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9275181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衢州、丽水、湖州 2023 年 11 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第19届杭州亚运会将绿色和减污降碳协同理念贯穿亚运会的全过程,交出了一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答卷。若进行下列举措,能体现此理念的是()A. 燃放数字烟花B. 焚烧生活垃圾C. 使用一次性筷子D. 私家车出行【答案】A【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自然资源包括不可枯竭资源和可枯竭资源,森林、土壤等属于可枯竭资源。【详解】A、数字烟花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2、,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LED灯串的亮灭,呈现出烟花效果的装置,减少了传统烟花释放的烟雾对空气的污染,A正确;B、垃圾容易产生污染,而焚烧生活垃圾更容易导致二次污染,产生的有害气体会危害人体健康,B错误;C、一次性筷子的原料来自于树木,大量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又易造成水土流失,C错误;D、私家车产生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不仅污染空气也严重损害人体健康,D错误。故选A。2. 天宫站是我国自主研发建成的空间站。科研人员可利用空间站的环境来诱导作物种子发生变异,从而选育出优良品种。这种育种方法属于()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单倍体育种D. 多倍体育种【答案】B【解析】【分

3、析】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详解】空间站的环境中含有各种射线,能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利用太空的各种射线进行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说明该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人们对新兴生物技术安全性的担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我国已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可放心食用B. 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C. 我国支持和发展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D. 我国不赞成任何治疗性克隆的实验【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

4、技术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三个方面。伦理问题主要在克隆人的问题上出现争议,中国政府对待克隆人一再强调“四不原则”,即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一类武器。【详解】A、我国已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才能上市的,所以可放心食用,A正确;B、我国对于生物武器采取的态度是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B正确;C、我国支持和发展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C正确;D、中国政

5、府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但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D错误。故选D。4. 哺乳动物乳汁中最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牛、羊等不同动物乳汁中的酪蛋白结构有所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乳腺细胞在高尔基体中合成加工酪蛋白B. 高温可破坏酪蛋白的肽键从而改变其生物学功能C. 酪蛋白变性的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D. 酪蛋白的结构有所差异的原因是氨基酸连接方式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去检测,反应呈紫色;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有关。【详解】A、乳腺细胞在高尔基体中加工酪蛋白,高尔基体不能

6、合成蛋白质,A错误;B、高温不会破坏酪蛋白的肽键,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其生物学功能;B错误;C、酪蛋白变性的产物肽键没有断裂,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C正确;D、蛋白的结构有所差异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氨基酸之间都是以肽键连接的,D错误。故选C。5. 癌细胞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厌氧呼吸获取能量,此现象称为“瓦氏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中丙酮酸被乳酸脱氢酶还原为乳酸B. 癌细胞中葡萄糖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C. 瓦氏效应导致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影响生长D. 瓦氏效应产生的中间产物可为癌细胞代谢提供原

7、料【答案】D【解析】【分析】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详解】A、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A错误B、癌细胞进行的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癌细胞中的葡萄糖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彻底的氧化分解,B错误;C、瓦氏效应是癌细胞对缺氧环境的适应,使其能够在缺氧的环境下生存和增殖,C错误;D、瓦氏效应产生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五碳糖等,可以为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等癌细胞代谢提供原料,D正确。故选D。6.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内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抗生素诱导细菌产

8、生抗药性基因B. 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 细菌抗药性的增强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D.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一种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详解】A、抗药性变异本身就存在,不是使用抗生素引起的,A错误;B

9、、细菌中本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抗生素只是对细菌起了自然选择作用,B错误;CD、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抗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不抗药的个体被淘汰,故长期使用会导致“抗药性”的基因频率上升,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C正确,D错误。故选C。7.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温度对淀粉酶的影响,其实验步骤设计如下:取6支试管,每支试管加入1mL一定浓度的淀粉酶溶液;在每支试管中加入1 mL 0.25%可溶性淀粉溶液,摇匀;将6支试管分别置于0、25、35、45、65和 85水浴中保温10min;检测反应速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每个温度下应设置多个重复实验以排除偶然性B. 该实验步骤需要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实验目的C.

10、 步骤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葡萄糖含量D. 检测每支试管的淀粉含量也能反映反应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不会使酶变性失活,而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每个温度下应设置多个重复实验以排除实验中的偶然因素导致的实验误差,A正确;B、本题探究温度对淀粉酶的影响,故应在酶和底物接触之前就要保证酶和底物处于相应的温度条件下,B正确;C、用本尼

11、迪特试剂检测葡萄糖时需要水浴加热,而本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故不可以用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葡萄糖含量,C错误;D、本题的因变量也可以用反应的反应物的剩余量表示反应速率,D正确。故选C。8. 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期的细胞如下图箭头处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根尖培养时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会使甲图所示细胞数目增多B. 显微镜下观察乙时期的细胞,可看到完整的染色体组型C. 丙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是乙细胞的2倍D. 丁图所示的时期,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会聚集形成细胞板【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

12、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A、根尖培养时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会使间期所示的细胞数目增多,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A错误;B、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但不能分辨染色体组型,B错误;C、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的着丝粒(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图乙细胞的2倍,但核DNA数目不变,与图乙细胞的DNA含量相同,且丙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D、丁图所示的时期为有

13、丝分裂末期,该细胞中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会聚集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因为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D。9. 麻风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能抑制吞噬泡的酸化,影响溶酶体中水解酶的活性,从而在巨噬细胞中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麻风杆菌B. 细胞内的溶酶体是由内质网断裂形成C. 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 麻风杆菌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巨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将衰老的红细胞吞噬后形成吞噬泡与溶酶体膜融合,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等会将红细胞的大部分成分水解,不能水解的物质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溶酶体:(1)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

14、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2) 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详解】A、巨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A错误;B、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是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小囊泡,再接受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修饰的溶酶体酶,逐渐形成溶酶体,B错误;C、吞噬泡与溶酶体外面都有一层生物膜,它们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正确;D、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麻风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没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C。10. 寒冷的冬天,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来到操场。关于机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5、A. 在教室安静学习时,主要由内脏、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B. 离开教室后,寒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共同调节C. 寒冷引起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D. 在操场的一段时间中,机体经过一系列调节后散热量将恢复到室内的水平【答案】A【解析】【分析】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过程: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行分析、综合,一方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另一方面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进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稳定。【详解】A、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A正确;B、寒冷刺激时,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血管收缩,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错误;D、室外温度较低,机体散热量增加且不能恢复到室内水平,为维持体温稳定,机体产热量增加,D错误。故选A。11.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九价HPV疫苗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