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369606848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4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备考2024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备考2024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备考2024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备考2024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4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4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4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士兵在战场上穿迷彩服以达到隐蔽的效果,主要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 A2、()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 A3、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答案】 B4、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

2、学生的课堂行为规定了()。A.方向B.范围C.方向和范围D.纪律约束【答案】 C5、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C.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D.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自主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答案】 D6、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答案】 A7、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

3、意义以便于记忆的方法叫作( )。A.语义联想法B.视觉想象法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答案】 D8、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为()。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答案】 C9、少先队活动的根本特性是()A.教育性B.组织性C.实践性D.趣味性【答案】 B1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A.自学法B.读书指导法C.练习法D.参观法【答案】 B1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育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答案】 B12、儿童的道德价值以

4、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从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如若违反,就会感觉内疚和不安,这一道德阶段属于()。A.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B.相对功利定向阶段C.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答案】 C13、当遇到火灾时,以下逃生方法哪种是错误的()A.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B.身上着火时马上设法把衣帽脱掉C.火大时应用水将全身淋湿,用湿布、衣服、湿毛巾或手帕掩住口鼻或在喷雾水枪掩护下迅速撤离D.起火时乘坐电梯离开【答案】 D1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的层次是()。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安全需要D.尊重需要【答案】 A

5、15、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续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过程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C16、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属于()A.能力分组B.外部分组C.内部分组D.作业分组【答案】 B17、 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但仍有课本。处理活动与课本关系的最好办法是( )A.用活动吸附、处理课本B.围绕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本相关重点组织活动,既搞活动,也读课本C.根据课本需要组织活动D.课堂搞好活动,课外读好课本【答案】 B18、 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老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

6、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A.激发学习兴趣B.引起有意注意C.丰富学生想象D.突出概念本质【答案】 D1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A.参观法B.演示法C.情境教学法D.欣赏教学法【答案】 D20、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属于()。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答案】 B2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答案】 B22、 我国学者按学习内容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A.言语信息的学习B.认

7、知策略的学习C.接受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答案】 D23、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书目索引B.题录C.调查报告D.提要和文摘【答案】 C24、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耶克斯和多德森B.马斯洛C.韦纳D.阿特金森【答案】 C25、能否自觉关注( )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A.情境B.自我C.学生D.教学内容【答案】 C26、“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答案】 B27、教材包括()。A.教科书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D.以上三者皆是【答案】 D28、 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

8、的位置的运动觉属于()。A.近距离感觉B.远距离感觉C.外部感觉D.内部感觉【答案】 D29、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答案】 D30、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B.遗传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答案】 C31、 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个案研究D.经验研究【答案】 B32、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规定了( )。A.

9、方向B.范围C.方向和范围D.纪律约束【答案】 C33、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孔子B.昆体良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答案】 D34、在众多教育研究方法中,调查法的突出功能是()。A.了解教育事实B.验证因果联系C.梳理知识体系D.解决实际问题【答案】 A35、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的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答案】 D3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答案】 A37、 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

10、周平均()课时。A.44B.33C.22D.55【答案】 B38、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教师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路口进行观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A.复式教学B.现场教学C.个别教学D.课堂教学【答案】 B39、()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A.教学工作B.教学方法C.教学组织D.教学策略【答案】 B40、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A.实验法B.测量法C.会谈法D.观察法【答案】 C41、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A.熟悉教材B.创设问题情境C.了解学生D.激发学习动机【答案】 B42、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A.遗传决定论B.教育万能

11、论C.二因素论D.环境决定论【答案】 A4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答案】 B44、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是()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模式D.考试成绩【答案】 B45、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融合课程【答案】 C46、在我国偏僻的山区小学,由于学生数量少、年龄小不易集中,教师少,教学设备差等客观原因,有不少地方采用( )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达到节约师资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A.个别辅导B.复式教学C.家庭作业D.现场教学【答案】 B47、 成成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A.广阔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答案】 C48、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