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规章制度

上传人:p****e 文档编号:36935080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规章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规章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规章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规章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制度1. 引言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可靠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制度旨在规范医疗机构内医疗器械的储存、保管、养护行为,提高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制度的要求和具体措施。2. 储存要求2.1 储存环境医疗器械的储存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温度适宜:储存环境应保持恒温状态,避免过高或过低温度对器械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湿度控制:储存环境的湿度应适中,避免过高湿度导致器械生锈或过低湿度使器械变脆。 明确标示:储存区域应有明确的标示,确保不同类型的

2、器械分别储存。2.2 储存管理医疗器械的储存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区分分类:不同类型的器械应当按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储存,并设定相应的存放位置和标示。 保持整洁:储存区域应保持整洁,避免灰尘、杂物等对器械的污染。 避免受潮:储存的器械应避免受潮,防止因潮湿导致器械损坏。 定期清理:储存区域应定期清理,清除过期、损坏和无法修复的器械。3. 保管要求3.1 权责明确医疗机构应明确医疗器械的保管责任人和权责,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3.2 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保管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锁定保管:对于价值较高或易受盗的器械,应采取锁定保管的措施,确保器械的安全。 财务管理:对于高价值的器械,应建立财务管理制

3、度,记录器械的调拨、借用、报废等流向。 出入登记:对于进出储存区域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出入登记,确保保管记录的完整性。3.3 巡回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巡回检查,确保医疗器械的保管情况符合要求。4. 养护要求4.1 养护计划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器械的养护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定期的设备养护工作。4.2 定期维护医疗器械的定期维护应包括以下内容: 清洁保养:对器械进行定期的清洁保养,确保器械的功能正常。 校准检测:定期对需要校准的器械进行校准检测,确保其精确度和准确性。 配件更换: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配件,确保器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3 记录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养护记录和养护报告,记录每次养护活动的细节和结果,并保存至少三年。5. 总结医疗器械储存、保管、养护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储存、保管和养护措施可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可靠使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通过规范的储存、保管和养护流程,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与医疗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