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范文2023-2023年度八篇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9396590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范文2023-2023年度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范文2023-2023年度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范文2023-2023年度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范文2023-2023年度八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范文2023-2023年度八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范文2023-2023年度八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范文2023-2023年度八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范文2023-2023年度八篇第1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 “思想”是关于整个世界或者其中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本质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具有“说人所未说见人所未见”的创新性特征。判断某一思想观念是否具有“思想性”,除了看其是否经过充分的系统论证之外,主要还要看其对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本质规律性方向趋势性前沿创新性的特征,是否从世界观辩证法方法论社会历史观等哲学层面高度去思考处理问题。综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以发现它显然具有这些特征。 普遍联系的“世界辩证图景” 自然观是指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历史起源结构本质变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人类对整个

2、世界认知的基础,任何一种系统化的哲学必然将它作为前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等命题,体现了一种辩证的有机的新型自然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就是强调在生态生活生产三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要实现和谐共生。自然界再也不是近代主体性哲学视野中那种被人类利用改造和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命和价值的存在物。这种自然观,既克服了近代主体性哲学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陷,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属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他们在制定唯物史观和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在

3、某种程度上更重视“生产”而忽视“生态”,他们即便在阐述“生态”“自然”的重要性时大多也是在“生产”“财富”的范式下来进行的。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认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实际上在强调必须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要素当作一个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哲学上来看,这实际上是要求用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来观察分析改造自然界。因此,这种自然观辩证地真正克服了那种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要素进行抽象的分门别类相互分割而看不到自然界内部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传统形而上

4、学思维,描绘出了一幅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推崇的“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的“世界辩证图景”。 生产力系统的绿色化和生态化 社会发展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和源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体现了一种新型社会动力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指通过发展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内生外联性”产业,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生态价值可以变成经济价值。这种全新的绿色发展模式打破

5、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产品污染”构成的单通道非循环的物质流经济,形成了一种“生态环境生产力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生产力就是人类影响调整制约自然的能力,生态资源环境在经过人类改造后“被纳入”生产力。因此,这种生产力带有一种“征服论”倾向。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生态环境开始与生产力融为一体,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这种新型的生产力带有一种“和解论”色彩。 “生态兴则文明兴”,是指生态环境是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的第一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纵观人类历史,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生态良好的地区,但

6、都因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文明衰落或者中心转移。当今,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历史发展影响文明兴衰危及人类生存的“第一因素”,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支撑,而不再是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一般性前提”了。这种新型文明动力观文明基础观是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的“自然报复论”的直接继承。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生态与文明之间的直接关系根本关系从未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这样被如此强调过。 群众史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唯物史观又称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而不是少数“英雄”或者“天才”

7、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全民共治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坚持群众史观。 建设生态文明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只靠少数领导干部和生态环保工作者。要改变14亿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之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应用,克服了以往相当程度上存在的“干部干群众看”的力量缺失和治理之误。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就是强调在新时代,民生要实现生态化,生态要实现民生化。我们不能再认为经济发展速度是硬指标,而生态环境民生

8、问题是软约束;也不能再认为生态需要是享受型需要而不是基本型需要,故意忽视生态民生建设。这体现了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随时在准备着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为民情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价值观。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共同体之中。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首先是血缘共同体,其次是地缘共同体,再其次是政治共同体,最后是自由人联合体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其中,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民族国家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发展的成熟形式。不同的共同体代表着不同的生产力发展社会交往发展与人的发展程度。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共同体思想。 新型共

9、同体思想和人类情怀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就是强调全球是一个生态环境共同体;而生态环境共同体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最现实最基础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全球生态文明关系到未来全人类的共同命运,所有国家必须携起手来,走共赢之路。只有克服局限于传统民族国家的狭隘思维,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国际生态环境秩序,才可以治理好全球以及每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人类虽然离建设真正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还很遥远,但是各个国家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民族结构”的全球治理权力架构已经初见雏形。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10、人的发展思想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以最为浓厚的人文情怀最纯粹的科学精神最现实的国际主义,去思考和处理人类生存发展问题。 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自觉运用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的活动会因为各种利益观念发生冲突。为了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使生产生活交往得以正常进行,人们便制定了约束行为的各种规则,以明确各自权利与义务公共与私人等关系及其界限。这种规则的固定化常态化就是制度,而制度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固定为法律条文,就成了法。 总的来说,制度可以纳入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范畴,法治可以纳入上层建筑的范畴。但是,无论是作为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制度,还是作

11、为上层建筑的法治,对生产力发展都起到反作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体现了在自觉调整改革和运用生态生产领域中生产关系观和上层建筑观的反作用。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就是强调法律制度体制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堡垒和最后保障。为此,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高压线。这体现了我们党在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和反作用关系来解决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以生态环境领域中上层建筑的调整改革来调整生态环境领域中的生产关

12、系利益关系,再以生态环境领域中的生产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修复治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自然社会和人,对实践制度和文化,对历史现在和未来,对民族国家和人类等问题进行了本质性思考元哲学发问创新性解决,是一套关于自然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问题全新的文明话语体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论自觉和认识深化。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所以被称作“思想”是有哲学依据的。第2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 生态环境是大家所关注的重点,大家都在寻找一个环境好的地方

13、。 为什么现在人们会那么关注环境,这是因为环境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有着属于自己的辉煌价值,可以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很多游客。但是,人们总是不好好利用这一笔财富,而且还肆意破坏它,导致环境慢慢恶化。红松之乡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小兴安岭,位于东北三省,曾经是个有山有水有人家的好地方。由于它的环境优越,成为了旅游的一大圣地。但是旅游的人们,却随地扔垃圾,破坏了环境。这里的森林资源也极其丰富,但是人们为了赚到更多钱,乱砍伐树木,导致这里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这个典型的例子告诉我们地球上本来就有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不能随意破坏。如果人类不好好珍惜它,不断去破坏的话,那么我们想挽回都来不及了

14、。趁现在破坏不是特别严重,我呼吁大家保护好生态环境: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保护植被。 如果人们能利用好资源的话,最终受益的都会是人类。 浙江温州的楠溪江,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好地方,空气新鲜,早晨,一走出门,就是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空气中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泥土里酝酿,燕子在空中叽叽喳喳的叫着,歌声在山中回荡。多么好的境界,谁人会不喜欢呢? 现在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在不断的减少中,流水不断地枯竭中,为了有个好环境,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资源。 绿树环绕,碧水相依,群山巍峨,人杰地灵。在这里,一呼一吸间,都是大自然的灵气,如果我们能保护好生态环境,人们就能安居乐业,一出门,就是青山绿水,那将是多么

15、美好的境界,这就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为了美好家园,我们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是大家的,地球只有一个,请保护好环境,让地球村像最初的那样蓝,那样绿。第3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结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和发展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两山”理念是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化扩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时指出,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两山”理念的内涵 在“两山”理念中,“绿水青山”喻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质生态系统;“金山银山”则喻指经济发展及其基础上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角度来理解,绿水青山至少有三层内涵:绿水青山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可以用金山银山衡量;绿水青山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是金山银山不能取代的,一旦破坏,花费金山银山也换不回来;绿水青山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绿水青山所提供的生态产品等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入团申请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