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党课ppt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0693635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党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党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党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党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党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党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党课ppt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2 3授课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前言n近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领域治理体系,健全青少年健康成长法治保障的重要举措,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n共青团中央作为条例制定的积极倡导者和重要参与者,从2014年开始配合中央网信办起草条例初稿,期间多次组织专家论证,提出完善意见。条例的出台和施行,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治理领域的法治成果,饱含着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的热切关怀,凝结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经验智慧,必将为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耕耘出一片网络净土、数字乐园。当代青少年是

2、互联网“原住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切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强调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目录C O N T E N T01条例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02充分发挥共青团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独特作用03合力开创新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局面04条例全文学习PART ONE条例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1条例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条例起草历时近十年,多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从立法层面有效回应了时代需求和人民期待,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保障未成年人

3、合法权益进一步夯实了法治根基。网络在给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一些网络不良现象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影响其专注度与学习能力、宣扬低俗价值观、模糊政治倾向、网络上瘾沉迷等问题。制定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法规,成为社会各界长期高度关注的话题。主动回应时代需求和人民期待的生动体现。条例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条例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突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提升,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优质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产品。条例强调社会共治,明确家庭监护、学校教育、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设定网络企业及行业义务,强化社会监督和保护。这些规定,既明晰了各方应为能为的工作范畴,

4、又注重约束限制,大大提升了条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未成年人保护针对性实效性的有力保障。条例包括总则、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法律责任、附则共7章60条,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将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条例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新时代青少年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与民法典、刑法、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综合性法律,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未成年人专门性法律,及相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配套司法解释等,共同构建了维护青少年权益的

5、法治屏障,极大强化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国家力量和法治力度。健全新时代青少年法治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条例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保护”专章及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上位法相关内容的细化和丰富,为建立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PART TWO充分发挥共青团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独特作用2充分发挥共青团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独特作用连续18年开展全国青少年学法用法网上知识竞赛,增强青少年网络空间法治意识。深化“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主题活动,持之以恒提升青少年文明素养。持续推出18集团团微课:青少年网络素养公开课

6、,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用网行为习惯。着力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使用网络,是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第一道屏障。各级团组织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这一工作品牌,广泛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防网络暴力专项活动,培养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充分发挥共青团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独特作用今年,特别新增网信系统作为“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联合创建单位,确定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等38家单位,参与20232024年度创建,及时发现网络空间违法和不良信息,合理反映、有效解决损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问题现象。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7、,通过青少年事务社工,为遭遇网络欺凌、网络沉迷等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心理辅导等专业支持。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合法权益。近年来,网络诈骗、隔空猥亵、网络暴力、信息泄露等“魔爪”不时伸向青少年。各级团组织依托创建“维护青少年权益岗”这一工作品牌,着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共青团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独特作用有序反映青少年网络保护重点关切。各级共青团组织依托“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这一工作品牌,积极开展法律和政策倡导。充分利用人大、政协等制度化表达渠道,用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和地方各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持续反映、有效解决青少年

8、普遍关注的网络问题。近几年,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治理网络暴力等向全国“两会”提交10余份提案建议。连续5年开展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深化问题研究,针对未成年人网上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务实建议,为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共青团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独特作用协同构建风清气正网络空间。各级团组织大力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打造高质量网络文化产品,不断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青少年网络思想引领工作体系、格局和机制。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针对违法和不良信息以及损害青少年权益的恶性事件,旗帜鲜明开展网络舆论斗争,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配合网信部门开展

9、“E路护航E路平安”、“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筑牢网络安全防护网。PART THREE合力开创新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局面3合力开创新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局面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律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特殊性,注重价值倡导和情感关怀。按照“实行社会共治”的要求,在网信部门统筹下,逐步建立起政府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业行业等协同合作的工作格局,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条例,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

10、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准确把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总体要求。合力开创新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局面贯彻落实条例,要紧紧抓住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顽瘴固疾”,精准施策,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成效。突出重点,加大对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等易发多发问题的打击和整治力度,坚决守住网络安全底线。着力解决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从深从细,全面整治清理真假难辨、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的信息内容,鼓励制作弘扬正能量、传播优秀文化的作品。标本兼治,在引导青少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同时,推动技术改良升级,让“青少年模式”真正能用、管用、好用。合力开创新时代未成

11、年人网络保护新局面深化行业协作,切实发挥头部平台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互联网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勇担社会责任、肩负道德责任,共同促进行业整体生态优化。优化家校联动,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工作机制,提升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共同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多方众志,合力成城,必将更好守护祖国的明天。凝聚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合力。贯彻落实条例,需要多管齐下、全民参与。强化执法合作,持续优化治理举措、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PART FOUR条例全文学习4条例全文学习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和特点,实行社会共治。条例全文学习第三条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并依据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第

13、四条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残疾人联合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以及其他人民团体、有关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条例全文学习第五条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第六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条例全文学习第七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

14、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诉、举报渠道,通过显著方式公布投诉、举报途径和方法,及时受理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第八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可以向网信、新闻出版、电影、教育、电信、公安、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收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条例全文学习第九条网络相关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行业规范,指导会员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

15、护。第十条新闻媒体应当通过新闻报道、专题栏目(节目)、公益广告等方式,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和有关知识的宣传,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全文学习第十一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第十二条对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网络素养促进第十三条国务院教育部门应当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并会同国家网信部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指标。条例全文学习第十三条教育部门应当指导、支持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16、教育,围绕网络道德意识形成、网络法治观念培养、网络使用能力建设、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等,培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公益性上网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加强提供公益性上网服务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善未成年人上网条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为中小学校配备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指导教师、政府购买服务或者鼓励中小学校自行采购相关服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条例全文学习第十五条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的,应当通过安排专业人员、招募志愿者等方式,以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为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指导和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并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的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管理未成年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网络安全和网络法治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判断能力。条例全文学习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党政/军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