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s** 文档编号:370222436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闷雷(mn)闷热(mn)风号浪吼(ho)B薄雾(bo)颤动(chn )山崩地裂(bng)C大堤(d)屹立(y)踮着脚 (din)D霎时(sh)笼罩(ln)飞奔而来(b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霎时庄稼豌豆鹅卵石B舒适耐心既使驾驶员C奥秘重叠严历瞧不起D茂盛敬佩幼想爬山虎3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因为B可怜九月初三夜。怜:心疼C梅须逊雪三分白。逊:比不上D骚人阁笔费评章。阁:放下4选择没有使用比喻的句子()A白浪翻滚,成了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

2、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C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D走过月光闪闪的堤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光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5下列表述正确的句子是()A暮江吟中“吟”,是呻吟,这首诗标题是说暮江在呻吟。B题西林壁中“题”,就是书写,这首诗标题就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C盘古开天地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民间故事,他用利剑劈开了天地。D观潮这篇课文告诉人们,观潮最好的季节是八月,最理想的地方是长江。二、书写6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温暖的阳光jnyn 地洒在一望无垠的zhung ji 上,yu r一幅金色的画卷,让人感到sh sh和y kui。三、填空题7形近字巧辨析。【绳蝇】麻( )跳(

3、)苍( )灭( )【煤媒】传( )( )矿挖( )( )体8选词填空。期待等待(1)爸爸妈妈( )我们快快长大。(2)江潮还没有来,大堤上早已站满了( )看潮的人们。牢固坚固(3)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相当( )。(4)( )的城堡使敌人无法进攻。9将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完成所填词语的练习。震( )( )聋风( )( )静腾( )( )雾( )机( )算坑坑( )( )(1)形容声音很大的词语: 我能再写一个这样的词 (2)形容孙悟空本事大的词语( )。我们可以用词语( )来形容诸葛亮。(3)用画“ ”的句子说一句话。 10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题西林壁中“ , 。”两句诗揭示了“当局者迷,

4、旁观者清”的道理。(2)大街上有穿毛衣的,还有穿短袖的。真是“ , 。”(3)做学问的关键是学和问,不学不问就不会有所成就。正如汉代王充所言:“智能之士, , 。”(4)嫦娥一诗中的“嫦娥应悔偷灵药, ”。 与神话故事 有关。我还读过神话故事 。四、文言文阅读读短文完成练习。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1本文选自 ,精卫,神话中的鸟的名字,传说是( )的女儿,因为( )而身亡。12解释下列字词意思少女: 故: 堙: 13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14精卫填海赞扬的是什么精神?_五、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蟋蟀盖房子大

5、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15选段中第个“它”指( ),第个“它”指( ),第个“它”指( )。A后腿上的两排锯B蟋蟀16找出第一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的词:( )、( )、( )、( )、( )。17“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A蟋蟀不辞劳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劳。B“我”

6、是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但却不喜欢蟋蟀。C“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蟋蟀,看它看得不耐烦。课外阅读。聪明的阿明从前,有个聪明的孩子,叫阿明。一天,阿明到十里路外的舅舅家里做客。还没进村,一群调皮的小孩子,突然围住他对他说:“ 阿明哥哥大家都夸你聪明,今天,我们也考考你。好吗?”“好,你们出题吧!”阿明回答说。孩子们互相咬了下耳朵。一个孩子说:“我们当中有个姓王的孩子,你能猜出来吗?猜不出就不放你进村。”只见“忽啦”一下,孩子们手拉着手,摆开了阵势,眼睛都紧紧盯着阿明,好像怕他逃跑似的。阿明不慌不忙,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忽然他大声叫道:“姓王的孩子脸红了!”喊声刚停,孩子们一双双眼睛都朝一个孩子

7、的脸上望去。阿明立刻跑上前去,笑嘻嘻地拉着那个孩子的手说:“你姓王,没错吧?”这时候,姓王的孩子真的脸红了。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呆了,一下还弄不清阿明是怎么知道的18找出文中的象声词写下来。_19文中的“咬了下耳朵”是什么意思?_20阿明是怎么知道哪个孩子姓王的?_六、书面表达21习作。题目:小小“动物园”有的同学说他的爷爷很慈祥,就像一只老山羊;有的同学说他的爸爸很严肃,像一只大老虎;有的同学说他的姐姐能说会道,就像一只小喜鹊等等,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给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写上一段吧!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 400字左右。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和生字的字音的辨析

8、。A有误,闷雷(mn)(mn);闷热(mn)(mn)。B有误, 薄雾(bo) (b);山崩地裂(bng)(bng)。C正确。D有误,笼罩(ln)(lng);飞奔而来(bn)(bn)。2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的辨析和积累,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分析。本题中书写没有错误的是A项。B项:既使即使 C项:严历严厉D项:幼想幻想3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释义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相关诗句语境判断字词释义即可。A “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只因为人身处在庐山之中,“缘”是“因为”的意思。故本项字词解释正确。B “可怜九月初三夜”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意思

9、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怜”是“可爱”的意思。故本项字词解释错误。C “梅须逊雪三分白”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逊”是“比不上”的意思。故本项字词解释正确。D “骚人阁笔费评章”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意思是: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阁”是“放下”的意思。故本项字词解释正确。故选:B。4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和理解,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中没有使用比喻的句子是D项,比喻句必须有本体和喻体即可。A项:把白浪比作水墙。B项:把浪潮比作战马。C项:把盘古比作柱子。5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课文的内容

10、进行辨析和理解。本题中表述正确的是A项,“暮江吟”意思是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6均匀 庄稼 犹如 舒适 愉快【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匀、稼、犹、舒、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7 绳 绳 蝇 蝇 媒 煤 煤 媒【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麻绳:麻制的绳子。跳绳:一种

11、体育活动或儿童游戏,把绳子挥舞成圆圈,人趁绳子近地时跳过去;跳绳用的绳子。苍蝇:昆虫。种类很多,通常指家蝇。头部有一对复眼。幼虫叫蛆。成虫能传播霍乱、伤寒、痢疾等多种疾病。灭蝇:消灭苍蝇。传媒:传播媒介,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工具:国内外数十家新闻对这一有趣的民俗作了介绍。煤矿:煤矿藏和采煤有关的建筑物;采掘煤炭的矿井。挖煤:就是刷机的意思。媒体:指荷载文字、声音、数据等信息的介质。也指传送上述信息的工具和手段。8 期待 等待 牢固 坚固【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和近义词辨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

12、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期待:意思表示对未来的未知的某个时刻或者事物产生一种憧憬、向往。等待:(动)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情况出现。牢固:牢靠坚固。坚固:结实而牢固。9 耳 欲 平 浪 云 驾 神 妙 洼 洼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腾云驾雾 神机妙算 诸葛这真是神机妙算呀!【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选词填空、仿写词语和造句。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坑坑洼洼:状态词。形容地面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