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9397131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篇1】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处理,适用本常规。 第二条总则 为了保障中小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生的身心安全,及时预警有恶性事件发生倾向的个人或人群,及时在重大事件发生现场对当事人或人群提供心理援助和疏导,及时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相关人员或人群进行维护性心理疏导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常规。 第三条学校心理危机干预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基础上的心理危机

2、干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的大学生、中小学生以及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亲属或亲属人群。 参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员主要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以及高级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社会安全保障人员(公安、法律、火警等)和社区工作者等。 第四条心理危机干预从过程上来说包括:预防性干预、引导性干预、维护性干预和发展性干预。 预防性干预:在重大事件可能发生前的心理干预。 引导性干预: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的心理干预。 维护性干预: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干预。 发展性干预:在当事人(或人群)心理康复后的以促进继续健康发展

3、为目标的心理干预。也包括对健康人群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条心理危机干预从对象上来说包括:当事人干预、与当事人相关人群干预、当事人亲属人群干预。 当事人干预:对事件发生现场中的直接当事人或人群的心理干预。 与当事人相关人群干预:对不在事件发生现场、但与当事人或人群有密切接触并受影响的人或人群的心理干预。 当事人亲属人群干预:对当事人或人群的亲属人群的心理干预。 第六条心理危机干预从形式上来说包括:现场干预、来访性干预、跟踪性干预。 现场干预:在重大事件现场与其他专业人员配合与合作对当事人或人群的心理干预。 来访性干预:对有冲突性行为爆发倾向的求助人或人群的心理干预。 跟踪性干预:重大事件发

4、生后,对当事人或人群、相关人员或人群的补救性心理干预。 第七条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基本架构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基本架构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子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维护系统。 第八条预警系统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预防在学校管理范围内重大或恶性事件的发生。该系统要能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预警可能出现的冲突性事件并能给予及时的疏导,要能对学校管理范围内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监控和疏导。 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测量和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和使用,可以比较有效地区分出容易产

5、生严重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控制和疏导措施。教育部已有文件规定从20*年新学期开始,大学新生入校都要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各地高中在高一学生入学时也可以参照执行。 学生团队中的“心理互助员”:在学生群体中建立“心理互助员”队伍是提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效能的重要措施。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整个青春发育期,伙伴关系是对青少年个体心理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同学、朋友之间往往能够相互敞开心扉,讲内心的、真实的话。“心理互助员”是经过一定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在学生中有较强交往能力的学生。他们的活动可以团队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指导

6、和管理。他们平时在与同学、朋友交往中能主动运用学到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当发现有心理危机发生可能的同学和朋友时,能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反映,从而形成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反应。 班主任队伍和学校团队、学生会工作者:学校班主任队伍和学校团队、学生会工作者队伍应该接受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直接从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教师往往和学生接触密切,也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只要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培训,就能有效提高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反应灵敏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

7、伍应该是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经过专业培训,并应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上岗资格证书。他们的预警信息来源除了直接使用心理健康档案、接受和筛选来自上述两支队伍的信息外,预警信息的来源还包括学校系统的心理辅导电话热线、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信箱、校园网中的心理健康论坛(BBS)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做好有冲突性事件爆发倾向(自杀、自残或暴力)人员的来访性心理干预,其岗位责任之一就是要为学校教育管理者及时提供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倾向。 【篇2】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一、指导思想 我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8、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完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总体目标 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并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幼儿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关心爱护学幼儿,培养他

9、们活泼、合群、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想要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取得实效,一个健全的组织是保障。我园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就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由各班主任为组员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在领导小组统一的指导下,制定教育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工作的开展有成效。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依托于素质强硬的教师队伍。我园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教师入手,帮助教师丰富自身的心理辅导知识,提高心理辅导能力。 1、利用一切有利机会,选派幼儿园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10、。 2、聘请专家来校做讲座,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心理辅导专业知识的学习。 3、幼儿园运用专用资金,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订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如健康必读、东方女性、读者、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等。 4、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育婴师岗证培训。 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教学设计的评比活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一个台阶。 6、在园内各级相关宣传资料中刊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新动态和新信息,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 7、要求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实践,并及时积累经验和整理、收集相关的辅导资料,以达到促实践求进步的效果。 (三)开辟“

11、心灵驿站”服务教师和家长 建立“教工之家”、“心灵驿站”、“教工活动室”等,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占立担任幼儿园园外心理辅导员,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关心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做到尊重、理解、耐心、疏导、解惑,及时为老师、家长等排忧解难。 (四)结合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学年为段确定各年级辅导教育的重点,利用幼儿园电视转播室、国旗下讲话、主题活动等多种渠道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常规教育辅导活动。 2、各班主任根据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实效地在晨间谈话、健康、社会的教学领域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2、平时有重点地对本班幼儿进行个案分析、观察记录。 【篇3】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一、指导思想: 1、对全体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孩子,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孩子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

13、理健康教育课,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以心理健康工作室、各班班主任为主的以广大家长、全体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三、具体实施: 1、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崇高的特殊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

14、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我园制定了以下措施: (1)每星期三晚上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课。教师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组织听课。 (3)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2、重视知行统一,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视,而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内容相支

15、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 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措施如下: (1)教会孩子掌握几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2)设立师生互动交流版面。让孩子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 3、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承担着对孩子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家长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同样需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普及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家长来说更显重要。为了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