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70667713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二、教材内容分析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和“能量”四个单元组成。“微小世界”单元,将带领学生观察和研究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知之甚少的

2、微小物体。这个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和观察视野的不断发展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如较小的昆虫、昆虫的器官、生物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在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学史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并让学生从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个单元虽以观察为主,但同时有机融人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对比分析等多种学习形式,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认知。“地球的运动”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大概念。因为学生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地球运动,所以本单元将立足于学生的原有认知

3、,引导学生系统而深人地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观测、建构模型等多种探究方法,在探究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对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学生最终将认识到地球有规律地运动,从而形成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四季更替等现象。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较大的尺度上认识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借助推理、想象和模型认识地球上一些现象的成因,与“微小世界”单元形成良好的结构互动,有助于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世界。有了“微小世界”单元中学生对多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认识,“工具与技术”单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更有基础。本单元希望学生对“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以

4、及“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等主要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为此,教科书选择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几种工具和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学生通过对几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斜面、杠杆、轮轴等进行测试,使用剪刀、活字印刷、书本、电脑等工具和技术完成特定任务,从而深刻感悟到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发生巨大的变化,利用工具和技术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量”单元围绕“能量守恒和转换”这个大概念来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设计,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并没有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换,而是从引导学生调查、统计、分析身边的能量表现形式人手,选择学生感兴趣、实践

5、性强的电和磁为主要探究对象,深人浅出地展开对能量的形式与转换的探究认识。此外,教科书联系生活实际,对新能源开发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等三、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

6、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进度安排:周次预定教学内容实际教学调整备注1始业教育课1.1放大镜21.2怎样放得更大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3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41.6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7微生物与健康5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测验62.1我们的地球模型2.2昼夜交替现象7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2.4谁先迎来黎明82.5影长的四季变化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9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期中测验10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3.2斜面11

7、3.3不简单的杠杆3.4改变运输的车轮123.5灵活巧妙的剪刀3.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133.7信息的交流传播第三单元测验144.1各种形式的能量4.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54.3电和磁4.4电能和磁能164.5电磁铁4.6神奇的小电动机171.7能量从哪里来2.3.第四单元测验4.18期末复习19期末复习20期末复习21期末复习22期末测验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二)一、学情分析本班级共有学生 45 名,其中女生 21 名。从总体上看课堂纪律好,大多数学生学习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他们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问题,科学研究气氛浓厚。同学们通过近六

8、年的学习,对周 围的事物有了一些了解,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科学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 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但还有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在本学期有教学中,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 学习科学的兴趣。二、教材分析教科版小学科学是依据教育部 2017 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教科书来用 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六年级上册教科书以主题为标准划分单元,一个

9、单元一个主题, 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和能量。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将带领学生观察和研究 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知之甚少的微物体。这个单元按人类观察 工具和观察视野的不断发展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利用肉眼、 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徽小物体,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发展 学生在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学史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并让 学生从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在太阳 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大概念。 本单元将立足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系统而深入地采用模拟实 验、查阅资料、实际预

10、测、建构模型等多种探究方法,在探究中 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已对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终将认识到地球有规 律地运动,从而形成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四季交替。有了微小世界单元中学生对多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认识,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单元学习活动将更有基础。在本单元中,教科书选择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几种工具和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学生通过对几种常用的简单机械一一斜面、杠杆、轮轴等进行测试,使用剪刀、活字印刷、书本、电脑等工具和技术完成特定任务,从而深刻感悟到重大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并发生巨大变化。第四单元,能量单元,围绕能量守恒和转换这个大概念来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设计,遵

11、循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从引导学生调查、统计、分析身边的能量表现形式入手,选择学生感兴趣、实践性强的电和磁为主要探究对象,深入浅出地展开对能量的形式与转换的探究认识。此外,教科书还涉及新能源开发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等内容。三、教学目标1.认识放大镜和显微镜,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使用放大镜来观察非生物和生物,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和微小生物。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们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资料收集、调查研究,交流分享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3.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更多的自然奥

12、秘。4.了解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5.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特点,懂得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6.能基干假设,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方案,能通过观察、模拟实验、资料查阅实际测量等形式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验证假设,从而建构自己的模型假说。7.懂得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8.认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了解这些简单机械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完成特定的任务需要

13、特定的工具9.生产生活中的能量形式多种多样,有声、光、电、热、磁等,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并储存在一些物质中。10.亲历奥斯特实验、电磁铁搬运大头针实验、改变电磁铁南北极实验、电磁铁磁性强弱对比实验、小电动机工作原理探索实验等,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悟科学探究中各个要素的特征。11.学习磁能和电能,了解磁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知道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12.体会合理利用能源,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四、教学重难点1.认识放大镜和显微镜,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使用放大镜来观察非生物和生物,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和微小生物。2.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4、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特点,懂得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3.懂得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4.认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了解这些简单机械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完成特定的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5生产生活中的能量形式多种多样,有声、光、电、热、磁等,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并储存在一些物质中。6. 体会合理利用能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五、教学措施1.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

15、、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2.根据科学学科的特占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学科课依然要加强直观教学,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纵。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4.注重学生课外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从课堂延伸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社会。六、教学进度表周次预定教学内容实际教学调整备注11.1放大镜21.22怎样放得更大1.3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31.4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5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41.66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77微生物与健康5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测验62.11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