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件-EHS文件-电气安全管理程序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370216284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件-EHS文件-电气安全管理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全文件-EHS文件-电气安全管理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全文件-EHS文件-电气安全管理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全文件-EHS文件-电气安全管理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全文件-EHS文件-电气安全管理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文件-EHS文件-电气安全管理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件-EHS文件-电气安全管理程序(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ev版本: 1Electrical management procedure电气安全管理程序12017/10/3102017/08/28Issued for Review and Approval发布用于审批REV版本号DATE日期REASON FOR ISSUE发布原因ORIG初稿CHK审核APPR批准Change Log 变更记录REV版本号SECTION章节CHANGE DESCRIPTION变更描述目录1 范围42 目的43 编制依据44 岗位职责44.1 项目经理44.2 施工经理44.3 安全经理44.4 安全工程师44.5 专业电工45 培训46 专项安全方案57 程序说明57

2、.1 JSA工作安全分析57.2 安全班前会制度57.3 电气设备进场检验58 外电防护69 防雷710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711 配电线路812 配电箱与开关箱:912.1 配电箱与开关箱的使用与维护1012.2 配电室与配电装置1113 电焊机1114 230400V自备发电机组1115 现场照明1216 生活区用电安全1317 用电档案1318 挂牌上锁(LOTO)1319 应急救援13附录1-施工现场施工临时用电验收表14附录2-临时电箱日常检查表161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进入主题公园项目的人员。2 目的提出本项目安全用电的基本执行标准。3 编制依据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

3、GJ46-200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承包商健康、安全和环境总体要求(788-000-000-MAN-EHS-BIRC-00001)4 岗位职责4.1 项目经理 作为项目安全的第一负责人,监督程序的落实。 根据该程序要求提供人员、设施和必要资源以有效执行、管理和实施该程序。4.2 施工经理 根据程序文件组织人力物力,负责调配电气作业所需相关资源。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按工期要求,提前组织编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确定供配电系统参数及位置、数量,以满足现场施工用电。4.3 安全经理 安排专人做好电气作业相关人员

4、的专项安全培训,并做好培训教育记录; 安排专人做好现场电气作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4.4 安全工程师 通过现场巡检,确保临时电箱及现场用电设备符合本程序的相关要求。 协助专业电工,对临时电箱及现场用电设备进行入场检查,并执行贴标及月检制度。4.5 专业电工 现场电工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获得政府认可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现场所有临时电箱将实行上锁制度,并在电箱显著位置张贴警示标志。所有现场临时电箱电箱钥匙应由指定专业电工进行保管,负责电箱管理的专业电工姓名及手机联系方式应在电箱醒目位置进行装贴。 根据现有负荷,对新增加用电量进行审核,确认在不超负荷的情况下允许新的机具设备接线使用。

5、对临时电箱及现场用电设备进行入场检查,并执行贴标及月检制度。 做好现场临时电箱及用电设备的日检查工作,并对办公室和工人营地的用电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5 培训 所有现场从业人员,在入场培训中应包含现场用电安全的相关培训,包括用电安全标志的辨识以及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电相关风险,用电的安全注意事项等等。 从事电作业的相关人员除了接受入场培训外,在进行现场作业前还应接受电气安全专项培训。6 专项安全方案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应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

6、监理或业主签认后实施。7 程序说明7.1 JSA工作安全分析 所有电气相关作业前必须制定JSA工作安全分析。JSA的表式详见“环境、健康安全执行计划”附录-1。 在正式作业前7天呈报主题公园项目EHS部门以及项目监理进行审批。 所有管理人员,班长和工人均需接受JSA工作安全分析的现场交底,交底记录应归档,并有接受交底人的签名。7.2 安全班前会制度 电气作业班组需在班组长或工长的带领下,在每个班次前认真执行班前安全会制度,明确任务,强调任务涉及的风险和相关控制措施。安全班前会的影像资料和书面记录应留档,并有参加人员的签名。 安全班前会记录表式详见“环境、健康安全执行计划”附录-5。7.3 电气

7、设备进场检验 所有电气设备在现场使用前都必须经过项目部指定电工的检测,检测合格的应当贴上当月合格标签。电气设备每隔一个月必须由指定电工复测并更换相应月份的合格标签。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应当立即更改或清出现场。 现场所有电器及设备应安装工业防水防尘插头。 所有配电箱必须具备锁具,并按标准安装外置式工业防水防尘插座。8 外电防护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1l1035110220330550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4.06.08.01015注:上、下脚手架的斜

8、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ll1035最小垂直距离(m)6.07.07.0 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电压(kV)安全距离(m)l1035110220330500沿垂直方向1.5 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

9、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当达不到以上各项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l035l10220330500最小安全距离(m)1.72.02.54.05.06.0 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9 防雷 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m区域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

10、但在配电室的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机械设备或设施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或设施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12m。塔式起重机可不另设避雷针(接闪器)。 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钢管敷设,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应做电气连接。 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 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10 接地与接零保

11、护系统 施工现场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施工现场配电系统不得同时采用两种保护系统;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零线处引出,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 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线路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 保护零线应采用绝缘导线,规格和颜色标记(黄绿色)应符合规范要求; TN系统的保护零线应在总配电箱处、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2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接地体应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 工作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重复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

12、施工现场起重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脚手架应按规范要求采取防雷措施,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 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保护零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 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11 配电线路 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架

13、空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架空线电杆与路基边缘的最小水平距离为1m。 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敷设高度应符合JGJ46-2005第7.l节架空线路敷设高度的要求,其中: 施工现场架空线最大弧垂与地面最小垂直距离应为4m。 机动车道架空线最大弧垂与地面最小垂直距离应为6m。 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 线路及接头应保证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 线路应设短路、过载保护,导线截面应满足线路负荷电流;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

14、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埋地应用铠装电缆;临时隐蔽工程(如地下电缆)的图纸应由专人负责维护,以供后续开挖作业许可证审批参考。 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