10、课程总是以特定的教学为基础( )11、教学是指教什么的问题( )12、小学课程中,语文、数学是主科,其余是副科,学习过程中应该区别对待( )13、课程论中关于课程的设计,是人们对课程的最根本的认识( )14实质教育学派强调课程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 )15、一定的能力是知识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四、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的番号填在括号里)1、从目前而言,( B )的观点更符合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A、课程的

6、知识 B、课程的经验 C、课程是活动2、我国课程的现代化是从引进西方课程开始的,( C )以知识为主导的思想理论对我国的课程实践影响最大。A、形式教育派 B、科学主义学派 C、实质教育派3、从培养兴趣出发论证分科课程的合理性的代表人是( A )。A、赫尔巴特 B、斯宾塞 C、泰勒4、将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极其体验纳入课程内容之中,并且作为课程的必要条件是(B)观点。A、知识本位 B、经验本位和经验法 C、结构本位5、( B )是人们进行课程设计最常用的模式。A、实验法 B、主观法和经验法 C、活动分析法6、在众多的课程模式中,( C )是最为著名的模式。A、发现模式 B、杜威模式 C、泰勒

7、模式 D、接受模式7、我国的教学大纲最根本的任务是( D )A、教学时间、顺序的安排 B、规划课程的不同内容、教学方法 C、明确教学的目标、方向 D、说明课程所包括的知识体系8、决定课程不同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是( C )。A、课程的内容 B、教师教的方法 C、学生学的学习方式 D、教学目标9、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 A )课程为主。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以上都不是10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A)正式成立 A、1986 B、1987 C、1989 D、199011、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 C )。A、课程计划

8、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12、关于课程内容的不同主张,最集中地决定于对( C )的认识。A、课程目标 B、课程计划 C、课程本质 D、课程结构13、适用于一定阶段具体课程的目标属于(B )目标。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C、第三层次14、影响相当深远,最为传统的课程观是( A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五、多项选择题(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人文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有( ABD )A、崇尚个性 B、提倡广泛的课程 C、重视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D、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2、完整的课程目标应当包括( ABC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9、 D、意志领域3、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的主要类型包括( BCD )A、经验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4、课程的结构包括( BCD )。A、课程内容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5、下列哪些国家的课程结构是以统一要求为特点的存在方式(CD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六、简答题1、历史上有哪几种重要的课程观?历史上有三种重要的课程观;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2、课程计划的重要作用是什么?课程计划对学校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它在课程结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

10、既是纵向结构中最宏观的安排,又是展现课程的横向结构。3、试述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决定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分科与综合的关系;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4、从人文与科学这一基本关系上谈谈我国课程改革应注意的问题。课程改革应有自己的特点,既要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又要提倡重学生和重视个性发展的人文精神。当前课程改革应进行两个方面的“基本建设”,在课程中同时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两个方面的任务,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对于教育和课程提出的要求,是课程必须完成的使命。5、课程实施应注意哪几个问题?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面向全体学生,为

11、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打好基础;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科学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七、问答题1、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什么弊端?如何改革?2、联系教育实际,谈谈怎样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和能力之间始终存在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没有任何知识能够完全凭借“灌输”而为学生所掌握,知识都是个体通过一定能力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因此,一定的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反之,也不存在完全不依赖与任何知识的能力,无知就无从谈起能力的发展。因此,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又各自具有独立性,二者在存在方式上分属于不同范畴。在发展上,彼此的独立性就更加明显,知

12、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与知识相关外,还有自己的规律和特征。教学中应处理好这一关系,使课程能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为达到此任务,必须建立不同的学习方式,课程应给予学生各种积极开放的机会,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八、实例分析()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对教材的发行和选用搞地方保护主义,用行政干预甚至不正当的手段强行推销,不进行严格的编、审分开,自编自审现象严重。请联系实际谈谈这些做法的危害性?解决这些问题你觉得应采取哪些方法?危害性:只顾经济利益,必定会严重降低教材的质量。把教材等同于一般商品,有利就干,无利就不干,编写、审查、出版、发行抱成一团,会

13、偏离国家中小学教材编定的初衷,离开了统一性的基础。国家教育经费极为紧缺,中小学教材建设、改革和发展急需财力支持,真正进行教材编写的机构在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下就会没有收益。措施:加强统一性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多样化。对教材编写者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与认定。对中小学教材实行专卖,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教育部门与教材研究、编写、审查部门与出版、印刷、发行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利益分割。加强教材改革的机制、队伍建设,沿法制化轨道前进。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名词解释1、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

14、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2、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二、填空1、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三种不同的主张。2、社会发展从古至今经历里五种生产关系,因而也就有五种不同的教育,它们分别是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除此而外,还可以用生产力标准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相应的,也可以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发展阶段。3、教育的功能有社会发展功能和人的发展功能两个大方面,前者主要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后者主要是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其中,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是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创新性;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以“三个面向”为重点,抓住推进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环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思想、实践能力和崇高理想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奋斗。5、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二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启蒙作用;小学教育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它是全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