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9274988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Fe-56 Cu-64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均热板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内部,主要起到散热作用。下列对某均热板部分材料或部件的主要成分的分类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材料或部件传热材料上下盖板主要成分40%甲醇溶液铜粉金刚石粉分类烃混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A.

2、 AB. BC. CD. D2. 是钛铁矿的主要成分,在工业上可以用于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为B. Fe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ds区C. 基态Ti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D. O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A族3. 下列事实可用范德华力大小解释的是A. 热稳定性:HClHBrB. 氧化性:C. 熔点:D. 沸点: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B溶液呈酸性可用作氮肥CNaClO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消毒剂D能与反应生成可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A. AB. BC. CD. D5. 双氯芬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

3、,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双氯芬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B. 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C. 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D. 能与溶液反应制得水溶性更好的双氯芬酸钠6. 用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羟基含有的电子数目为B. 56g Fe与足量稀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C. 2L 的溶液中,的数目为D. 1mol 与5mol 充分反应可生成数目7.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B. 无色透明溶液中:、C. 能使品红褪色的溶液中:、D. 与Al反应能生成氢气的溶液中:、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

4、的是A.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 用FeS除去废水中的:D. 用稀处理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的Ag:9.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成对应的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实验室制比较Cl、Br、I得电子能力强弱除去中的少量配制100mL NaCl溶液A. AB. BC. CD. D10. 几种含硫物质的转化如下图(部分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中,试剂a可以是CuB. 中,需要确保NaOH溶液足量C. 中,生成1mol 时,转移4mol电子D. 中,将S换为,氧化产物为11. 有研究表明,铜和稀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取铜丝和过量稀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蓝色溶液分别

5、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序号操作现象向2mL该溶液中加入几滴浓NaOH溶液,振荡溶液变浅绿色向2mL该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紫绝色褪去将2mL该溶液充分加热后冷却,再滴加酸性溶液用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溶液变蓝已知:为弱酸,受热发生分解反应:;在溶液中呈绿色。下列推断或分析不合理的是A. 说明存在电离平衡:B. 说明具有还原性C. 中,紫红色不褪去D. 说明具有氧化性12. BeCl2可以以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的形式存在。下列关于BeCl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单体是非极性分子B. 二聚体的沸点比单体更高C. 多聚体是平面结构D. 二聚体和多聚体中均存在配位键13. 邻二氮菲的结

6、构简式为,简写为phen,遇溶液生成橙红色配合物,其中的配位数为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phen中,不含手性碳原子B. 中,phen的一个N参与配位C. 中,提供空轨道,N提供孤对电子D. 中,既存在极性键也存在非极性键14. 兴趣小组为探究FeCl3在溶液中显黄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序号操作试剂a试剂b现象 0.2mol/L FeCl3蒸馏水溶液为黄色0.2mol/L FeCl32mol/L盐酸溶液为浅黄色0.2mol/L Fe(NO3)3蒸馏水溶液为浅黄色0.2mol/L Fe(NO3)32mol/L硝酸溶液接近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的溶液颜色比中的浅,主要是因为Fe3+的水

7、解平衡逆向移动B. 由可知,Fe(NO3)3溶液显浅黄色与Fe3+水解有关C. 由以上实验可推知,FeCl3溶液显黄色与Fe3+水解、Cl-存在均有关D. 由以上实验可推知,导致溶液均为浅黄色的原因相同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8分。15.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第一代电池的光电转换材料是单晶硅。某单晶硅制备工艺中涉及的主要物质转化如下:(1)下列事实能作为“非金属性C比Si强”的证据的是_(填字母)。a中,C做还原剂b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c碳酸热稳定性弱于硅酸(2)中,1mol Si与3mol HCl反应转移4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中,

8、H的化合价为_,由此推测Si的电负性比H的_(填“大”或“小”)。(3)中,利用沸点差异,可直接实现高纯硅与的分离,从晶体类型角度解释其原因:_。第二代电池的光电转换材料是一种无机物薄膜,其光电转化率高于单晶硅。科学家在元素周期表中Si的附近寻找到元素A和D,并制成化合物AD的薄膜,其晶体结构类似单晶硅。Si、A、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SiAD(4)基态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5)D的第一电离能比Se的大,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理由:_。16. 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可用于冶炼Cu2O,主要物质转化过程如下:(1)Cu2S与O2共热制备Cu2O的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9、是_。(2)为减少SO2对环境的污染,在高温时可以用CaO将其转化为C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 SO2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SO2的空间结构不同于CO2的原因:_。(4)下图中,表示Cu2O晶胞的是_(填“图1”或“图2”)。(5)Cu2O与Cu2S都可视为离子晶体,且结构相似,但Cu2O的熔点比Cu2S的高约100,原因是_。(6) CuFeS2的晶胞如图3所示。图4所示结构单元不能作为CuFeS2晶胞的原因是_。从图3可以看出,每个CuFeS2晶胞中含有的Cu原子个数为_。已知:CuFeS2晶体的密度是4.30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C

10、uFeS2晶胞中底边边长a=_pm(用计算式表示;1cm=1010pm;CuFeS2的摩尔质量为184g/mol)。17. 利用页岩气中丰富的丙烷制丙烯已成为化工原料丙烯生产的重要渠道。丙烷直接脱氢法: 总压分别为100kPa、10kPa时发生该反应,平衡体系中和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下图。(1)丙烷直接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2)总压由10kPa变为100kPa时,化学平衡常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图中,曲线、表示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判断依据是_。(4)图中,表示100kPa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填“”或“”)。丙烷氧化脱氢法: 我国科

11、学家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催化剂用于丙烷氧化脱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和C3H6的产率如下:反应温度/465480495510C3H8的转化率/%5.512.117.328.4C3H6的产率/%4.79.512.818.5(5)表中,C3H8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答出1点即可)。(6)已知:C3H6选择性。随着温度升高,C3H6的选择性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18. 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普鲁士蓝(PB)改性的生物炭(BC)复合材料(BC-PB),并将其应用于氨氮废水(含、)的处理。资料:普鲁士蓝(PB)是亚铁氰化铁的俗称,化学式为,

12、难溶于水。BC-PB中,PB负载在BC表面,没有产生新化学键,各自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复合材料BC-PB合成(1)下列关于中HCN参与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提供,与Fe反应b提供,与反应c提供,与配位d提供,与反应(2)中分离得到的操作包括加热浓缩、_。(3)中生成普鲁士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添加造孔剂可以增加BC的孔道数目和容量。造孔剂的造孔原理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气体。700时,造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氨氮废水处理用溶液模拟氨氮废水。实验发现时,在BC-PB体系中加入,可将氨氮转化为无毒气体,提高氮氮的去除率。其原理为:OH将氨氮氧化为(5)离子方程式为_。(6)

13、用BC-PB和混合处理1000L某氨氦含量(以质量计算)为的废水。实验结束后,收集到22.4L (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实验中消耗的的质量至少为_g。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含量为_(废水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达到了污水排放标准要求()。19.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铁钉与溶液的反应及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用已去除氧化膜的铁钉、 溶液(pH为4.6)等试剂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实验(1)实验中,能证明“Fe与发生了置换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2)小组同学推测可能有胶体生成,依据的实验是_(填实验序号)。(3)实验-2中,使溶液变红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实验-3可证明红色固体的主要成份是Cu,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为进一步探究实验产生气体逐渐变快和pH变化的原因,小组同学补做如下实验。序号实验现象用稀硫酸将 溶液调至,向其中加入铁钉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缓慢产生将新制溶液暴露在空气中,用pH传感器监测初始pH为4.5,后持续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