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9274920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Word版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学年奉化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分析下列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隔墙有耳”是声波的反射现象B. 当鸣笛的火车疾驰而来时,我们听到笛声的音调会比静止时高,这是多普勒效应C. 围绕振动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这是声波的衍射现象D. 因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所以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A“隔墙有耳”是声波的衍射现象,故A错误;B当鸣笛的火车疾驰而来时,生源

2、和观察者相互靠近,我们听到笛声的音调会比静止时高,这是多普勒效应,故B正确;C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音叉发出两个频率相同的声波相互叠加,从而出现加强区与减弱区,这是声音的干涉,故C错误;D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但是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波长与障碍物的尺寸差不多时,或波长比障碍物尺寸大,故D错误;故选B。2. 2022年7月1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关于火箭、反冲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火箭、汽车的运动都属于反冲运动B. 火箭开始工作后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燃料燃烧推动空气,空气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3、C. 为了减少反冲的影响,用枪射击时要用肩部抵住枪身D. 喷气式飞机、直升机的运动都属于反冲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火箭的运动属于反冲;而汽车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向前的牵引力从而使汽车前进的,不属于反冲,故A项错误;B由于反冲运动的作用,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给火箭一个反作用力使火箭加速运动,这个反作用力并不是空气给的,故B项错误;C用枪射击时要用肩部抵住枪身是为了减少反冲的影响,故C项正确;D喷气式飞机是利用飞机与气体间的相互作用而是飞机运动的,属于反冲运动。而直升机的运动是利用空气的反作用力原理制成的不属于反冲运动,故D项错误。故选C。3. 如图所示,颠球是足球运动中的一项基本功,若

4、某次颠球中,颠出去的足球竖直向上运动之后又落回到原位置,设整个运动过程中不计足球所受阻力,以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球从颠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不为零B. 球从颠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内,重力的冲量为零C. 球上升阶段重力做功为正值D. 球下降阶段重力的冲量为负值【答案】D【解析】【详解】A球从颠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内,球的位移为零,根据可知重力做的功为零,A错误;B由冲量定义球从击出到落回的时间内,重力和阻力的冲量为力乘以力作用的时间,大小不为零,B错误;C球上升阶段,重力竖直向下,球的位移向上,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反,重力做负功,C错误;D题意以向上为正方向,重力

5、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重力为负,根据可知球下降阶段重力的冲量为负值,D正确。故选D。4. 如图所示为某智能手机电池上的信息,电池支持2 A快充技术。电池充满仅需1.3小时,轻度使用状态可使用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9.88 Wh为该电池的电荷量B. 4.35 V为该电池的电动势C. 轻度使用时的平均功率约为0.1 WD. 根据数据可以计算得到该电池的容量约为2600 mAh【答案】D【解析】【详解】A9.88 Wh为该电池的电能,而不是电荷量,A错误;B4.35 V为该电池的充电限制电压,而不是电池电动势,B错误;C轻度使用时的平均功率C错误;D根据数据可以计算得到该电池的容量约为D

6、正确。故选D。5. 油烟危害健康,某品牌的抽油烟机的主要部件是照明灯L和抽气扇M(电动机),电路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抽气扇须在点亮照明灯的情况下才能工作B. 闭合开关S1和S2,抽气扇处于“弱吸”挡C. 抽气扇由“弱吸”挡换成“强吸”挡,其发热功率不变D. 工作中的抽气扇因吸入异物出现卡机时,回路中的电流将变大【答案】D【解析】【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照明灯和抽气扇处于并联状态,则抽气扇工作与否与是否点亮照明灯无关,A错误;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2电阻R被短路,则流过抽气扇的电流、电压变大,则功率变大,抽气扇处于“强吸”挡,B错误;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2电阻R被

7、短路,则流过抽气扇的电流变大,而抽气扇的热功率为P = I2r其中r为电机内阻,不变,则抽气扇由“弱吸”挡换成“强吸”挡,其发热功率增大,C错误;D工作中的抽气扇因吸入异物出现卡机时,电动机变成纯电阻电路,回路中的电流将变大,D正确。故选D。6. 如图,一辆小车与一理想弹簧组成一个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做简谐运动,当小车以最大速度vm通过某点时,将一小球轻放入小车中,并立即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以下正确的是()A. 小球放入小车过程中,小球和小车动量不守恒B. 小球放入小车过程中,小球、小车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小球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后,整个

8、弹簧振子的振幅减小D. 小球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后,整个弹簧振子的周期变小【答案】C【解析】【详解】A将一小球轻放入小车过程中,小球和小车所受合外力为零,小球和小车动量守恒,A错误;B设小车和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小球落入小车后瞬间,整体的速度大小为v,碰撞瞬间小车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则解得由题意可知碰撞前后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均为零,则碰前瞬间系统的机械能为碰后瞬间系统的机械能为所以小球落入小车过程中,小球、小车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B错误;C弹簧振子的振幅与振子所具有的机械能有关,振子的机械能越大,振子到达最大位移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伸长量越大,即振幅越大,

9、根据B项分析可知小球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后,振子的机械能为E2减小,所以整个弹簧振子的振幅变小,C正确;D小球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后,振子的质量增大,根据题给周期表达式可知整个弹簧振子的周期变大,D错误;故选C。7. 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M、N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0.2s时振子的位移小于6cmB. 0.4s时振子的速度最大C. 0.4s至1.2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24cmD. 0.8s和1.6s时振子的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A在0-0.4s内,振子不是匀速运动,而是做变减速运动,所以前

10、一半时间内的位移大于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即t=0.2s时,振子的位移大于6cm,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t=0.4s时,图象的斜率为零,说明振子的速度为零,故B错误;C0.4s至1.2s内,振子的刚好运动半个周期,故其路程为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t=0.8s和t=1.6s时,振子均位于原点位置,速度的大小相同。但t=0.8s振子的速度方向为负方向,t=1.6s振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故振子的速度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振子的运动情况 ,理解振子在位移最大处和原点时,振子的速度情况。根据图像读取振子的振幅等相关信息。8. 浅层水波可视作简谐横波,如图2所示A、B两点为沿波源向外的

11、一条直线上相距的两点,已知波源的振动周期为,A点在振动的最高点,B点在平衡位置。则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是()A. 水波的波长最大为B. 若B点向上振动,则水波传播的最大速度为C. 若B点向下振动,则水波传播的最小速度为D. 质点B刚振动时,速度向右【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A点在振动的最高点,B点在平衡位置,则整理得当n=1时,波长最大,为A错误;BB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当水波传播方向由A向B时,有得最大波长为0.6m,最大波速为当水波传播方向由B向A时,有得同理,最大波速为则B点向上振动,则水波传播的最大速度为,B正确;C波长与波速可以无限趋近零,故C错误;D质点B刚振动时,速

12、度方向与AB直线垂直,D错误。故选B。9.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均匀介质球,一束复色光平行于BOC从介质球的A点折射进入介质球内,进入介质球后分成光束、,其中光束恰好射到C点,光束射到D点,则()A. 介质球对光束的折射率大于B. 同时进入介质球的光束比光束先射出介质球C. 当入射角大于某一特定角度时,从A点射进介质球的光束会发生全反射D. 用光束和光束分别射向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束的条纹间距比光束大【答案】A【解析】【详解】A对于光束I:在A点的入射角i=60,折射角r=30,则玻璃对光束I的折射率为由折射定律分析知,介质球对光束的折射率大于介质球对光束I的折射率,即大于,故A正确;B由分析

13、知在介质球中,光束的传播速度大于光束的传播速度,则同时进入介质球的光束比光束后射出介质球,故B错误;C从A点射进介质球的光束,再射到界面时入射角等于A点的折射角,由光路可逆原理知,光线不会发生全反射,一定能从介质球射出,故C错误;D介质球对光束的折射率大于介质球对光束I的折射率,说明光束的频率大,波长短,而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光束的条纹间距比光束小,故D错误。故选A。10. 用“插针法”测定透明半圆柱玻璃砖的折射率,O为玻璃截面的圆心,使入射光线跟玻璃砖平面垂直,图中的P1、P2、P3、P4是四个学生实验时插针的结果。在这四个图中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折射率的是()A. B. C. D.

14、 【答案】C【解析】【详解】将作为入射光线,作为出射光线,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垂直,进入玻璃砖后,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AA光路图中从玻璃砖出射时,不满足实际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玻璃砖中的入射角,故A错误;BB光路图虽然正确,但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零度,测不出折射率,故B错误;DD光路图中,、与玻璃砖的出射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故D错误;CC光路图中,光线可以满足从玻璃砖出射时,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玻璃砖中的入射角,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折射率,故C正确。故选C二、不定项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份,有选

15、错得0分。)11. 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相向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4kg,mB=2kg,速度分别是vA=3m/s(设为正方向),vB=-3m/s则它们发生正碰后,速度的可能值分别为()A. vA=-1m/s,vB=5m/sB. vA=-2m/s,vB=6m/sC. vA=2m/s,vB=-1m/sD. vA=0.5m/s,vB=2m/s【答案】AD【解析】【详解】两球组成的系统碰撞过程要满足:系统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不增加;不违反实际可行性。碰前系统总动量为碰前总动能为A若 , ,不违反实际速度可行性,碰后系统动量和动能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故A可能,符合题意;B若,则碰后系统动量系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