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

上传人:1520****426 文档编号:369390076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 教师教案都有哪些?考古学是由一系列独立于历史的方法论和方法构成的。也就是说,考古学不会“填补空白”。事实上,“历史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特定分支,经常将其结论与当代文本来源进行比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一历史教师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一历史教师教案精选篇1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

2、参与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体会商鞅不畏困难,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相关的书籍搜集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个人资料,商鞅的变法主张等资料。 2、课前思考讨论:怎样看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条件 活动过程: 一、我来说背景 指名让学生来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 强调: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 二、我是商鞅 学生介绍商鞅 三、商鞅变法 情景一:商鞅舌辩群儒 模拟辩论: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但改革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阻挠,请大家模拟奴隶主旧贵族与商鞅进行辩论。 (教师提示:商君卫鞅(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3、,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治国策略,无须恪守古代的章法。) 情景二:我谈商鞅变法 1、分组讨论: (1)、若你是商鞅变法时秦国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那些措施表示欢迎为什么 (2)、若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那条法令不满为什么 (3)、若你是农民,你对法令有什么看法 2、学生交流。 四、读史明鉴 1、提问: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学法指导:判定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其目的是否达到。 3、学生讨论交流。(启示:任何变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五、我来评商鞅 课件出示: 司

4、马迁说,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实行严刑法制,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 苏轼说,他认为商鞅变法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虽然使秦国骤然富强,并统一全国,但也引起天下怨恨,使秦朝不久即灭亡。 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评论(小组讨论交流) 六、以史为鉴 1、提问: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改革的成功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归纳: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统治者的支持; 符合人民的意愿; 改革者的创新进取精神 2、你能说说秦国由弱到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呢 这些经验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吗我们应怎么做 (勇于改革,善于用人) (改革是强国之路,我国要加快构建社会

5、主义和谐社会,也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教育。) 七、课外探究 战国时期各国都纷纷变法,请你查一查其他国家的改革情况及其对各国产生的影响。(提示: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邹忌变法等) 初一历史教师教案精选篇2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

6、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

7、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

8、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

9、: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教学后记】 初一历史教师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点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 北京人基本概况;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10、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 自主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2.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1、(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3)使用天然火。(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初一历史教师教案精选篇4 教学目标: 识记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12、 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评价 难点: 改革与保守派的观点分歧变法的某些措施含义及作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教材38页的简表,分析秦国在战国前期的形势,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后期秦国却强大起来,并通过一系列战争灭掉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那么,秦国是怎样走向强国之路的呢商鞅变法(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二、教学过程 (一)、秦孝公求贤(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1、原因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原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秦国相对落后(自身原因):会盟都不让参加,魏国侵略却无力还击。 2、办法 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秦孝公

13、深感落后就要挨打) 商鞅来到秦国。 理解“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二)商鞅主持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3、主要内容: 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罚分明。 政治上: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设31县;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4、变法的影响: 触犯了贵族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取得成效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三)秦国的变化 1、性质:是战国后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2、成果: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3、兴修水利工

14、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四)小结 秦国是怎样走上强国之路的呢 前期势弱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主持变法取得显著成果(强大) 思考: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1、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2、变法前期秦孝公采取怎样的办法 社会进步(社会):铁器、牛耕(标志)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商鞅) 秦国落后(自身):鄙视、挨打 3、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4、变法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见小字部分) 经济: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触犯贵族的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重农抑商奖罚分明取得成效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政治: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 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5、变法取得怎样的成果 6、变法成功与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