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5篇

上传人:1588****170 文档编号:369396399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5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5篇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5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整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精选篇1 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识字,在实践中总结不同的识字方法,灵活运用。 、认记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波、游、戏”3个字。 、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续编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随文识字,自主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陶冶情操,升华感情。 、培养观察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

2、备: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题激趣。 1、导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首首古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尽浪,入竹万竿斜。(出示课件引入) 设计理念:运用动画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一开课就感到课的新颖,有趣,从面投入十分的学习热情。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3、读题后(点击课件“图片”) 引入本课教学。 过渡语:风常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风?有过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设计理念:这一课件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风吹叶动水波荡”,这时课件的出现既再现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与课文内容相联系,配以轻风拂过声,营造出浓浓的诗 情画

3、意。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出示“课文”课件,看、听诗歌。(要求学生标清小节,勾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自由识字(点击“生字”课件 ) a. 学生利用自制的字卡,与同学互帮互助。 b.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c. 集体齐读字词。 d、把字宝宝送回句子中读一读。 设计理念:“生字”课件的及时出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灵活的识记字词。学生动手动脑,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再读全文,整体感知。想一想,议一议:诗中的哪些词句能发现风的踪迹?(板书略) 设计理念: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感知文本。体味

4、中华文字的魅力。 三、抓重点词句,精读感悟。 1、过渡: 风就像一位淘气的娃娃,是那样的活泼可爱。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细读品味。 设计理念: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分别指名赏读。 (读一读、议一议、画一画)随机精读感悟三个小节。 a、指名读,集体评议。 b、抓重点词读读感悟微风轻拂的意境:颤动-抖动; 林木点头;起波-荡起波纹。 c、指导赏读。(读出对风的喜爱,语气轻柔、愉悦的语调)个别范读、齐读、小组赛读。 d、画一画风(分小组画)、展示评比。 设计理念:三节课件都可以分别点击出重点词语,帮助学生体验情

5、境。同时伴着轻柔的音乐,徐徐送来的微风,在充分的诵读中,让课堂诗意流淌,诗意浓浓,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 3、想一想,这三节诗所描写的是一样的,如果说不一样,请具体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理念:体会三节诗所描写的风力的大小不同,感悟诗人精巧的行诗设计与安排。 四、拓展练习 写一写风,积累背诵我能行。 1、当个小诗人,同桌互说。 2、(出示课件)完整地编一小节,集体交流。 设计理念:此处课件及时出现,可以积极地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积累背诵。(将续写的小诗和课文连起来读一读,感受创作成功的喜悦) 4、选读精美的小诗。 A、课件出示。 B、课外自读。 设

6、计理念: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把学校小课堂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才是我们教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不能局限于三尺讲台、一本教育科书,把学习的语文学习引领入生活,培养会终生学习的学习型学生。 因此,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是重要的。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要让学有余力的孩子跳一跳,摘得苹果。 五、小结。 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观察,风就在我们身边。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细心的孩子一定会找到更多的“自然朋友”。 教后反思: 由于教学准备充分,教学中感觉得心应手。学生读得有感情,大多数能背诵。识字方法交流时,虽然,发言的孩子不多,但是识记生字的方法

7、很好,特别是记“游”的方法:一片水域方方正正,一名男子卧在水面上,有趣又巧妙,学生记忆深刻。 不足之处是:课件的设计有一点问题,动画态的画面运用过多,影响了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冲淡了语文的学科特点。以后的课件应多以文本的形式,突出语文的特性。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精选篇2 1、根据所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大胆想象,想象要新奇、有趣、超前、富有创造性。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窃读记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围绕着“喜爱阅读”这一专题整合教材内容。其中,第一课窃读记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且生动传神的记叙文小故事。故事同蒙古国对一个小女孩如何窃读的描写,表现力她对知

8、识的渴求,对图书的热爱。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侧重培养的是阅读雨写作的能力,重点启发他们对稳重“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认知,以对其进行写作技能的培训。字词部分相对淡化,以自学为主。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会认“窃”、“腋”、“呦”等七个生字、准确书写 “窃”、“炒”、“锅”等14个生字。 2、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 3、情感态度目标:重点感悟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并受

9、到感染。 难点:感悟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同学们喜欢读书吗平时都在哪里读书有没有人尝试过“窃读”(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标出文中生字词。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知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自学生词新词。 自学检测:正音:目的地d踮起脚尖din暂时zn 释义: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

10、合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三、熟读课文、理清线索 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2、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

11、书店。(板书) 四、品读课文、深度感知 1、默读第3自然段: 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 2、课件演示第3自然段: 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3、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4、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5、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下节课我们继

12、续学习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课件演示句子) 这句话把

13、什么比作什么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 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件演示句子) 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联系生活说一说) 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 2、默读510自然段: 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 “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

14、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 “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 “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 “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3、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