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上传人:z****q 文档编号:370190882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29.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回顾:1.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如何影响种群密度?2.样方法的使用范围?取样的关键是?方法是?3.标记重捕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有哪些?我们的手上难免沾染细菌。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因而我们要常洗手。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Nn N02n1.第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讨论:3.在一个培养瓶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描述的趋势增长吗?如何验证你的观点?问题探讨问题探讨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2.一般步骤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细菌种群

2、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Nn=2n,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研究实例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2.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假说-演绎法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3.类型:数学公式和坐标曲线(1)数学公式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但不够直观。(2)坐标曲线图能直观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不够准确。Nn N02n2.一般步骤分析自然界种群增长的实例思考思考 讨论讨论1、185

3、9年,年,24只只野兔野兔 6亿只以上亿只以上的野兔的野兔近近100年后年后讨论:1.这两个资料中的种群增长有什么共同点?2.种群出现这种增长的原因是什么?3.这种种群增长的趋势能不能一直持续下去?为什么?2 2、20 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某地一个岛屿。1937-1942年,这个种群数量的增长如右图所示。种群数量增长迅猛,且呈无限增长趋势。食物充足、缺少天敌等。不能。因为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2.模型假设: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N0为起始数量,t为时间,表示该种群增长倍数)二、种群的“J”形增长3.种群“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1.种群“J”形增长的曲线:

4、增长率=0,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增长率0,种群数量增长增长率=3.“S”形增长曲线的解读 图甲图乙图丙三图对比分析解读:(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条件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1.在自然界,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维持 的相对稳定。2.对于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 中。3.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 。4.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

5、,种群数量会出现 。5.种群的延续需要有一定的个体数量为基础。四、种群数量的波动数量波动种群爆发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1)酵母菌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且世代间不重叠,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2)养分、氧气、温度和代谢废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酵母菌酵母真菌真核生物兼性厌氧菌属于异养生物进行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

6、量酶C6H12O6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如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3)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抽样检测法),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血球计数板计数板正面计数板侧面计数室计数室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血球计数板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7、的变化1.实验原理血球计数板16*25型计数板25*16型计数板计四角的4个中方格,共100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记为a计四角和正中间的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记为a计数方法酵母菌细胞个数/ml=(a/100)*400*104*稀释倍数酵母菌细胞个数/ml=(a/80)*400*104*稀释倍数计数公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2.实验步骤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盖有载玻片的血细胞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测定1 mL 培养液中的酵母菌个数。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连续测定7天取样取样时,要振荡培养基,目的是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观察并计数将所得数值

8、用曲线表示出来,得出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变化规律汇图分析注:先盖后滴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3.实验结果第 1 天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3.实验结果第 4 天第 6 天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3.实验结果第 7 天死亡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相邻两边及顶角计数。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3.实验结果酵母菌增长的总趋势是先增加再降低。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有害产物积累等,使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思考:1.为什么

9、不能先加培养液再盖盖薄片?盖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液滴的表面张力而不能严密地盖到计数板表面,使计数室内液体增多,导致结果偏高。直接滴加培养液时,在计数室内会产生气泡,导致计数室相对体积减小而造成误差。滴加培养液思考:2.为什么要待酵母细胞全部沉到底部后再计数?如果酵母菌未能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就可能出现以下现象:要么能看清酵母菌但看不清方格线,要么能看清方格线但看不清酵母菌。滴加培养液思考:3.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保证各部位酵母菌的密度相等,若没有摇匀,从底部吸取,计数结果会偏大,从上部吸取,计数结果会偏小。此外,酵母菌常出现“抱团”现象,因此取样前需要将培养液充分振荡、摇匀,最好用移液器来回吹吸若干次,以确保样品被摇匀。思考:4.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不需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只要分组实验,获得平均数值即可。本实验在连续培养并定时计数过程中形成自身对照。思考:5.本探究需要做重复实验吗?不用重复,只要分组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本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足够多,样本足够大。其数据是80-100个小方格的平均值,足够精确。但是,每次计数要同时取多个样本。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